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1:55:42

艺术体操论文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体操;运动员;动作

1引言

艺术体操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包括雕塑、绘画、工艺在内的艺术美,以及芭蕾舞、民族舞、技巧、武术、杂技、戏剧等技术之精髓,而且还创造了一整套有思想、有感情、有层次、有结构、有难度的立体练习程序,从而构成了艺术体操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

2艺术体操项目人体美的研究

2.1体型美

艺术体操项目是以优美为其主要特征的,运动员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体形态会为创造优异的成绩带来良好的“印象分”。外貌主要是指脸型、五官和气质。脸型、手型与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在选材时对运动员体型结构外表都有相应的要求:颈部及四肢修长,躯干略短;肩部稍宽,髋部稍窄,臀肌上收。这种苗条修长的身材,完成的动作不但幅度大而且非常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2.2姿态美

姿态美是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美的一种。姿态美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对运动员自身的审美要求,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动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动作舒展、姿态优美大方是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要求。通过训练使人体的一些基本形态表现得更加优美动人。而在艺术体操基础训练中正是借助舞蹈、芭蕾等基本功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形体。使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挺拔、隽秀,更显女性曲线美,使运动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着青春、优雅的魅力。

2.3气质美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作为一名优秀的顶尖级运动员还要有独特的气质。气质美是人的品德、性格、精神、风度等综合性的一种内心世界的美,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一个人的美离不开外在和内涵两方面。人是一个统一的机体,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应该是统一的,行为美与心灵美应该是统一的,动作美和气质美也应该是统一的。长期从事艺术体操锻炼的人,那高雅优美的动作造就了他的形象美,那婉转动听的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使人的气质在身体与心理的交融中自然而然得到升华。此外艺术体操运动员独特的个人气质美是比赛中获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2.4造型美

造型美是用身体形态姿势表现的美。它包括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以及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艺术体操的静态造型美光彩照人,像一尊精美的雕塑。如艺术体操套路的各种开始和结束姿势以及各种平衡等等,都是静态的造型美。动态造型美是在运动中的空间造型美。如跨跳、鹿跳、接环跳,立转、平转以及旋转中的平衡,都是动态的造型美。而跳步接踹燕等动作则是典型的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这些造型或动态或静态或动静结合,无一不是艺术价值的完美显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5难度美

在艺术体操的比赛中,形成其艺术价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动作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是由跳步、平衡、单足转体、波浪等基本动作,以及各种移动小跳、单足跳、摆动绕环等动作组成,其中跳步、单足转体、平衡3类动作丰富多变,是组成难度的核心部分。成套难度的数量多达20—30个;而难度动作的系数涉及10个级别,难度之大令人咋舌。例如,卡巴耶娃做的踹燕转体360°和不用手帮助的结环转体360°;阿列克山德罗娃做的上体侧倒侧劈腿转体360°和抛器械后连续3次伊柳辛接器械等动作,使人耳目一新。更令人惊叹的是她们能把这些创新难度和其它转体或平衡难度连接起来做,出现以连续体相接的联合难度,使观者目不暇接,练者一气呵成,达到形美感目、神美感心的微妙境地。这种作为艺术美的创造性发展所体现出来的难度美,使人真切感受到运动员本质力量中所潜在无穷能力,从而悟出不断追求新领域的真谛。超级秘书网

2.6人体与器械的配合之美

艺术体操器械有绳、圈、球、棒、带,不同器械均由不同的材料特制而成,轻便别致容易操手。若巧妙配合,使器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抛、接、踢、滚动、绕、等等。都能表现出许多高超动作,运动员有序地变化队形,器械的相互交换,空间与地面、人与器械的结合形成动态图案。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人与器械和谐一致。

3艺术体操音乐美的研究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不仅烘托气氛,更是各种形态和技术展示的艺术手段,所以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曲调优美、风格鲜明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激情,突出个性,增加动作的感染力,还可以增强表演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动作是声音的形象化,是表达音乐形态和内涵,优美的音乐的开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运动员心情和意境受音乐旋律的启迪,从而产生艺术创造的激情,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全身的器官尽情地自如地表现动作。使音乐形象和动作达到完美的统一,给裁判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结论

艺术体操只有以高难的技巧动作、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旋律、感人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表现力等各种因素,才能创造出鲜明、完美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若忽略了任何一个部分,如技巧难度太低,音乐旋律不动听,造型不美,神形分离等等均会对整套动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艺术体操中(下转178页)(上接177页)绝不能把难度技巧、舞蹈、造型、器械、音乐等等看成是各自孤立的、个别的,而应严格地按照每一部分美的规律进行编排,并把它们和谐、完整地统一。一套艺术体操动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各方面的美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最佳整体效果,创造最美的艺术境界,其美的特征及美学价值才能得以最完美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大众艺术体操

【2】杨鹏飞.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M].武汉体育学院学院.2001年04期

【3】王健珍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形式武汉体院学报,2002,(2)。36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2篇

1.1评价体系以更加全面的视角进行重构和融合新周期规则对运动员成套动作表现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合理优化,由2009规则中的3个(难度、艺术和完成)评分小组,调整为难度和完成2个评分小组,而原有的艺术评分小组,将较模糊不容易界定的部分评价内容进行了剔除,能够具体量化并体现艺术价值的内容,则融入完成评价体系中;成套动作的总分值由30分改为20分。重新界定的评价体系中各要素的结构比例,可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判一套动作的优劣,尽量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在难度组评价中,身体难度、舞步系列、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和器械熟练性四部分内容独立存在并显得更加的统一和相融。在完成组评价中,更注重艺术编排与完成质量的关联性,以达到评分的结构和内容趋向于平衡,体现艺术体操难、美、新并重的发展导向。可以说,新周期规则以更多维的视角将艺术体操的竞技性和艺术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促使艺术体操的评价体系向着更重统一性和融合性的方向发展。

1.2难度组内容结构的变化特点难度组在艺术体操的评价体系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规则变化中发挥着主导方向的作用。与2009规则比较,新周期规则难度组内容的整个架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加凸显艺术化的发展方向。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2009规则中的器械难度被拆分为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动作和器械熟练性两个部分,这样新周期规则包含身体难度、舞步组合、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动作和器械熟练度四部分内容。身体难度仍位列其中,在难度数量的要求上明显减少,但单个身体难度分值不封顶,促使单个难度的内在价值有了提升空间。总之,身体难度与器械难度始终是艺术体操项目中不可割裂的两大共同体,它们既是相互渗透又在各自发展。

1.2.1舞步组合的增加是新周期规则中最大的亮点。难度组新增加的舞步组合,不仅把成套编排的架构引向更丰富和多元的发挥空间,同时也摒弃了身体难度作为体现运动员水平的唯一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艺术体操强调艺术美的独有特性。新周期规则中明确要求,成套动作中必须编入最少1个舞步组合,并且要符合几项标准:必须是在一段至少8s的音乐中,根据音乐拍子、节奏完成的舞步;通过身体和器械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和情感反应;与部分或完全移动相结合;没有大抛(与器械精密连接);至少出现一个器械基本技术组。上述要求将舞步组合中身体与器械、音乐与舞步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尤其是器械基本技术组必须出现在舞步系列中的特定要求,更加突出了器械基本技术组在成套编排中占有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器械技术在舞步组合中的贯穿性;另一方面是利用舞步动作来直接诠释音乐特点,使舞步组合完美地体现在成套动作中,两者的相互衬托,将艺术体操的成套动作的结构引向了更加艺术化的方向。

