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基因食品名单公布: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已可商业化种植

时间:2022-09-09 10:07:24

中国转基因食品名单公布: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已可商业化种植

编者按:长期以来,转基因食品被人为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很敏感,一提到“转基因”三个字,就会紧张起来。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转基因食品名单”,网上流传的“转基因食品名单”靠不靠谱?一些所谓“鉴别转基因作物方法”正确吗?国家正式批准生产或进口的转基因作物有哪些?就这些问题,《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门的专家学者。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就这些问题进行回应的,敬请关注——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转基因主要通过重组DNA的技术,将人们所需要的基因安排到合适的地方,而这个基因必须是科学家已经研究透彻的基因。他表示,人们无须对遗传改变充满恐惧,因为即使是目前农业中常用的杂交育种,其从分子的角度看,实际上也是遗传改变,即通过分子大规模的横向转移,杂交后使得原来根本没有机会在自然界形成后代的作物形成杂交的后代,“所以遗传改变是很正常的,基因组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他表示,杂交作物的特点是不可控的,因为人们并不知道杂交作物的后代是什么样的,但相比之下,基因的转移都是在人们的控制之下的,目前所转移的基因科学界都非常清楚,所转的基因都是透明的。

姜韬表示,目前,在农作物上,大规模的基因转移,目的是为了引入抗逆、抗虫、抗真菌,改善营养或口感、形状等目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实践已经进行了30年,商业化也花了17年时间,到目前为止没有1例出现食用安全问题。据统计,转基因种植面积占全球耕地面积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其中不少是用于饲料和加工原料。

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回应】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番木瓜。其中,只有转基因棉花、转基因番木瓜已批准商业化种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证书的发放是根据研发人的申请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评审,经部级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批准的。证书的批准信息已经在农业部相关网站上公布(http:///ztzl/zjyqwgz/),各批次的批准情况都可以查询。”

取得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不能马上进行商业化种植。谢家建介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要求,转基因作物还需要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申请品种审定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稳定,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生产许可证审批、经营许可证审批都需经企业注册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

“目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谢家建表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据了解,我国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农业部门负责转基因生物标识的监督管理,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在口岸的标识检查验证。据介绍,这些管理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标识做到了应标尽标。

与传统食品不同就是转基因?

【回应】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小番茄也叫圣女果、樱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用方便,口味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表示,圣女果更接近人工驯化前的野生状态,其实野生的板栗、核桃、苹果等也都远小于常规栽培品种。人类驯化野生植物一般是为了提高产量,主要做法是增大果实,但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多样化,出现了很多小型化的瓜果蔬菜,如早春红玉西瓜等。这些小型化品种都来源于带着祖先原始基因的种质资源,与转基因无关。

关于大个儿彩椒,吴刚表示,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的颜色,萝卜也有红萝卜、绿萝卜、白萝卜等。“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但与常规甜椒相比,转基因甜椒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吴刚说,在有些品种中,突变产生的颜色甚至取代了野生的颜色,成为栽培品种的主流,如原始的胡萝卜以紫色居多,现在最常见的橙色胡萝卜是荷兰育种家根据荷兰国旗颜色选育出来的。因此,目前市场上在销售的果蔬,其颜色跟转基因没有什么关系。

王志兴解释,棉花、辣椒、玉米、水稻等有不同颜色,是天然存在的遗传基因差异,并非转基因的结果。比如彩色棉花从古就有,但由于彩色棉花纤维短、强度差,过去很少种植,而现在因为不染色吸引了部分消费者,农民就开始种植了。彩色辣椒也是天然存在的,只是过去未大面积种植,普通消费者很少见到。

吴刚表示,以上这些瓜果蔬菜都是常规育种手段非常容易做到的,用转基因反而是不经济的做法。“常规育种主要通过选育获得具有新性状的新品种。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选’。自然发生的基因变异,往往也是随机发生的。”吴刚解释说,“无论大小、颜色,在自然界的自然突变体中,都可以找到。育种家做的工作仅仅是将这些突变体找到,并和其他好的性状聚合到一起,成为品种。”

吴刚介绍,番茄、甜椒、南瓜、黄瓜在国内外都曾有转基因研究并获得转基因植株,其中仅有番茄与甜椒获得过世界范围内商业化种植的批准。商业化种植过转基因番茄的国家有美国(6种)、墨西哥(3种)、日本(1种)、中国(1种,“华番一号”)等。

吴刚解释,早期没有延熟番茄,转基因的延熟番茄储藏期长是个优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育种专家们获得了非转基因的延熟番茄,转基因番茄在储藏方面的优势不再,产量低就成为很大一个问题,又因皮厚口感差,直接被市场淘汰。自从1998年以来,全世界已经没有新的转基因番茄获准商品化种植。在我国,转基因番茄已经退出市场,目前该安全证书已经过期。

(《人民日报》 记者 吕毅品)

上一篇:我的梦——成为鄂东山药王 下一篇:班主任应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