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活跃银行20年发展规律及启示

时间:2022-09-09 11:38:53

国际活跃银行20年发展规律及启示

通过对决定国际排名前20家大银行20年变迁的内外因素分析,我们总结出20家大银行20年沉浮的六点主要发展规律。

任何银行的经营都会受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影响,而全球各地经济周期的趋同势头加快。

国际银行业和美欧日地区银行业20年发展历程充分表明,银行业的景气周期几乎重合于或者稍滞后于宏观经济的景气周期,而银行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只决定其受经济景气周期影响的强弱程度。例如,在1980年代末的美国银行业危机中,78%的倒闭银行位于遭受经济衰退最严重的西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农业银行所受的负面影响最大。同时,相对于资本和资产变动,银行的利润和不良资产状况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更为明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球经济周期的趋同势头加快。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还不深,各地区的经济周期并不完全重合。就在1980年代末美国银行业步履维艰的时候,日本银行业则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当1990年代中期,美国银行业处于复苏繁荣阶段的同时,法国银行业正因为经济衰退而陷入萧条。在此背景下,国际化战略成为各大银行分散经济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各地经济周期重叠的趋势亦日益明显,因此,不断提高银行自身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敏感度,坚持稳健经营、完善公司治理、健全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维持稳定经营、减小经济波动风险的关键。

银行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也因此成为泡沫经济的受害者。

首先,事实证明,泡沫经济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在于银行信用的盲目扩张。尤其在本币汇率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境内外资金加快流向境内房市、股市等市场,资产价格走高,在盈利压力和动力的双重刺激下,银行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房市、股市等市场的冲动放大,从而成为加快泡沫经济滋生的推手。以日本银行为例,在泡沫经济形成的初期,日本各大银行一方面对高涨的股价、地价和房价熟视无睹,将自有资金大量投入到股票及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放宽抵押贷款限制,大量发放抵押贷款,甚至允许以土地、股票等虚拟资产投机品作担保,提供再次贷款,客观上刺激了企业和个人投机,成为拉高资产价格的主要推手。

其次,泡沫经济的破灭将给银行带来致命打击。1990年日经指数开始下跌,房地产价格随后暴跌,泡沫经济破裂。股价暴跌致使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发新股扩充股本的能力削弱,其只能大幅收缩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因此骤降;房价的暴跌一方面使银行大量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劣变,另一方面以房地产为抵押的抵押品价格严重缩水,加剧了银行的资金紧张,同时投机者大量抛售股票和房屋导致股价、房价进一步下跌,企业和个人破产猛增,银行的不良资产迅速上升,信用级别亦骤降,破产倒闭风险加大。

可见,正如经济周期有上下波动风险,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泡沫堆积的风险加大,银行若丧失理性,必将成为泡沫经济破灭的最大受害者。

金融自由化进程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很大,稳步加快混业经营是大银行的唯一选择。

前述分析表明,美国的金融自由化给其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欧洲和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则总体上为其银行业带来了较多的发展机遇。除了监管层对金融自由化的总体进程和改革路径把握有所区别(我们在前文中已得出结论,监管层的政策取向和空间、政策引导和协调是决定银行经营的重要外生变量,目前普遍的共识是,金融自由化或市场化的进程中,监管层的干预至关重要,具体内容由于主要涉及监管层本身,在此不作详细分析),关键因素还在于银行自身能否牢牢把握住金融自由化或者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加快转型和改革,稳步推进自身的混业经营。尤其是对绝大多数排名国际前20强的大银行来说,混业经营几乎是其唯一的选择。1980年代以来,国际大银行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以提供涵盖各种金融业务品种和服务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站式”的金融机构日益增多。

购并尤其是跨国购并已成为银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近20年国际大银行变迁的分析表明,对规模经济效应十分突出的银行业来说,稳步扩大银行规模、提升银行业的集中度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的大背景下,跨国购并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一个典型的反面例证是1990年代的意大利银行业,规模过小、数量过多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总体竞争力,因此没有一家意大利银行能够入选全球前20强。