1.2.2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更注重高惊险和多样性。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在新周期规则中给予单列,并在数量和要求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在2009规则中,惊险性动作包括了抛或者无抛的惊险性,新周期规则中只是将抛的动力性动作界定为惊险,而且要求必须选用不同类型的抛,同时以两个结合身体旋转的动力性动作作为基础,在抛、接或身体旋转上累加了额外的标准,才能达到高分值的惊险动作的标准。从数量要求看,由原来至少3次调整为现在最多做3次,这也意味着加大了单一动作组合的难度提升整套动作的惊险性。抛的惊险性动作在成套动作中不仅提升了难度的本身价值,且丰富了空间使用的多样性。

1.2.3器械熟练性加分强调了基本技术组的使用和创新性。在新周期规则中,器械熟练性的加分由3个组成部分:基本技术组/其他器械技术组加至少两个标准。每个器械熟练性获得加分的分值被限定在0.2分,必须包括有创新的和不平常的器械动作组合来体现。与2009规则相比,重在强调了在成套动作中器械基本技术组使用(必须不少于50%,且每个器械动作组合不能重复)的主导地位。这些变化都意味着,新周期规则器械熟练性加分已不再是简单器械动作的重复使用,而是要体现器械使用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显示出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加快更新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对运动员的个人综合能力提出全面挑战。

1.3完成组内容结构的变化特点艺术体操除了具备高难度的身体动作和器械技术外,更重要是能够完美地呈现编排者的创意和高质量地完成整套动作。新周期规则以更全面的视角对完成评判的结构进行了调整,除了技术错误扣分外,还增加了艺术错误的扣分,把2009规则艺术分的评价内容(包括编排一致性、音乐和动作结合、身体表现力以及空间使用等)现在都归类到完成组中进行统一评价,使编排艺术与高质量的完成相互依托,平衡存在,充分体现“完美”在艺术体操项目中的重要位置。新周期规则以更加多视角、全方位和客观评判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运动员应充分展示完美的艺术水准并表现出高质量的成套动作。

2新周期规则下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2.1难度体系的内容变化更趋向于全方位的综合评定在难度组的评判中,新周期规则依旧要求根据运动员填报的难度表,对成套动作进行对照评判。由于新周期规则难度体系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运动员的成套编排也会根据规则变化进行重新调整。从表3可以看到,目前2013艺体赛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难度组的分值,四种器械成套动作身体难度的平均分值基本都达到6分,在总分值中比例最高。舞步组合作为难度组中的新增内容,给成套编排提供了拓展艺术表现的有利空间,规则中要求至少编入1个舞步组合的要求,以0.3分值为1个舞步组合计算。前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平均都编入了2个以上,彩带成套甚至平均超过3个舞步组合,彰显了舞步组合的独有魅力。动力性惊险动作和器械熟练性加分(在2009规则是专门单列的器械难度10分的加分)。从表1中看到,动力性惊险动作在数量限制在3个以内的要求下,运动员在每项器械成套中体现的平均分值均超过2分,在难度组中占有分值比例排在第二位,说明动力性惊险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器械熟练性的加分在经历了2009规则的运用检验后,新周期规则更要求必须在有体现独特和出其不意的亮点时才可得到加分。在填报的难度表中,器械的熟练性加分平均值都低于1分。可见,加分要求的增难,促使运动员在成套编排中要有创新性器械动作的出现,目的是将器械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2身体难度类别和数量的改变彰显艺术体操的内涵身体难度在艺术体操成套编排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衡量一名运动员基本素质和竞技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3]。在新周期规则中,身体难度组取消了柔韧类难度,由原来的四类减至三类(跳步、转体和平衡);部分原有的柔韧难度被保留归类到了平衡和转体组中(可见柔韧类动作并不是简单的取消);从新周期规则中的三类身体难度来看,柔韧性的体现始终融入在身体难度动作中。另外身体难度数量由8~12个减少至6~9个;这使得单个难度分值有了可以自主发挥的提升空间,以充分彰显运动员的各自特点[5]。这是身体难度类别一次较大改动,意味着长期以来的一种固有模式被打破。从表2可以看出,2013艺体赛个人运动员,从成套动作的难度类别选编来看,转体难度分值明显高于其它身体难度类别分值,尤其是带操项目,前八名运动员转体难度总分值达到24分,平均每名运动员的转体难度填报分值都达到3分,这说明转体难度是获得高分值的捷径,即使在比赛中较难达到填报分值,运动员还是想努力从转体难度的完成中来获取高分。从表4中还可以发现,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选用混合难度最少,球操项目的平均分值甚至只有0.14分。这是由于混合难度的特性造成的,它要求由相同或不同的2个或以上不同难度组成,本身难度连接已增大完成难度系数,难度数量又是以每个组成部分作为1个难度计算,这样相较于单个难度,对运动员的能力要求会更高,导致实际完成中风险加大,不易获得高的分值,因此,混合难度在编排和完成中均不占有优势。

2.3器械基本组奠定器械技术发展的前沿器械技术一直是艺术体操项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器械难度的成套动作自然就缺少了其独特魅力。新周期规则在难度组各评价内容中强调了器械技术与身体动作的密切关系,显示出器械基本技术组的主体地位。由表3可见,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器械基本技术组的使用,圈操项目出现数量最多,共达到126次;后面依次是带操、球操和棒操。从各项器械基本组的技术类型运用数据显示,在实际编排中,每项器械基本技术组的运用类型并不均衡,尤其是涉及到抛接器械技术:如圈操和球操项目中有一个相同的基本组动作-接器械同时滚动,圈操仅出现4次,球操一次没出现,相当于有4名以上的运动员没有运用这种器械技术类型;单手接球出现2次,占1.9%;带操的“脱手小抛”稍好于前两项,出现12次,占11%;棒操从器械基本技术组的总数量为93次,器械运用类型选用也较为平均。总之,各项器械的技术动作运用较多的器械类型都偏简单,如球操的拍球、滚球;圈操的手绕圈()、棒操的五花绕(×)、带操的螺型绕等。新规则虽然允许器械基本技术组可以在成套中重复使用,但运用形式必须不同。从这一点来看,器械运用的多样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练员们似乎还没适应新周期的规则变化,而是继续固化在2009规则的简单器械加分的模式上。从另一角度看,与运动员还没有达到较高的器械技术水平有关,使教练员难以在成套中选编多类型的器械运用形式。

2.4完成评价更趋向于多视角的完美审视艺术体操比赛中,完成评价体系就是评判运动员在场上完成情况的好坏,其表现是最直接地影响能否获取成套动作整体价值高分的关键。新周期规则加重了完成失误的扣分,成套动作中失去器械将不仅是一个技术扣分点,而是与其相关联的影响因素(包括动作逻辑中断,与音乐节奏、特点不和谐等因素,都作为扣分依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完成失误与艺术表现相交织、相贯穿并相互作用。从表4可以看出,运动员填报的难度分值与赛场表现的实际难度得分有着较大差距,完成率基本都在65%~70%之间,这反映出运动员的能力水平还远远未达到成套编排想要体现的高水准。不能仅仅一味追求高分值的难度而忽视运动员的实际水平,需要教练员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准确把控。因此,只有吃透规则,给运动员找准定位,才能将所要表达的意图在成套完成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3结论

3.1新周期规则在评价体系方面较2009周期规则做了更加客观和合理的调整。对于个人项目难度评价内容的变化,融入了舞步组合的编排效果,是艺术体操向艺术舞蹈方向大步靠近的表现。身体难度数量的减少和惊险动力性动作的限制,以及器械熟练性加分的重新界定,是艺术体操新规则诠释出难、美、新协调平衡发展的新导向。

