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康复学课程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10 12:45:23

疾病康复学课程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研究

2.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教研组,江苏苏州 215009)

摘要: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特点,在传统康复医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综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辅助课程教学,提高疾病康复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康复;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功能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需要相当数量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员,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较大,近几年,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生源不断扩大,教师授课负担越来越沉重。并且,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师,比较强调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1]。而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己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求。近几年来,我们针对三年制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适当整合到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学效果较好。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已进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三学期的学生,他们已初步具备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对康复科常见病,多发病已有初步地了解,而且能初步地进行评定,所以我们尝试在疾病康复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法,具体用于课程导入、临床实例、理论教学和康复治疗方案讲解等环节。

(一)多媒体病例录像导入

在课堂教学时,一个好的导入,具有吸引注意力、唤起求知欲、启发思考的作用[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理论与临床康复专业技能结合得很紧密,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又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课本知识,所以,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的做法是授课前针对所讲内容,先利用多媒体,介绍l-2个相关临床病例的录像,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发挥学生们主观能动性;在提供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导入新课,能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放映录像的导人法,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眼球,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视听印象。

(二)多媒体实例讲解

教师教学过程中,将仅通过文字描述难以理解的康复治疗技术内容,配以图、表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不失时机地放映,直接认识疾病。这些感性认识过程能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记忆,使理论得到消化和掌握[3]。例如在讲授烧伤的康复时,我们首先得评定烧伤的面积和程度,这时候我们结合多媒体放映临床的烧伤病人的实例,让同学们直观的看到什么样的临床表现才是三度烧伤,对应着图片中的创面焦黑、炭化,树枝状栓塞血管;告诉同学们这些分度的关键要素是哪些,学生被这种视觉冲击刺激后,课程知识的记忆就会更加的深刻。再则烧伤早期康复的摆放是非常关键的,但是针对身体各个不同部位烧伤,肢体摆放的方法又各不相同,这时候我们采用动画鲜活地显示,同学们就能牢牢记住。

(三)多媒体康复理论教学

授课教师在课前详细准备教案,做到重点突出,精简扼要,层次分明。老师备课,不仅要熟知教材,还要备出自己对教材独到的见解、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而不是照本宣科,充当教材的“传声筒”。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查找临床热点资料,吸收医疗实践中的鲜活素材,资料可以是图片、电视录像、动画文件、视频文件、声音文件等等,并把它们巧妙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然后将教案内容输入计算机,编制成电子幻灯[4]。授课时,除主要采用电子幻灯外,还利用录像、投影,配合适当板书等手段进行传授。如讨论冠心病的康复时,可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提出问题,找出规律;这既可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克服长时间观看屏幕造成的疲劳。然后再通过三维动画计算机模拟,结合投影,直接告诉答案,从而加深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康复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另外,使用多媒体教学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5]。如通过动画演示冠心病发病中最关键的因素-粥样斑块的形成,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我们就会联想到有什么原因可以导致斑块的形成,诱导性提问,接着我们就会问,有哪些办法可以防止斑块的形成,同学们这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大家讨论之后与教材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一一对照,理论知识很好的得到诠释,讲解康复治疗方案时,就顺理成章了。并且,在突破重、难点时,教师要熟悉画面、录象、投影等媒体的适时变换、切入、特写、定格、递次显示等技术,调节授课时的教学进度,需强化的强化,需淡化的及时淡化,能够有效地调控了教学进程。

(四)疾病康复学课程的多媒体摹拟教学

由于康复医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症状和操作技术,若单纯理论讲解,比较枯燥抽象,学生由于无感性认识,掌握的效果不佳;我们利用电子幻灯可以将有关操作画面用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如介绍偏瘫后病人关节活动受限时,开始前先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让学生对关节活动受限有一种感性认知,然后再具体进行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的实践和如何增强关节活动范围的实践,实践后再一次观看教学录像,观看时教师加以适当的讲解、提问。这种直观地图像、图片演示和教师的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形象逼真,贴近临床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6]。

另外,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教学使用的电子幻灯教材保留在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或者学生拷贝到自己的电脑里,课后,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必趣或者是自己认为需要强化的课程,按照示范练习,自己把动作做出来,启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这也是个性教育的一种方法,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为个性化和谐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此外,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检验、交流, 渐渐地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这种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相一致。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在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交流工具,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虽然计算机多媒体以其灵活、生动、形象、鲜明的文字、声音、图形和动画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7]。但是,现代教学媒体不能过多取代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完全代替。与其他教学手段一样,多媒体教学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应用恰当,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应用不合适,非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搅乱了正常的课程教学秩序。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依然是遵从医学教育的规律,同时还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既要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独有的优势,如教师多年的教学和临床经验,使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运用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声调、手势动作、身体语言及情感感染学生,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医学教育的辅助手段。运用时,根据课程内容,适当选用多媒体,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从两者优化组合中求得最佳教学效果[8]。

通过近几年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多媒体课程教学,总结以下几点经验:1、运用多媒体辅助课程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就是借助其形象性、直观性,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方式可以多样,如一小段录像、动画、一个简单的病例资料,只要能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就可以了。2、补充的课件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在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料一定要与教材内容相统一,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合理选择,尽量采用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抽象化为具体的媒体材料,不能过多链接教学资料,避免学生“看热闹”和产生视觉疲劳[9]。3、把握时机 如讲解之前的启发诱导,突破重点、难点时的形象讲解;4加强互动,师生互动,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人机互动,教学者能灵活运用声、像、图文并茂的信息,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忽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临床技能教学特点,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辅助”的本意。

总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所教授学科的特点。医学多媒体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手段,要想更好地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要从课程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和临床特点,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澎,励建安,孟殿怀,等.康复治疗学本科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10):912-913

[2]陆敏,黄晓琳.医学生康复医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3):215

[3]刘铮然,崔成立,杨玉梅.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93-94

[4]苏邵军,李凤兰,蒋锡沂.电子教案在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988-89

[5]唐静.扬长避短努力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成效[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1):45-47

[6]刘立东,刘开明.医学多媒体教学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77-79

[7]张琼,王静.医学院校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2):1140-1159

[8]贾华生.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几个关系的思考[J].发展,2006,11:114-115

[9]刘红.浅论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11:65

[作者简介]蒙兰青,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神经病学教研室。刘华,(1978-)女,讲师,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学位,从事康复医学教学和临床研究。目前正负责研究一项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课题。

基金项目: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编号Szwzy200705)

基金项目:自治区神经病学精品课程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刘华,在读博士,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教研组。

上一篇:GSM复制卡问题的分析及信令解决方法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