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协作动作的研究

时间:2022-09-10 02:27:22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协作动作的研究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协作动作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加深对集体协作动作的认识,为我国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编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1)集体项目有惊险性协作动作可以从绕不同身体轴的旋转动作、运动员或器械的运动状态、协作关系形成的主体(运动员或器械)以及通过运动员或器械的不同位置等4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2)运用较多的无惊险性协作动作类型主要是器械和运动员之间形成的无抛协作以及抛单器械的有抛协作。3)惊险性协作动作类型以RR类协作动作为主,其中绕水平轴旋转并从静止的器械上通过和绕水平轴旋转并从静止的运动员上通过两类动作的运用最多。

关键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

中图分类号:G83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109-04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是由5名运动员同时上场完成比赛动作的比赛项目。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器械之间,器械与器械之间的各种协作配合动作是集体项目区别于个人项目的主要特征,通过不同类型的协作动作可以充分体现集体项目的协作精神。规则要求在集体成套动作编排中,协作精神应清晰地贯穿成套动作始终,没有充分强调协作动作将被扣分。协作动作是构成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得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艺术价值得分和最后的比赛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第29届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勇夺集体全能第二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立足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通过对集体项目协作动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加深对协作动作的理解和认识,为我国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设计与创编提供参考,为我国集体项目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协作动作。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和国际体联颁布的2007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解析法 对第29届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5绳比赛成套中的协作动作进行统计分析。

1.2.3 专家访谈法 就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相关问题与国家队领队、教练员以及裁判员进行访谈,获得专家对相关问题的观点和认识。

2 结果与分析

2.1 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的构成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最后得分是由难度分(D)、艺术分(A)和完成分(E)组成。艺术分主要从音乐和舞蹈(包括基本编排和特殊艺术性)两方面综合评定,分值分别为1分和9分(基本编排2分、特殊艺术性7分)。从分值分配可知,特殊艺术性加分为7分,在艺术分中所占比重最大。

2007版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规定:集体项目的特殊艺术性包括器械的使用、运动员之间的协作、熟练性和独创性四部分(图1)。其中,运动员之间的协作的定义为:“运动员,全部或部分,直接或借助器械接触,在不同的方向上运动,组成不同图形或不同种类的移动。”个人项目的特殊艺术性包括器械的使用、熟练性和独创性三部分。可见。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在特殊艺术性方面的差异体现在运动员之间的协作上,因此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员之间的协作。

2.2 协作动作的分类及细化分类

2.2.1 2007版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中协作动作的分类2007版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将运动员之间的协作分为6大类,根据协作动作有无惊险性归为两类。一是无惊险性协作动作,包括无抛的协作动作、有抛的协作动作、使用不同技术进行复合交换协作动作(有抛或没有抛);二是有惊险性协作动作,包括有抛并结合失去视线的协作动作;有抛、失去视线并结合从运动员或器械上面、中间、下面通过的协作动作;有抛、失去视线并结合穿过空中飞行的器械。具体种类、符号、人数以及价值见表1。

由表1可知,无论从分值还是协作动作形成的条件来看,可以将集体协作动作分为四个难度等级:无惊险性的协作动作C、C、CC属于低难度协作动作,分值分别为0.1分、0.2分和0.3分。有惊险性的R类协作动作R1、R3属于中等难度协作动作,动作分值分别为0.3分和0.4分。有惊险性的RR类协作动作0RRl、RR3属于较难协作动作,动作分值分别为0.5分和0.6分。有惊险性的RRR类协作动作RRR1、RRR3属于高难协作动作,分值为分别0.7分或0.8分。

2.2.2 协作动作的细化分类 在实际的成套动作编排中,每一类协作动作会有各种不同的运用,例如:协作动作C可以通过器械之间的关系构成、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也可以通过器械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

从协作动作的编排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对规则解读的不同之处,例如:对2007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中形成惊险性协作动作条件(risk of loss visuM ContaCt with the aoDaratus dur-mg its flight)的理解。绝大部分惊险性协作动作中,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在抛器械后都完成滚翻、潜水跳、侧手翻、平转和伊柳辛等不同失去视线的旋转动作。而意大利、乌克兰、保加利亚和白俄罗斯队的一些惊险性协作动作中,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并没有完成此类动作。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对规则中“失去视线”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俄罗斯队和中国队对规则中的定义理解较为严谨,认为必须完成带旋转的动作才能形成惊险性协作动作中的失去视线。在对专家的访谈过程中也发现,中国队对规则的解读十分谨慎,不仅认为失去视线的协作动作必须由旋转构成,还对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的器械抛接也有更严格的要求,即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抛出的器械必须是自抛自接,这对协作动作的编排和运动员的完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运动员完成惊险性协作动作的难度。

通过对第29届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5绳成套动作协作动作的统计分析,发现协作动作具有一定的编排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将集体协作动作进行了更加细化的分类(图2)。