3.2器械运用依然是体现艺术体操独特魅力的方式之一。新规则更加重视器械基本技术组在成套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强调了器械技术的多样性、创新性、非重复性,这都将是器械技术推向新高度的一次良好契机。器械技术的发展趋势,即不仅仅满足于身体动作与器械运用简单配合的基本要求,更需要创新地运用器械,丰富器械的表现形式。

3.3运动员高水平的完成动作已不是评判成套好坏的唯一标准。艺术错误扣分的涉入,将艺术体操编排的艺术与完成情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套编排的艺术表现与音乐特点的完美融合将是完成质量的重要评价因素。

3.4在现阶段,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还未完全适应新规则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难度组器械熟练性加分的匮乏,器械运用单一,创新性不够,使用器械的技术水平低。在完成方面,实际得分与编排得分存在明显差距,完成能力差,不能体现成套编排所要达到的全面效果。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3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广泛推广和改进,艺术体操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体操课,艺术体操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作为一门比较受欢迎的项目,其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艺术体操的传播和推广。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音乐的运用,从而使艺术体操的教学更上一层楼。对于艺术体操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艺术体操动作与音乐节奏的深度融合。艺术体操是伴随着音乐的产生而逐渐兴起的,音乐和艺术体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位舞者的艺术体操动作做得再完美,如果无法与音乐的节奏相匹配,就称不上一段完美的艺术体操。人们通过一些必要的心理活动产生对于音乐的记忆,并且将其谙熟于心,这是一种心理过程的表述。当人们听到一段乐器演奏的时候,演奏的旋律会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可能过几天之后,那段旋律依旧能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当人们再次回想起这段旋律的时候,能够产生一定的联想,让这段旋律与其他节奏相似的旋律进行融合,成为一段崭新的旋律。这就是人脑对于具体的音乐形象的记忆、提取、加工以及再度输出的心理过程。所以在学习艺术体操的过程中,前提就是练习者能够听得懂音乐,能够从音乐的节奏中感悟出音乐的魅力,之后才能尽情起舞。只有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才能将艺术体操发挥得淋漓尽致。

2.音乐与艺术体操教学

艺术体操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涉及到体操、舞蹈和音乐的深度融合,其中也不乏一些高难度动作的呈现,用来表现表演者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演张力。只有张弛有度、与音乐深度融合的艺术体操才真正能称作是一门艺术。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音乐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也蕴含着许多的价值。可以说,艺术体操的教学是在音乐的引导下进行的。

2.1音乐与艺术体操

音乐与艺术体操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二者相互通融。音乐是用乐器作为媒介来表达一种演奏者的情感,而艺术体操则借助人体的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作为媒介,不仅会展现表演者的形体美,也会展现这其中所蕴涵的情感。所以,这二者实际上是一种相互通融的关系,就像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二者的美丽要进行相互的结合和映衬,才能达到最高的水准。音乐就像是艺术体操的魂灵一般地存在着,只有配上合适的音乐,才能展现艺术体操的艺术美,如果没有这个灵魂的帮助,艺术体操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而借助艺术体操的形体表现力,又能够将音乐的张力得以升华,是一种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表现。可以说,在艺术体操的创作过程中完全不能离开音乐的帮助的,所以在艺术体操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的价值就可想而知。作为灵魂,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2.2艺术体操教学中音乐运用的程序

对于艺术体操教学来说,在音乐的引导下实施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如下:首先,教师应当播放一段课上要用到的音乐,完完整整的让学生听一遍。之后老师要对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进行一定的讲解,比如音乐伴奏的重音和轻音都落在哪个音节上,还有配合这段音乐所学的艺术体操是什么种类,有什么特征。其次,在学生对于伴奏音乐获得一定的感知程度之后,要让学生感受一下艺术体操的特点。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演示体操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边展示一边辅以讲解的过程。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始用手打拍子,为的是让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有更深的体会,节奏感对于艺术体操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后,要组织学生开始学习这节课所学艺术体操的基本步伐和动作,在配上音乐之前,要反复的练习基本步伐,训练学生对于艺术体操动作所应有的感知活动。最终的环节就是伴随着音乐开始起舞,当然,要鼓励学生竖起耳朵,仔细聆听音乐节奏中的高低缓急,并将自己的体操动作与这些富有节奏的旋律互相融合。这个环节可以进行分组练习,让大家相互借鉴,相互讲解,相互提高。这些舞蹈动作结束之后才能真正开始艺术体操的教学,毕竟这是一种融合了体操和艺术体操的艺术表演形式。而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会起到灵魂的作用,这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把握。

3.艺术体操教学中音乐运用的方法

3.1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知能力

在进行艺术体操教学课程之前,可以先走进多媒体教室,为学生们播放一些艺术体操的视频。为的是让学生们结合音乐和舞者对艺术体操动作来进行一定的感知训练。对于艺术体操来说,音乐节奏就像是一种引导,是舞者表现自身情感、自身张力的一种借鉴和载体。这二者永远是密不可分的。要让学生们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就需要艺术体操教师进行不懈的努力。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艺术体操教师的讲解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们学会对于基本音乐节奏的认知,学会用手打拍子。在练习打拍子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取比较简单的音乐,不要选择太过于复杂的音乐。

3.2培养学生与音乐的深度融合

在开始播放音乐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结合音乐节奏开始艺术体操与音乐的深度融合,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够与音乐节拍相匹配,那么艺术体操动作再精准都是毫无意义的。要让学生们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仔细体会伴奏音乐的韵律与节奏,并结合相应的动作开始跳舞。为了更好地、更生动地使学生的艺术体操动作与音乐相融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刻的感悟和体会。音乐是一个很好的抒感和表达自己的途径。而且,对于伴奏音乐的熟悉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基本动作的印象。要让学生对于音乐和艺术体操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伴随着艺术体操的情感,方能跳出更加优美的动作。在这一环节中,要进行反反复复的练习。学生必须将艺术体操动作谙熟于心,之后,结合优美的旋律,去体会,去抒发,去表达自己。

3.3培养学生对艺术体操的情感

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在动作中加入自己的感悟,但是要注意连贯性和流利性。只有倾注了舞者的真情实感,艺术体操才算是有了真正的意义,有了真正的活力,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在这样的艺术体操之中,舞者才能够更深层次的表达自己,才能够将艺术体操的美发挥极致。只有倾注了舞者感情的艺术体操,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艺术体操。

4.小结

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音乐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只有让学生能够获得对音乐的鉴赏力,并将之运用于艺术体操之中,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互为补充,才能推动艺术体操与音乐的融合性,让音乐更好的运用于教学中,才能使得艺术体操教学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体操;运动员;动作

1引言

艺术体操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包括雕塑、绘画、工艺在内的艺术美,以及芭蕾舞、民族舞、技巧、武术、杂技、戏剧等技术之精髓,而且还创造了一整套有思想、有感情、有层次、有结构、有难度的立体练习程序,从而构成了艺术体操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

2艺术体操项目人体美的研究

2.1体型美

艺术体操项目是以优美为其主要特征的,运动员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体形态会为创造优异的成绩带来良好的“印象分”。外貌主要是指脸型、五官和气质。脸型、手型与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在选材时对运动员体型结构外表都有相应的要求:颈部及四肢修长,躯干略短;肩部稍宽,髋部稍窄,臀肌上收。这种苗条修长的身材,完成的动作不但幅度大而且非常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2.2姿态美