银行业并购从大类来看,可以分为收购和合并两种。按兼并双方所属行业,银行并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横向并购,主要指银行之间的合并,包括大银行对中小银行的并购、中小银行之间的合并和大银行之间的合并,目的是减少业务的重复设置,优势互补,降低交易成本和营运成本,增强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纵向并购,主要指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是其他商业银行某项业务的收购,往往是并购银行的发展由于受到行业进入壁垒的限制,从而通过纵向并购来直接进入某个市场或开展某项业务,减少其在新环境下的市场调查、信息搜集及广告宣传等成本,并实现金融产品、服务的交叉销售,同时通过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的共享降低成本,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效应;三是混合并购,主要指银行对工商企业股权的收购,但其弊端在日本银行业的十年困境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暴露无疑,目前已较少采用。相比之下,19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并购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横向并购主要由以前的“大银行吞并小银行”转变为“大银行与大银行之间的强强联合”,旨在迅速增强竞争力;纵向并购则越来越多地成为银行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有效途径,即银行通过纵向并购来控股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公司建立银行控股集团,形成综合经营平台。其二,合并代替收购成为银行业并购最主要的形式,主要原因是最近的合并几乎是强强自主联合,同时合并牵涉的法律问题较少。其三,并购策略由过去的恶意并购、强制并购为主转向主动合作和自然并购。这种并购不是以一方战胜另一方为主要特征,而是强调主动接触、充分酝酿、积极协商及认真筹备,强调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通过银行间的战略联盟,一方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失和市场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分担成本与风险,集中资源优势,增强资产与业务品种的联系和契合力,将同类竞争演变为局部的内部联合。其四,跨国并购越来越多。在最近一轮的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中,由于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以及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并购由过去以国内并购为主逐步走向跨国并购。例如,美国银行业把跨国并购的区域重点放在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而欧洲的银行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则抓住有利时机,大举向美国和新兴市场进军。

国际银行业大规模并购导致全球金融机构数量减少,银行业集中度上升,这在全球前20家的大银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2000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20家大银行中,有12家是自1997年以来凭借并购为主要途径来迅速扩充规模的。

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980年代,无资本金约束的资产扩张曾是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模式,但此后多次的银行业危机表明,雄厚的资本金实力是银行防范风险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随着1988年《巴塞尔协议》及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资本充足率已成为国际银行业衡量银行经营稳健及对抗风险能力的主要指标,银行自身亦彻底摈弃了以往盲目扩张资产规模的发展模式,而将不断增加股本、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和降低营运成本作为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从1990年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资本和资产数据变化中可看出,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建立在了以一级资本增长的基础上,两者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见图1)。总体上看,资产增长速度慢于资本增长速度,1990~2006年资本增长了3.06倍,快于资产2.72倍的增速。同时,资本变动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要明显快于资产变动亦说明了资本金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银行“脱媒”日益明显,加之大量行业外竞争者的进入加剧了传统存贷款市场的竞争,同时监管限制的放松亦拓展了银行新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国际银行业的业务结构调整加快,普遍将发展重心由批发银行转移到零售银行并加大了对非信贷业务的开拓,使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对银行收入的贡献度不断增加。可以说,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收入已日益成为国际银行业新的盈利模式中的重要利润来源。

首先,零售业务可以较好地分散风险,尤其在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时,收益能维持相对稳定,同时其与证券、保险及基金等多个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交叉互补性,业务创新的空间广阔。2005年,汇丰控股个人金融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已达到47.2%,花旗集团全球消费金融集团对整个集团的利润贡献度则高达53.2%。

其次,非利息收入具有高收益、高附加值、低成本及稳定性较强的特点,同时由于信托服务、共同基金销售、现金管理等非信贷业务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监管资本,从而允许银行可使用更高的财务杠杆,提高其单位风险和单位运营成本的利润。近年来,大部分国际先进银行的贷款资产比和贷存比两项指标稳步下降,而流动资产比呈稳步上升态势(见图2、3、4),主要原因是其大力发展了中间业务、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贷款和利息收入在总资产及总收入中的占比降低。仍以汇丰控股为例,经过10年的调整,其以信贷业务为主体、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经营格局已转变成以发展信贷业务、收费业务和投资业务并重的经营格局,2005年其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4.17%,非信贷资产占比高达63%。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新兴市场的迅速发展为国际银行业带来了广泛的投资机会和可观的投资收益,投资业务特别是对新兴市场股权投资的地位日益突出。以汇丰银行为例,1993年其对附属及联营公司投资为322亿港元,到2002年增至1107亿港元,投资资产占比则由1993年的15.9%稳步上升到38%,此间股权投资的收益率最高达5.38%,最低也达到3.22%,高于其2%~2.95%的平均信贷业务收益率。