C类是指无抛的协作动作,根据协作关系形成的主体进行分类。通过运动员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记为“C-人”;通过器械与器械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记为“C-器”;通过器械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记为“C-人器”。后者在实际编排中的运用的更为广泛,因此运动员充分运用器械是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

C类是指有抛的协作动作,根据抛器械的数量进行分类。抛单器械,记为“C单”;抛多个器械,记为“C多”。2009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中,已经增加了抛多个器械的协作动作类型。

Rl or 3类是指身体旋转形成失去视线的惊险性协作动作,用R表示。根据旋转动作身体轴的不同进行分类。围绕水平轴旋转形成失去视线的惊险性协作动作,记为“R-水”;围绕垂直轴旋转形成失去视线的惊险性协作动作,

记为“R-垂”;未形成失去视线的旋转动作,记为“R-无”。

RR1 or 3类是指身体旋转形成失去视线,且从人或器械的上面、中间或下面通过的惊险性协作动作,用RR表示。RR1 or 3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第一,根据失去视线的旋转动作身体轴的不同进行分类,“RR-水”表示形成失去视线的旋转动作的身体轴为水平轴,“RR-垂”表示形成失去视线的转体动作的身体轴为垂直轴,没有失去视线的旋转动用“RR-无”表示。第二,根据被通过的运动员或器械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RR-动”表示处于运动状态,“RR-静”表示处于静止状态。第三,根据通过的是运动员或是器械的不同进行分类,“RR-人”表示通过的是运动员,“RR-器”表示通过的是器械。第四,根据形成惊险性协作动作的运动员通过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RR-上”表示从上面通过,“RR-中”表示从中间通过,“RR-下”表示从下面通过。例如,“RR-水动器上”表示该协作动作中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完成了绕水平轴旋转动作,并从动态的器械上面通过。

RRI or 3类是指在RRl or 3协作动作的基础上,运动员必须从空中飞行的器械中通过,用RRR表示。该类动作主要根据失去视线的旋转动作轴的不同来分类。

2.3

中外集体项目5绳成套协作动作数量和分值的对比分析表2显示,5绳成套中,中国队的协作动作总分值最高,达到了4.7分,协作动作数量多,平均分较高,突出了集体项目的协作配合。白俄罗斯队虽然协作动作的数量和分值都不高,但凭借其高质量的身体难度和整齐一致的完成,依然获得了较高的最后得分。意大利队共有13个协作动作,是采用协作动作最多的队伍,充分体现了集体项目的协作精神。保加利亚队虽然只选取了7个协作动作,总分值是8只队伍中最低的,但是协作动作的平均分却最高,说明保加利亚队的编排更倾向于选用分值高的协作动作。整体上看,获得集体全能前三名的俄罗斯、中国、白俄罗斯队的协作动作数量、分值和整体实力相当。保加利亚队虽然平均分值最高,但是由于对规则理解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得分并不高,影响了比赛名次。

2.3.1.5 绳比赛协作动作的分析

2.3.1.1 5绳比赛协作动作的分类统计分析 表3的结果显示,5绳比赛中,2007版国际艺术体操规则中的9种协作动作中有3种未被使用:CC、R3、RRR3。其余7种协作动作使用最多的是C和RRl,其次是C、RR3和R1,使用最少的是RRR1。8支队伍的协作动作总量达到了82个,每支队伍平均至少选用了10个协作动作。5绳比赛协作动作选用有两极分化的现象:低难协作动作和较难协作动作选用较多,即C类协作和RR类协作动作的使用较多,特别是C和RR1。

中国队5绳成套中协作动作的编排十分精彩,12个协作动作中有4个获得了独创性加分,共计0.7分,这在8支队伍中绝无仅有。每一个独创动作都是对协作动作完成方式创新的体现。例如,成套开始造型的设计,5名运动员共同形成了一个“孔雀开屏”的图形,随着开始音乐的意境,4名运动员同时放长绳,将被绳套住的运动员转动起来,构成了一个C协作动作。这一新颖的协作动作,被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和国际体联的裁判员认可,获得了0.1分的独创性加分。

5绳比赛中选用的最高分值的协作动作是保加利亚队的RR1协作动作,分值0.7分。但该动作并不符合RRR1协作动作的要求,因为构成惊险性的运动员虽然抛了器械,且穿过了空中的器械,但是由于缺少接器械这一条件,该动作不能构成0.7分的RRR1协作。

2.3.1.2 5绳动作协作动作的细化分类统计分析表4中带“#”的协作动作共有3个,这3个协作动作的编排体现了各国对评分规则的解读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白俄罗斯队的协作动作3,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对其抛出的器械有失去视线的情况存在,但是这种形式容易引起争议。因为,该运动员并不是客观上的看不到器械,而是主观上没有看器械。类比熟练性加分中的“视线外接器械”,如果运动员眼睛看侧方在身体正面接器械,虽然运动员的视线确实不在器械上,但是明显不符合“视线外接器械”的要求,只有在身体背面接器械才符合“视线外接器械”的内涵。简言之就是“不看”和“看不到”的问题。同样,对形成惊险性的协作动作“失去视线”的衡量标准的理解,也不仅仅是“不看”,而应该是“看不到”。只有旋转动作才真正满足了的“看不到”器械的“失去视线”要求,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以旋转动作达到“失去视线”的标准更为客观。