姿态美是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美的一种。姿态美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对运动员自身的审美要求,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动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动作舒展、姿态优美大方是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要求。通过训练使人体的一些基本形态表现得更加优美动人。而在艺术体操基础训练中正是借助舞蹈、芭蕾等基本功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形体。使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挺拔、隽秀,更显女性曲线美,使运动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着青春、优雅的魅力。

2.3气质美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作为一名优秀的顶尖级运动员还要有独特的气质。气质美是人的品德、性格、精神、风度等综合性的一种内心世界的美,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一个人的美离不开外在和内涵两方面。人是一个统一的机体,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应该是统一的,行为美与心灵美应该是统一的,动作美和气质美也应该是统一的。长期从事艺术体操锻炼的人,那高雅优美的动作造就了他的形象美,那婉转动听的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使人的气质在身体与心理的交融中自然而然得到升华。此外艺术体操运动员独特的个人气质美是比赛中获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2.4造型美

造型美是用身体形态姿势表现的美。它包括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以及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艺术体操的静态造型美光彩照人,像一尊精美的雕塑。如艺术体操套路的各种开始和结束姿势以及各种平衡等等,都是静态的造型美。动态造型美是在运动中的空间造型美。如跨跳、鹿跳、接环跳,立转、平转以及旋转中的平衡,都是动态的造型美。而跳步接踹燕等动作则是典型的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这些造型或动态或静态或动静结合,无一不是艺术价值的完美显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5难度美

在艺术体操的比赛中,形成其艺术价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动作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是由跳步、平衡、单足转体、波浪等基本动作,以及各种移动小跳、单足跳、摆动绕环等动作组成,其中跳步、单足转体、平衡3类动作丰富多变,是组成难度的核心部分。成套难度的数量多达20—30个;而难度动作的系数涉及10个级别,难度之大令人咋舌。例如,卡巴耶娃做的踹燕转体360°和不用手帮助的结环转体360°;阿列克山德罗娃做的上体侧倒侧劈腿转体360°和抛器械后连续3次伊柳辛接器械等动作,使人耳目一新。更令人惊叹的是她们能把这些创新难度和其它转体或平衡难度连接起来做,出现以连续体相接的联合难度,使观者目不暇接,练者一气呵成,达到形美感目、神美感心的微妙境地。这种作为艺术美的创造性发展所体现出来的难度美,使人真切感受到运动员本质力量中所潜在无穷能力,从而悟出不断追求新领域的真谛。超级秘书网

2.6人体与器械的配合之美

艺术体操器械有绳、圈、球、棒、带,不同器械均由不同的材料特制而成,轻便别致容易操手。若巧妙配合,使器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抛、接、踢、滚动、绕、等等。都能表现出许多高超动作,运动员有序地变化队形,器械的相互交换,空间与地面、人与器械的结合形成动态图案。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人与器械和谐一致。

3艺术体操音乐美的研究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不仅烘托气氛,更是各种形态和技术展示的艺术手段,所以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曲调优美、风格鲜明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激情,突出个性,增加动作的感染力,还可以增强表演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动作是声音的形象化,是表达音乐形态和内涵,优美的音乐的开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运动员心情和意境受音乐旋律的启迪,从而产生艺术创造的激情,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全身的器官尽情地自如地表现动作。使音乐形象和动作达到完美的统一,给裁判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结论

艺术体操只有以高难的技巧动作、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旋律、感人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表现力等各种因素,才能创造出鲜明、完美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若忽略了任何一个部分,如技巧难度太低,音乐旋律不动听,造型不美,神形分离等等均会对整套动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艺术体操中(下转178页)(上接177页)绝不能把难度技巧、舞蹈、造型、器械、音乐等等看成是各自孤立的、个别的,而应严格地按照每一部分美的规律进行编排,并把它们和谐、完整地统一。一套艺术体操动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各方面的美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最佳整体效果,创造最美的艺术境界,其美的特征及美学价值才能得以最完美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大众艺术体操

【2】杨鹏飞.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M].武汉体育学院学院.2001年04期

【3】王健珍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形式武汉体院学报,2002,(2)。36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体操规则规定动作

奥运会是实施新规则以来的国内外重要赛事,通过对奥运会比赛的情况看我国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本文重点研究参加奥运会的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状况及完成情况,因为新规则取消了联合难度,要求每套动作最多18个单独的难度,通过对奥运会所有个人项目的编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国艺术体操在新规则实施后的难度数量的选择是否达到了规则最大限量的要求,还是仅达到规则的最低要求,从上一届规则开始难度的级别就达到了10个,分值也从0.1-1.0分布,通过研究了解我国艺术体操难度级别的选择情况,通过研究为我国艺术体操的训练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我国艺术体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在成套动作中四大类难度类型的动作要协调均衡发展,新规则规定每套动作要求上报18个单独难度,规定难度不少于6个,其他难度组不能多于2个,本周期内的器械项目是绳、球、棒、带,而这四项器械的规定难度类型只有一种,绳(大跳)、球(柔韧)、棒(平衡)、带(转体)。也就是说在选择难度动作时,非规定难度组的动作最多也只能选择6个,那么要完成18个难度就必须至少要有12个规定身体难度的动作,要完成个人全能4套动作就必须要完成跳、转、平衡、柔韧波浪每项至少12个难度。并且新规则的补充精神中强调,在艺术加分中结合难度A的0.1加分中的A要规定身体难度和其他动作组各占50%,防止了为了高的艺术加分编排中过多的出现隐性难度(上报难度表上没有的难度)。要想有多的结合难度的艺术加分就必须要有多的规定难度结合器械加分,那就要求运动员在成套中规定难度都尽量结合器械技术加分,如果在完成规定至少12个难度时只有5个结合了器械技术进行了加分那么在整套动作中也只能最多出现10个结合难度的加分,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完成难度时的多元效应。在成套中既要选择难度的级别高,完成的质量高,还要密切结合器械技术进行艺术值加分。

一、规定难度数量情况

新规则规定每套动作都有其规定的难度类型,本周期内的四种器械的规定难度都只有一种,即绳(跳)、球(柔韧)、棒(平衡)、带(转体)。从相关数据中得知,四套动作的结合规定难度数量出现了3个峰,结合难度最多的是6、10、12个,四种器械结合难度的数量差别很大,带操主要是结合6个难度,其次是8个、9个难度,棒操主要是结合的8-12个难度,球操和绳操的分值比较分散和一致,主要分布在7-14个难度,从图中看球和绳结合难度的数量最多,也就是器械结合跳和柔韧难度的数量最多。急待提高的是器械技术动作结合转体难度进行有价值的加分。

二、规定的身体动作组

(一)难度平均数量

规则对难度数量的要求在每次规则修改后都有明确的规定,从这两届规则来看本届规则更注重规定难度的数量,更加强调器械的特点,对每套器械规定动作要求增加了,上届规则规定至少有5个规定难度,新规则规定每套动作至少要有6个规定难度,同时也限制了非规定难度的数量(其它组难度不超过2个),要达到18个难度数量就要至少12个规定难度数量,从图2看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难度选择平均值都没有达到12个,绳操的规定难度数量最多,平均值也只达到11.29个,带操的规定难度数量最少,平均只有9.35个,这也是造成带操难度数量总体15.35个的原因。因为绳操的规定难度是跳,说明我国运动员对跳难度技术掌握的还比较多,带操的规定难度是转体,说明我国运动员在转体方面掌握的难度技术类型还比较欠缺。