对中资银行的主要启示

近年来,随着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中资银行在国际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07年的排名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名列第7、第9和第14位。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性及各行自身加快改革创新,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尤其在近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断加快、境内股价总体呈攀升势头的背景下,加之股本结构因素,三大银行市值不断增长,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市值于2007年7月首度超过花旗成为全球第一。但前述近20年国际排名前20家大银行的变迁历程对中资银行的一大重要警示是,应冷静客观地看待市值排名上升,在充分利用国际知名度迅速提升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近20年来,出现在世界前20强之列的银行数不胜数,但始终走在世界银行前列的银行可谓少之又少。在短短几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领跑国际银行业比较容易,而如何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常青树”或是“百年老店”,成功经受住各种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的考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基于此,中资银行应客观看待市值排名迅速上升的内外客观因素,深刻总结国际银行业在20年变迁历程中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加强对经济周期变动的研究与把握,坚持稳健经营的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减少周期性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国际排名前20家大银行20年的发展变迁路程充分表明,经济周期是影响银行经营的重要外生变量。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历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尤其是2002年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景气期以来,投资出口需求持续走旺,消费增长稳中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提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稳步推进,2002~2006年均GDP增长率为10.14%,2007年前三季度又达11.5%的历史高位。虽然我国目前尚未经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衰退,但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是其必然规律,同时中国尚不具备在经济衰退时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经验,尤其在当前美国次级债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增大的背景下,切实防范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性风险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因此,加强对经济周期变动的研究与把握,坚持稳健经营的科学发展观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为此,中资银行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并强化对经济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密切跟踪经济金融运行走势并及时发现问题、提示风险,提高对监管层宏观调控的敏感度,有效地顺应其正确的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应时刻掌握好盈利增长与风险控制的平衡,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及时调整信用总量及行业投向和资产负债的利率与期限结构,加大转型力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周期性经济波动对银行经营的负面影响。

加快经营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主动应对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

前述分析表明,金融自由化在给国际银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当前,中国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基准利率SHIBOR雏形初现,外汇存贷款利率基本放开,本币贷款利率已有10%的下浮空间,下一步将首先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直至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亦会逐步放松。随着利率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及利差收窄,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挑战,同时亦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为此,中资银行应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零售和非信贷业务,尤其抓住当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力拓展资产管理和相关的服务收费业务;同时应加快构建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利率定价体系,准确识别量化利率风险,并通过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利率风险。

顺应“金融脱媒”的历史潮流,通过发展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来实现综合化经营。

金融脱媒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花旗为代表的国际前20强银行近20年的发展历程显示,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金融脱媒”从而挤占银行传统业务发展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这深刻表明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是互补而非互斥。因此,从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向提供传统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务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全能型综合经营模式转变,是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综合化经营的政策空间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基本框架亦初步显现。尤其是三大国有控股银行具备广泛的客户基础、机构网络,在综合经营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应尽早与证券、保险、基金、租赁及信托等机构合作,构建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同时加快机制变革和创新,加快发展投行等业务。

加大跨境购并力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中资银行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国际前20强银行近20年的发展历程显示,跨国购并在银行国际化经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中资银行应采取以并购为主、申设机构为辅的战略;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应考虑从亚太新兴市场到欧美成熟市场逐步推进;在购并对象的选择上,宜注重业务的互补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从而推动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可喜的是,近年来,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跨境并购上屡有动作,下一步应高度重视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对被并购机构的发展定位、客户资源及其企业文化都需要进行细致、有效整合;同时尽快建立境内外统一的系统平台,缩短购并整合的过渡期,以尽快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

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综合制度改革的跟踪研究,防范汇率风险,并主动顺应监管层的调控取向,防止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经济金融泡沫的堆积。

首先,中资银行应牢固树立本外币一体化观念,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跟踪研究,高度关注综合改革进程及其对自身带来的影响,全面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水平,并加强对外汇资本金的保值管理。同时,为防止重蹈日本银行业在本币升值过程中,资产价格泡沫滋生而导致银行受损的覆辙,中资银行除了坚持稳健经营、不做助长资产价格泡沫的推手,还应主动顺应监管层的调控取向,切实执行相关政策,加强真实性审核,防止境外短期投机资金通过银行渠道流入境内。

未雨绸缪,注重总结、学习国际排名前20强银行近20年来应对银行业危机的经验。

我国至今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金融体系尤其是资本项下的资本流动并未全面对外开放,但开放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中国银行业需要更多的智慧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复杂的动荡局面。鉴此,加强对国际银行业沉浮变迁走势及其原因的研究,尤其是总结国际排名前20强银行近20年来应对银行业危机的经验,显得十分必要。从我们目前的研究来看,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提高应变能力,及早采取补救措施,提高坏账准备金,并严格审查及调整信用投放;二是削减成本,裁减雇员;三是积极实行业务重组,缩减非核心、非优势及高风险业务,集中力量壮大核心业务;四是寻找机遇,由消极防御战略适时转为积极进取战略。例如,利用可靠的品牌信誉来积极吸纳存款,购并有价值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抓住大量资金在不同金融工具、不同币种间频繁转移带来的盈利机会,为企业提供重组服务等。

(注:本文摘自作者研究报告《国际排名前二十家大银行二十年起伏变化原因和规律研究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启示》)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上一篇:向非金融机构转让不良贷款是否合法? 下一篇:近期全球金融机构重大投资交易亏损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