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0 12:06:51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 中间业务是国际上各商业银行近年来利润的新增长点,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透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发展现状 原因 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各商业银行将目光投向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不快。据了解,我国四大银行2001年中间业务占其全部收益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约17%、中国建设银行约8%、中国工商银行约5%、中国农业银行约4%。从具体内容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较少,仅仅限于结算、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办的代收代付、邮寄对账单、工资、银行转账和一卡通等业务大都不收费,投入得不到应有的产出。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和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环境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导致许多方面落后,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1)经营理念落后。陈旧的经营理念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尚未真正走出存、贷、结算的传统业务范围,对从战略角度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主要支柱认识不足。再加上我国消费者的长期消费习惯,对银行的有关中间业务收费还不能接受,这又进一步增加了银行在推广新品种、新业务过程中的顾虑,加大了经营服务的成本。

(2)技术手段落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需要强大的技术为后盾,计算机的网络化水平、电子通讯的速度质量、银行外部的技术支持等对中间业务的开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部分资源浪费严重,给中间业务的经营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3)从业人员匮乏。国内高素质的中间业务从业人员不多,这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不能开展高技术含量业务的“瓶颈”。中间业务需要从业人员不仅知识面宽,而且综合能力强。长期的经营理念的落后,使我国的商业银行既无储备中间业务人才的意识,也无培养中间业务的阵地。

2.市场开拓乏力

由于经营理念落后,又缺乏实战经验,造成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低层次的无序竞争。我国加入WTO后,大批外资银行涌入我国金融市场,而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已相当成熟,将与中资银行展开全面竞争,他们主要抢夺高端客户,并且他们在高端客户服务的优势是明显的。如果中资银行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与之展开错位竞争,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就不会在竞争中失败。当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仍然需要管理当局的宏观组织协调,更离不开商业银行自身的开拓、创新和进取。

3.中间业务市场相对较小,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争揽业务,不惜工本

我国商业银行对他行开办的新业务品种往往采取“一哄而上”、“仿而效之”的方法,以致于形成中间业务品种十分雷同。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竞争无序导致成本支出快速上升,为争揽业务,不惜工本,赔本赚吆喝的事时有发生。

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益与其投入成本及承担风险不匹配,商业银行大力开展中间业务的利益驱动相对较弱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低,甚至难以抵补其投入的成本及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利益驱动力明显不足。银行中间业务收益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是银行自身不具有定价权,一些中间业务的定价权掌握在人民银行和政府部门手中,商业银行根据中间业务成本与风险制定出的合理价格难以实现;其二是银行之间缺乏自律性的竞争规则,各家银行为争取存款不计成本和风险大小,竞相压低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其三是在传统思维定式下,客户习惯了廉价的银行服务,这进一步增加了银行在中间业务上获取收益的难度。

三、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借鉴国际上中间业务发展的最佳实践,结合自身特点,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发展中间业务的观念、方法和途径。

1.发展中间业务必须实现三个根本转变

(1)转变经营战略。尽快摒弃把中间业务当做银行副业的思想,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把中间业务纳入整体框架之中,在综合经营计划中加大考核的比重。

(2)转变经营理念。彻底转变旧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发展中间业务,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并驾齐驱的经营理念。只要政策允许、市场需要、对银行发展有利,我们就要积极地创造条件,真正把中间业务放在优先的位置去开拓发展。

(3)转变管理模式。商业银行要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制定中间业务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协调和发挥商业银行的整体功能,调动基层行处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推动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2.细分市场业务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先立足发展如咨询、理财、基金托管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待人员素质提高,再发展风险较大、收益丰厚的业务品种,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银行可以将财产为标准把客户划分为高、中、低三档,分别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合理配置资源。

3.树立现代化市场营销观念,大力开展“数字营销”和“品牌营销”

各商业银行要通过整体的市场营销策划,选择适当时机,发挥整体优势,结合整体业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营销宣传活动,向社会推销中间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全新的整体形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塑造产品的良好形象,使客户产生拥有该产品的美好憧憬。为此要对品牌的命名、内涵、特色和内容进行详尽规范,让产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又要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情趣,保持品牌的亲和力,贴近客户生活。

4.规范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费应该以银行投入的全部成本为底线,并且适当考虑银行的合理利润、风险补偿和服务差别,最高标准通过行业协会自律确定,并参考国外银行的收费标准,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合理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和价格形成机制,从而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利益驱动机制,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运营基础。

5.完善技术水平

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集中组织银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制、开发或引进全行通用的、具有一定超前性、能满足客户多种需求的软件系统,并且还应及时总结基层行研制开发的科技成果,避免重复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得以应用。对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同相关部门沟通,提高中间业务交易成功率,改善技术环境。

6.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中间业务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经营中,要避免其风险,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防范措施。具体说来,一是要加强对客户的评估和调查,慎重地对待各种担保和承诺。二是要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办理担保要求客户存入部分资金,以保证办理业务的费用开支。三是要加强风险分析和预测,根据业务风险大小采取相应措施,分散、转移和化解风险。如大额业务选用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共同参与办理。四是将操作和监督分开,强化约束机制。五是要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和业务的性质以及风险系数大小进行合理定价,确定收费标准,这也是减少风险损失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未来银行的竞争,是新兴业务的竞争,尤其是中间业务的竞争。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是银行业生存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寻求新的收益渠道和空间的需要,是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潮流的需要,是优化结构、大幅增长业务收入的需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改革,创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这对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改革进程、提高商业银行效益和提高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世豪:大力推进中间业务,拓展收入增长空间[J].城市银行,2004(8)

[2]刘巧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4(9)

[3]张维平: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5)

[4]薛群英: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思路探析[J].财经论坛,2004(9)

[5]路敬松:谈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策略[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上一篇: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因及治理 下一篇:浅析南昌产权式酒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