(二)不同器械规定难度数量分布

四种器械的规定难度数量分布不一致,从整体来看规定难度选择12个难度的最多,其次是10个难度,从器械项目来看球操和棒操的难度分布比较一致,都是12个难度分布最多,然后随着难度数量的减少选择的套数也在减少,绳操和带操的规定难度数量分布是差别很大,绳操的难度数量分布集中在9-13个,最多的是12个,34套动作有19套都选择了12个难度,占了50%以上,其次是10个难度,9、11、13个难度数量的几乎很少。带操的规定难度数量分布最多的是8个,其次是9个、10个、12个,最少的只有6个。根据各个项目规定难度类型,可以看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对跳难度技术动作掌握的比较多,对转体技术动作掌握的不多,一套动作很难凑够12个难度,更不用说选择编排高难度的动作了。三、器械的使用加分

根据每种器械的特点都有其典型的技术动作,每种器械都使用了大量的器械熟练性大抛、大接。每项器械的抛接占了总技术数量的30%-40%,绳操中运用153个占总数的17%,典型动作如过绳跳、过绳小跳、小抛绳一端、转动绳分别占9%、10%、3%、13%,小抛绳一端技术动作数量太少。运用(17%)占比重过大,应加强典型动作的使用,特别是小抛绳一端技术。球操中器械的典型动作拍球技术动作最多,占总数的29%,突出了器械的特点,球的运用太多,占总数的27%,球的滚动太少,只有6%,要加强滚动球技术练习。五花和不对称动作是棒操的典型动作,在成套中的比重还比较大,分别占20%、13%,中低抛和接的数量太少,只占4%、3%。带操中典型动作螺的使用较多,也突出了器械的特点,蛇的运用不够,小抛带数量太少只占1%,拉带抛和从图形上、中通过技术使用的较少,要注重每种器械技术的均衡使用。特别注重绳操的小抛绳一端技术,球操中滚动球技术,棒操中不对称,中低抛技术,带操中小抛,拉带抛技术。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运动员自报的特殊艺术性加分研究得到:

(1)总分达到7分的很少,分值太低。

(2)器械使用多样性不够,器械的典型技术运用选择不均衡。

(3)中低抛接器械太少,形成空间不饱满。

(4)结合熟练性抛接器械的加分因素过于单调集中。

五、建议

(1)建立良好的运动员选材梯队建设机制

(2)提高器械技术动作结合转体难度进行有价值的加分的动作练习。

(3)加强运动员在转体方面掌握的难度技术的练习。

(4)艺术体操的训练和比赛中严格按照规则的要求,只有这样才会使艺术体操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晓敏,洪小平,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发展方向[J],体育学刊,2005(3),

[2]汪敏,试论艺术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及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

[3]汪敏,中外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

[4]龙晓敏,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

[5]单亚萍2003年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体操;运动员;动作

1引言

艺术体操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包括雕塑、绘画、工艺在内的艺术美,以及芭蕾舞、民族舞、技巧、武术、杂技、戏剧等技术之精髓,而且还创造了一整套有思想、有感情、有层次、有结构、有难度的立体练习程序,从而构成了艺术体操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

2艺术体操项目人体美的研究

2.1体型美

艺术体操项目是以优美为其主要特征的,运动员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体形态会为创造优异的成绩带来良好的“印象分”。外貌主要是指脸型、五官和气质。脸型、手型与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在选材时对运动员体型结构外表都有相应的要求:颈部及四肢修长,躯干略短;肩部稍宽,髋部稍窄,臀肌上收。这种苗条修长的身材,完成的动作不但幅度大而且非常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2.2姿态美

姿态美是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美的一种。姿态美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对运动员自身的审美要求,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动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动作舒展、姿态优美大方是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要求。通过训练使人体的一些基本形态表现得更加优美动人。而在艺术体操基础训练中正是借助舞蹈、芭蕾等基本功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形体。使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挺拔、隽秀,更显女性曲线美,使运动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着青春、优雅的魅力。

2.3气质美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作为一名优秀的顶尖级运动员还要有独特的气质。气质美是人的品德、性格、精神、风度等综合性的一种内心世界的美,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一个人的美离不开外在和内涵两方面。人是一个统一的机体,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应该是统一的,行为美与心灵美应该是统一的,动作美和气质美也应该是统一的。长期从事艺术体操锻炼的人,那高雅优美的动作造就了他的形象美,那婉转动听的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使人的气质在身体与心理的交融中自然而然得到升华。此外艺术体操运动员独特的个人气质美是比赛中获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2.4造型美

造型美是用身体形态姿势表现的美。它包括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以及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艺术体操的静态造型美光彩照人,像一尊精美的雕塑。如艺术体操套路的各种开始和结束姿势以及各种平衡等等,都是静态的造型美。动态造型美是在运动中的空间造型美。如跨跳、鹿跳、接环跳,立转、平转以及旋转中的平衡,都是动态的造型美。而跳步接踹燕等动作则是典型的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这些造型或动态或静态或动静结合,无一不是艺术价值的完美显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5难度美

在艺术体操的比赛中,形成其艺术价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动作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是由跳步、平衡、单足转体、波浪等基本动作,以及各种移动小跳、单足跳、摆动绕环等动作组成,其中跳步、单足转体、平衡3类动作丰富多变,是组成难度的核心部分。成套难度的数量多达20—30个;而难度动作的系数涉及10个级别,难度之大令人咋舌。例如,卡巴耶娃做的踹燕转体360°和不用手帮助的结环转体360°;阿列克山德罗娃做的上体侧倒侧劈腿转体360°和抛器械后连续3次伊柳辛接器械等动作,使人耳目一新。更令人惊叹的是她们能把这些创新难度和其它转体或平衡难度连接起来做,出现以连续体相接的联合难度,使观者目不暇接,练者一气呵成,达到形美感目、神美感心的微妙境地。这种作为艺术美的创造性发展所体现出来的难度美,使人真切感受到运动员本质力量中所潜在无穷能力,从而悟出不断追求新领域的真谛。

2.6人体与器械的配合之美

艺术体操器械有绳、圈、球、棒、带,不同器械均由不同的材料特制而成,轻便别致容易操手。若巧妙配合,使器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抛、接、踢、滚动、绕、等等。都能表现出许多高超动作,运动员有序地变化队形,器械的相互交换,空间与地面、人与器械的结合形成动态图案。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人与器械和谐一致。

3艺术体操音乐美的研究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不仅烘托气氛,更是各种形态和技术展示的艺术手段,所以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曲调优美、风格鲜明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激情,突出个性,增加动作的感染力,还可以增强表演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动作是声音的形象化,是表达音乐形态和内涵,优美的音乐的开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运动员心情和意境受音乐旋律的启迪,从而产生艺术创造的激情,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全身的器官尽情地自如地表现动作。使音乐形象和动作达到完美的统一,给裁判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结论

艺术体操只有以高难的技巧动作、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旋律、感人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表现力等各种因素,才能创造出鲜明、完美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若忽略了任何一个部分,如技巧难度太低,音乐旋律不动听,造型不美,神形分离等等均会对整套动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艺术体操中(下转178页)(上接177页)绝不能把难度技巧、舞蹈、造型、器械、音乐等等看成是各自孤立的、个别的,而应严格地按照每一部分美的规律进行编排,并把它们和谐、完整地统一。一套艺术体操动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各方面的美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最佳整体效果,创造最美的艺术境界,其美的特征及美学价值才能得以最完美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大众艺术体操

【2】杨鹏飞.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M].武汉体育学院学院.2001年04期

【3】王健珍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形式武汉体院学报,2002,(2)。36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7篇