以色列队的协作动作6,阿塞拜疆队的协作动作4,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没有失去视线,不符合规则对RR类惊险性协作动作的要求,因此这两个协作动作的惊险性不成立,其艺术得分分别为8.700、8.350,与高水平队伍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加强对评分规则的学习和认识,准确理解规则对艺术体操项目尤为重要。

中国队的每个协作动作都严格的按照2007版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编排。通过对专家的访谈得知,中国队对惊险性协作动作编排非常严谨,对于形成惊险性的“失去视线”的理解是:运动员必须形成360°旋转,且运动员要自抛自接器械。通过录像观察发现,很多国家的惊险性协作动作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抛出的器械是由其他运动员接住的。而中国队的所有惊险性协作动作中,器械都是自抛自接,这无疑增加了动作编排和完成的难度。

1)5绳比赛无惊险性协作动作的分析。无惊险性协作动作包括C、C、CC3种,5绳成套中主要采用的无惊险性协作动作是C和C两种,第三种复杂技术的交换没有被采用,主要原因是绳属于软器械,采用不同的器械技术进行协作配合的难度较大,因此没有队伍选择复杂技术的无惊险性协作动作。

表4的结果显示,8支队伍C类协作动作的运用主要是C-人器,即协作动作通过器械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形成,共有15个,采用C-人和C-器的数量较少。其中C-人协作动作更多的突出了运动员本身之间的配合,器械动作其次,而C-器协作动作主要是利用器械构成各种图形,虽然器械的图形是由运动员完成的,但是C-器协作动作突出的是器械之间的关系。通过归类不难发现:C类协作动作创编的主要思路有3种,突出运动员之间的关系(C-人),突出器械之间的关系(C-器)和突出运动员和器械之间的配合(C-人器)。中国队的2个创新动作来自于第三类运动员和器械之间的配合(C-人器)。

在5绳成套中,大部分C协作动作都是抛单器械,而意大利队在第二个协作动作中一名运动员依次抛了2次单器械,见表4中的“C单+单”。虽然只是0.2分的低难协作动作,但该协作动作一环扣一环,体现了编排的独特性,提高了编排价值和成套动作的观赏性。

2)5绳成套有惊险性协作动作的分析。有惊险性的R类协作动作使用较多的是“R-水”这一类型,即失去视线

的旋转动作身体轴为水平轴。形成“R-水”旋转动作主要有:滚翻、软翻、侧手翻、潜水跳、伊柳辛等。“R-垂”类动作的使用较少,主要旋转动作是平转,动作类型比较单

然而实际上,身体难度中的各种跳转或单脚转体都是围绕垂直轴旋转,如将这些动作可以进一步发展,可增加“R-垂”类协作动作的多样性。

通过归类统计表4中不同的RR类协作动作可知,在所有参赛队伍的RR类协作动作中采用“RR-水静人上”类型的有13个,“RR-水静器上”有10个、“RR-水动器上有7个,“RR-水静器下”有3个,“RR-水动器中”和“RR-水动器下”各2个。按照细化分类,理论上应该出现24种协作动作类型,但在实际运用中有13种未被使用,主要集中在“RR-垂”的各种类型。

整体而言,RR类协作动作中运用最多的是“RR-水静器卜”和”RR-水静人上”,这2种协作动作是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抛器械后从静止的运动员、器械上通过,是最常见的RR动作模式之一。而RR-水动器上”类协作动作的运用也较多,即形成惊险性的运动员从动态的器械上通过。

5绳成套惊险性协作动作中,围绕垂直轴旋转的很少且类型较为单一。相对于静态的器械或运动员,与动态的器械或运动员之间形成协作关系更难,但更能体现一支队伍的技术水平。随着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编排的创新,动态协作动作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相对于与运动员之间形成惊险性协作,各队选择用了更多的与器械之间形成惊险性协作的动作。选择从“上”通过的RR类协作动作最多,达到有31个,选择从“下”通过的协作动作有8个,而选择从“中”通过的协作动作只有3个。

3 结论

1)艺术体操集体惊险性协作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细化的归类分析。第一,根据绕水平轴或垂直轴旋转进行分类;第二,根据通过动态或静态的运动员或器械进行分类;第三,根据与运动员或是器械构成的协作关系进行分类;第四,根据从运动员或器械的上面、中间或下面通过进行分类。

2)5绳成套中无惊险性协作动作运用主要集中于通过器械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无抛协作(C-人器)和抛单器械的有抛协作(单)两种类型。

3)5绳成套中惊险性协作动作主要集中于RR类协作动作,其中运用最多的两类是绕水平轴旋转从静止的器械上面通过(RR-水静器上)和绕水平轴旋转从静止的运动员上面通过(RR-水静人上)。

上一篇:中国女足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下一篇:男子网球单打比赛成绩预测方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