Abstract: By using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mad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the first author, the 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the types of research papers about the artistic gymnastics published in China's sports core journals from 2004 to 2013, and got the results: th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about the artistic gymnastics showed a wavy growth trend in 10 years, and began to decline in 2009; the first authors in non-PE specailty were fewer; the language of references was single and its number was less;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basic theory, apparatus, equipment, test design and teaching of artistic gymnastics was less, and artistic gymnastics teaching was not concerned by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关键词: 艺术体操;对策;体育类核心期刊;科研论文

Key words: artistic gymnastics;countermeasures;sports core journals;research paper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304-02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13年12月发表在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上有关艺术体操研究的论文,共173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本研究通过互联网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查阅了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下载并阅读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并在网上能检索到的关于艺术体操方面的论文173篇。这些期刊所刊发的艺术体操文章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的现有水平。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收集到的艺术体操科研论文分别按发表时间、第一作者专业背景、篇参考文献类型、篇外文参考文献数、研究内容类型进行分类并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对我国艺术体操科研成果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了解了我国艺术体操科研发展状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我国艺术体操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2.1.1 科研量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经统计,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的艺术体操科研论文173篇,10年中数量呈波浪式下滑趋势。2009年量和2005年相比明显下降,仅有9篇。原因主要在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艺术体操集体全能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以及国际体联在2003年和2005年对规则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极大的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增加。理论的深入研究只有在实践中表现出来才能显现出研究成果的价值,终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艺术体操以35.225分历史性地夺得集体全能银牌,这是中国艺术体操的首枚奥运会奖牌。这一成绩取得之后,科研人员对艺术体操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松懈的态度,科研成果数量不断下降。

2.1.2 科研论文第一作者专业背景分析

由表1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我国艺术体操的科学研究已获得了一部分非体育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在173篇科研论文中跨专业的研究仅占总数的 1.7%。

2.1.3 科研论文参考文献状况

2.1.3.1 文献载体类型的分布特征 从图2参考文献类型我们可以看出艺术体操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运用类型较全面,但是期刊、专著、规则标准仅三种文献载体就占到了引用总数的93.11%。

2.1.3.2 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特征 从表2中可看到我国艺术体操研究人员10年来对语种的使用状况:中文占92.9%,外文占7.1%。可以得出在语种的使用上我国研究人员还是对外文文献引用量较少,没能达到研究发展的需要。可见,加大外文文献的使用是发展我国艺术体操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2 十年来我国艺术体操科研论文类型分析

2.2.1 运动基础理论 近十年来,运动基础理论类文章共发表21篇,仅占总数的12.1%。很显然,运动基础理论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严重阻碍了艺术体操的发展。

2.2.2 艺术体操一般理论 艺术体操一般理论主要是结合艺术体操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社会体育学和体育文化的角度对我国艺术体操在全民健身等方面的作用及开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中外艺术体操的对比。这类文章共26篇,占总数的15%。

2.2.3 运动训练、编排、竞赛 运动训练、编排、竞赛类文章共55篇,占总数的31.8%。从这类文章所占比例可看出大部分艺术体操研究人员更注重于运动训练、编排、和

竞赛这个方面。运动训练的方法、动作创新和编排直接影响着我国艺术体操的比赛成绩,对这方面的侧重研究也恰恰说明了其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国艺术体操的在比赛取得骄人的成绩和艺术体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2.4 艺术体操教学及改革 从论文的研究对象来看,研究主要是针对专修班的教学,各高校公共体育艺术体操课开展还不容乐观,中小学艺术体操课的研究几乎没有,由此可见,艺术体操课程很少在中小学开设。艺术体操课的开设对中小学的学生形体有很大影响,而且有利于艺术体操科学选材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所以艺术体操课程应该在中小学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开展以及增加对此方面的科研研究。

2.2.5 规则与裁判 近十年来,规则与裁判的文章发表数量占艺术体操在体育核心类期刊总数的19.7%,且每次新规则的修订都引来了许多艺术体操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各研究人员对新规则的研究及理解,艺术体操也在不断变化,如:艺术体操的身体难度动作不断增加,和器械的配合要求不断增高,同时,艺术体操的观赏价值也不断提升,为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6 器材与设备、测试设计 器材与设备、测试设计类文章占了总数4.0%,共7篇。近十年来,有3篇论文是关于训练仪器研制(使用)的研究,一篇关于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关于比赛器械、训练场馆的管理和利用、比赛的摄像设备等没有相关的研究。

2.2.7 其它 市场经营管理、软件利用等,如艺术体操宣传片的制作等此类论文占7.5%,共13篇。

3 结论与建议

①在2004-2013年这10年间艺术体操相关论文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数量呈波浪式递减趋势。2009年科研人员对艺术体操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松懈的态度,科研成果数量不断下降,所以艺术体操科研工作应该有待加强。②艺术体操的科学研究已得到一些非体育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科研论文数量还不容乐观。应该加强与其他专业科研人员的沟通,以便利用其他专业知识来研究艺术体操,促进艺术体操的发展。③近十年来艺术体操参考文献载体类型主要是期刊、专著和规则标准,占到了引用类型总数的93.11%。参考文献语种中中文占大多数,外文仅占到总数的7.1%。参考文献引用的语种单一限制着艺术体操的科研发展,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多种文献类型和外文文献的检索及借鉴能力,促进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的进一步发展。④艺术体操相关运动基础理论方向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对正确的训练和康复有着重要影响;有关艺术体操器材、设备及测试设计方向的论文也比较少,对研究艺术体操比赛等方面有一定的制约。应加强相关研究以便艺术体操在艺术体操损伤、心理、技术分析等方面有重要的突破。⑤关于艺术体操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以及在中小学设立艺术体操课方面的研究较少。说明艺术体操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上开展并不理想,没有在中小学设立艺术体操的学习则表明艺术体操科学选材及后备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受到重视,我们应该呼吁对中小学设立艺术体操课程,为中小学生的形体练习、艺术体操科学选材及人才的培养做铺垫,同时也应加强相关研究以便艺术体操顺利的在中小学开展。

参考文献:

[1]卢成义,宋丽,钟炼,李皿,陈勇.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载文被引、索、转及载文量的分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4).

[2]付江平.近10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排球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8篇

1大众艺术体操教学的现状

1.1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现状

就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专业而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在实际的社会体育场所、社会主要体育人群中,根本无法实现大众艺术体操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一般的健身房教室根本不可能完成器械动作的练习,中老年人群也无法完成难度相对较高的动作练习。那么,要让大众艺术体操面向社会,就应当调整课程内容,创编新的动作套路以更好地在社会中推广。脱离了社会实际的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是纸上谈兵,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忽视了大众艺术体操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现有的大众艺术体操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专业技能,但是却无法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扩大大众艺术体操参与人群,结合就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和改革。

1.2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体育院校中对于艺术体操专业的人才培养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众艺术体操项目,一种是表演专业的大众艺术体操项目。在两种不同模式的专业设置下,针对大众艺术体操专业的课程内容是完全相同的。运动训练专业中的大众艺术体操专项对于学生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学生来源主要是运动员,在专业技能上有很大的优势。在面向社会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体育、专业的各类运动队艺术体操教练等,回归到体育的竞技运动队的可能性较大。然而,表演类大众艺术体操项目的学生,专项水平相比专业运动队而言较低,面向社会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社会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主要面向普通的社会人群。因此,同等教学模式的开展,解决不了这一类大众艺术体操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连接问题,也就是说,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根本无法很好地走向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学校在考虑现实的前提下,更要立足于长远的未来,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实效性、主导性和时代性。

2社会需求对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2.1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效性相结合

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局面上,还应改革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以达到更有实效性的教学效果。在传统固有的教学内容中,从单一的运动水平角度来看,大众艺术体操专业技能的掌握是有效的。但是从长远意义来讲,所学的知识只存在某一个时间段,并且不为社会所用,不能与社会相联系,是无效的。在教学目标中,实效性主要体现在除提高运动技能外,更能走向社会,在社会体育中传播和推广大众艺术体操这一项目上。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外,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接触教学的实践机会,为以后在社会上更好地工作作准备。在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中,教学模式各个方面的改革要与社会实效性相结合,积极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信息,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利益出发,真正做到学校体育教育为社会体育文化服务。

2.2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性相结合

在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注于使学生掌握大众艺术体操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专项技术水平达到等级的要求。然而这种传统人才培养的理念仅仅局限于运动技能和运动等级的提高,注重技术的学习和短期的效益,忽视了大众艺术体操动作的广泛性和延伸性,忽略了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从短期利益来看,学生学到了很多的专业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但从长期效益来看,四年的专业学习并不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也在改变,更多的人将对物质的追求转向了对健康的消费。不难发现,在工作后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越来越多的健身房和健身会所相继开展。这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一种蓬勃发展的现象给体育院校的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工作机会。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除了专业的运动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外,更应该结合社会实际培养“一专多能”型、创新型、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人才。

3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3.1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徒手套路课程内容的学习

在调查的2009级表演专业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14名学生中,从事与艺术体操专业有关工作的学生少之又少,其中仅4人在毕业后继续从事少儿形体舞蹈相关的工作,大多都在进行与大学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由此看出,体育院校的普通大众艺术体操专业学生在社会中很难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或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大众艺术体操自身的普及性和项目的局限性制约了它在社会大舞台上的发展。

大众艺术体操项目对于柔韧性的要求极高,对于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大学四年刻苦的学习可以很好的完成。但是面向社会而言,对于普通的大众,柔韧性和力量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作为健身或锻炼的手段有较大的难度。所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可以多增加结合艺术体操的特点进行的徒手成套动作的学习。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的套路动作学习不仅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且不失艺术体操项目的自身特点,使竞技体育真正意义上向社会体育过渡,充分展示出艺术体操项目作为运动项目的社会功能和服务社会的职责。

3.2在课程中增加利用器械创编简易套路的内容

大众艺术体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肢体动作与轻器械之间的完美配合。通过器械展示出来的成套动作更加地新颖、独特,充满活力,能更好地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设置中除了基本的成套动作学习外,应补充一些简单、易掌握的非成套器械固定套路动作的学习。合理地学会运用器械,编排出适合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器械操,如瑜伽球、双人或多人绳操等,不仅能锻炼人与器械之间的配合,保持艺术体操项目的特色,更增加了健身运动的趣味性。

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内容中,增加多种课程形式,在保留原有艺术体操项目特色的前提下,突出体现了大众艺术体操面向社会多元性的功能。符合当前体育理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体育、社区体育服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大众艺术体操这一运动项目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起到了推广、普及和宣传的作用。

3.3在课程设置中增设创编方法相关的课程内容

创新的思维在艺术设计中极为重要,好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创作者新颖的构思。一个拥有完美思想的艺术作品,如同一个满腹诗书的学者,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升华了艺术的精髓。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开创的思维都是好的艺术作品诞生的前提。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创编方法,能更好地创造出顺应时展的艺术作品。在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有合适的课时安排让艺术体操专选班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艺术的创编方法。正确创编方法的运用和学习能在以后的艺术体操工作中创造出更多好的作品,能创作出适合社会需求的艺术体操形式。

3.4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程中多开设舞蹈相关的专业课

在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中,如表演专业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课程设置中,除大众艺术体操专选课以外,必修课中的体育类术科课程的数量远远多于艺术类术科课程的数量。就表演专业本身的学科设置而言,多开设艺术类的课程,除了对于本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帮助之外,还能学习和接触到不同门类的艺术类课程(如芭蕾形体、民族舞、现代舞、瑜伽、爵士等)。艺术门类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元素虽然风格各异,但是艺术有包容性,舞蹈与舞蹈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在大众艺术体操专业中多开设与舞蹈相关的课程,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为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4结束语

体育专业院校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满足了社会精神文明的需求。从学校方面来看,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大众艺术体操课程进行设置,促进了学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专业知识的舞台,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就学生而言,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专业知识,把各门类的舞蹈元素通过自己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探索出适合个人发展的方向,为以后的就业做了充分的准备,为职业生涯的规划奠定了基础。学校和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优秀的人才,社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大更好的舞台,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践,服务于社会。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课程的改革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艺术体操 专项学生论文 选题特征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1选题依据

艺术体操又称韵律体操,是一项符合女子生理特点的运动,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徒手或持轻器械练习的、以节奏感和韵律性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本文针对我校体育艺术系建系以来2004-2014年艺术体操专项学生本科论文选题的整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我校艺术系艺术体操专项学生本科论文的选题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我校艺术系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艺术体操理论的发展。进而为提高艺术体操专项学生本科论文质量和进一步从事艺术体操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一项常规性内容,是加强和完善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总结。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不能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兴趣所在,确定的选题范围和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不能完全吻合。因此改革现有选题方式,实行学生自主性和兴趣相结合、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相吻合、与毕业实习相联系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本文对体育艺术系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的论文选题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了解体育艺术系对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的情况,分析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的具体方向,为今后体育艺术系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我校体育艺术系成立以来艺术体操本科生论文选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对体育艺术系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的论文选题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查阅和检索中国期刊学术总库,了解国内有关选题方面学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本论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2.2 数理统计法

将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后,通过Excel统计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处理。对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绘制成图表。

3 结果与分析

3.1对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对象的分析

艺术体操专项学生本科论文研究对象决定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可推广程度及完成的难易度。针对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了分类(见表1)。

表1:2008-2014届艺术系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对象统计表(N=31)

研究其他对象的本科论文有11篇,占35%,涉及领域较为广泛,例如《艺术体操项目在市场经济下的普及与发展研究》、《艺术体操等级规定成套动作身体难度及器械技术的分析》、《芭蕾脚踝训练方法对提高艺术体操"高提踵"平衡动作质量的实验研究等》。可以看出艺术体操本科生的选题领域大、范围广泛,开始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研究。26%的学位论文把国内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而对于水平较高、具有更普遍意义的国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的研究仅有4篇,占13%,原因是本科生实验条件的局限,很少有机会能直接对国外的优秀运动员进行研究,仅有的4篇都是对国内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难度和器械难度进行对比分析,这一点难能可贵,也说明本科生对国外运动训练资料的获取能力还不够,训练的信息局限于国内,影响了对运动训练本质认识水平的提高。现代运动训练美、欧处于强势地位,如何吸收借鉴他们成功经验也将是以后研究的重要领域,相信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增多,为本科生研究世界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提供了良好的空间。13%的学位论文以体育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艺术体操方向本科生的学科性质是体育教育训练学,有关青少年的训练理论与实践也是体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有2篇,占6.5%。整个训练过程中,青少年体育教育与训练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前期阶段,同时也是进行科学选材应用的关键时期。因此,把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是完善教学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更具有长远的实用价值,可操作性比较强,会成为将来本科生选题的一个主要领域。针对普通高校学生进行全民健身运动的研究仅有1篇,与研究竞技体育热潮的现状相反,这方面的研究缺失也直接影响了艺术体操在全民健身中功能的发挥,导致艺术体操运动群众基础的减弱,而艺术体操运动对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如何在高校体育中开展艺术体操运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科生在这些方面研究太少,因此,这给我们的艺术体操本科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如何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把艺术体操推广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是艺术体操专业将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关退役运动员的学文论文仅有1篇,占3.2%。

3.2对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分类的分析

表2:2008届-2014届艺术系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分类统计表

3.2.1对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其他选题的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选题分类丰富多样,除了有关艺术体操教学、难度、艺术方面的研究外,在艺术体操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如:艺术体操俱乐部的发展、艺术体操队退役运动员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瑜伽对9-12岁艺术体操练习者柔韧素质的影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人际关系对训练效果的影响等方面,所占比例达45%。可见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兴趣多样,在学习艺术体操本身的同时,也关注了其它方面的发展,选题分类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

3.2.2对艺术体操专项学生难度选题的分析

难度是艺术体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表2数据显示,有关难度方面的论文选题占论文总数29%,足以说明艺术体操专项学生意识到难度在艺术体操中的重要性。艺术体操的主要特点:难、新、美。 技术的不断发展,难度的再创新以及艺术美在成套动作中的体现是艺术体操发展的总方向。无论在训练还是在编排方面,难度动作都是艺术体操技压群雄的制胜因素。难度分为身体难度和器械难度。艺术体操运动员展现的技术之美在于用各种自然性的身体动作来巧妙地运用器械,是人与器械二者交融的艺术作品。可见艺术体操专项学生抓住了艺术体操项目的特点,在艺术体操难度方面也有了较多研究,为今后我系艺术体操专项本科生在艺术体操难度选题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性意义。

3.2.3对艺术体操专项学生艺术表现力选题的分析

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在选题的时候对艺术体操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如表2数据显示,有关艺术方面的论文选题占论文总数16%,虽然研究人数相对较少,但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艺术体操音乐、服装、舞蹈等多方面研究,对艺术体操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3.2.4对艺术体操专项学生教学选题的分析

在艺术体操教学方面,长久以来,艺术体操教学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普通高校,尤其是在体育院校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出,艺术体操学者对艺术体操教学方面研究较为广泛,艺术体操专项本科生在艺术体操教学选题领域却比较薄弱,因此研究人数较少,所占比例为10%。由此可见,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在选题方面还是结合了自身优势和劣势,选择了自己比较感兴趣,能着手的题目进行研究,有助于论文撰写的顺利进行。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从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来看,艺术体操本科生论文选题范围广、容量大,对艺术体操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方面的研究较多,能紧密联系自身并将艺术体操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向多学科方向发展,但是部分本科生的选题缺乏深度和新意,多数存在重复性问题,和有关艺术体操未来发展方向的选题较少等问题。

(2)从研究内容看,选题内容多集中在教学、难度、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艺术体操的市场化、职业化、社会学层面、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

(3)选题多涉及客观实体的研究,理论方法的研究在少数,创新性的探讨几乎没有。如果本科生在选题前能看一下以往的同专业论文,就会避免重复研究形式,也可以打破地区、院校、专业界限合作撰写,对丰富和拓展研究领域大有好处。

4.2建议

(1)学生应加强艺术体操基础理论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并积极参加运动实践。(2)学生应提高选题的自主性,要与教师的科研方向相吻合,并且在实习中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来提高毕业论文实证部分的说服力,这样的论文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3)重视本科论文的开题工作,为论文的撰写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瑞华,周海云.我国部分田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

[2] 王德胜.浅谈学位论文的撰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1).

[3] 盛昌繁.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基本原则和策略[J].临沂师范学院报,2001(6).

[4] 徐凤萍.全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教学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5] 施明雅.艺术体操教学的改进[J].体育与科技,2002(6).

艺术体操论文范文第10篇

摘 要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幼师生幼儿艺术体操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幼儿艺术体操课程设置形式以融于体育课为主,单独开设情况为辅;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教材以校本自编教材为主要形式,没有适合幼师专业相对统一的艺术体操教材;教师比例小等相关问题。通过幼儿园开展艺术体操的意义以及幼师生开展幼儿艺术体操的意义,阐述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幼师生 幼儿艺术体操 现状

一、幼师学校幼儿艺术体操开展现状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抽取问卷调查、进行专家访谈、运用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诸多方法,从现阶段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课程开展、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影响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开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一)教师和学生认为单独开设课程很有必要。幼师学校领导对幼儿基本体操课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不过相对于课程本身,领导更重视比赛和成绩;学生对幼儿艺术体操课的喜爱程度较高,但学生对课程本身的认识有待于提高。

(二)各种音响资料、专业指导书籍等非常匮乏;各学校在教材选择上随意性较强,比较混乱;其研究要远落后于同是幼师专业课程的幼师舞蹈课。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参差不齐,教学内容过于成人化;实际教授内容与学生喜爱程度及幼儿园实际运用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在考核方面,幼师学校仍以传统的固定考试内容以及结果评分制的方法评价学生,相对传统简单,缺乏过程评价;创编能力评价存在疏漏,无教学能力的评价,考试结果不能够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

(三)幼儿艺术体操教师对以提高技能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比较熟练,如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循环递加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对当今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地位、以发展学生创新等综合能力的现代教学方法掌握较为生疏;教师在运用小群体教学法时容易出现与分组教学法相混淆的现象;教学模式上,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感规律和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模式运用不够灵活。

(四)幼儿艺术体操课教师占整体体育教师的41.3%,艺术体操教师人数不太满足教学的需求,男教师的数量较少;教师原始专业分配缺乏均衡性,以健美操专业为主,艺术体操和竞技体操专业教师太少,幼儿艺术体操教师学历偏低,以本科为主;教师培训内容以健美操、啦啦操为主,只有一少部分的教师表示参加过有关幼儿艺术体操的培训,资金方面以学校出资培训为主;相关幼儿艺术体操的科研论文较少。

二、幼儿园开展艺术体操的意义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户外活动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一小时”。纲要将“体”放在第一位并设定幼儿户外活动的最低时限,充分揭示了“智、德、美”寄寓于“体”的深刻内涵,这无疑是把幼儿的体育活动视为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奠定良好身体基础,促进他们一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幼儿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体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并逐渐成为了幼儿健身、健心和健美的最佳运动方式。幼儿体操又分为基本体操和艺术体操等,然而,作为未来幼儿教师主要培养基地的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教学开展的很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此项课程。目前,关于幼儿艺术体操课的研究成果较少,也无相关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科研成果。因此,加强对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自然性和韵律性行动作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各类动作体现出优美性和艺术性特征,对于儿童来讲,从小接受艺术体操方面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其协调、韵律、柔美等气质,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而且能陶冶其美的情操,使之从小受到审美教育。

艺术体操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展。艺术体操训练可使儿童形成匀称优美体形,在艺术体操训练中通过各种舞蹈训练、徒手练习或持轻器械练习,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由于在艺体训练中,总是要求小运动员四肢充分展开,动作舒展,身体向上拔立,所以促使了端骨与骨干间软骨的生长,使儿童个子长高,四肢变得修长。各种基本素质练习,又使其韧带、肌肉发育平衡,更好地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因此,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艺术体操训练,可促进其形成四肢修长、匀称优美的体型。

三、对幼师幼儿艺术体操开展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开展应加大宣传,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幼儿艺术体操课的重视程度,转变学生认识,注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优化调整,科学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改善教学场馆及配套设施条件,科学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科学调整考核办法;加强学习,适当引进,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编排适合幼师生的艺术体操教材;定期组织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幼儿基本体操创编能力比赛、学生课业展示、毕业汇演及社团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黄波,刁在箴,徐永生.论中国艺术体操软化发展趋势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82.

[2] 于巍巍.湖南省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9:7.

上一篇:文化遗产范文 下一篇:文化产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