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阳性菌的菌群分布

时间:2022-09-09 07:54:43

[摘要] 目的:了解败血症住院患者致病菌的菌群分布与种类。方法:对2005年12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265份血培养标本进行分析。结果:265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病原菌35株,总阳性率为13.2%,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总分离菌的62.9%,革兰阴性菌10株,占总分离菌的28.6%,真菌3株,占8.6%。结论:败血症的阳性菌菌群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应加强疑为败血症患者的血培养标本检测,尽早准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败血症;血培养;菌群;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b)-073-02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血液感染性疾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病原菌及选用合适的抗生素[1]。及时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为此对2005年12月~2010年8月败血症血培养标本中的菌群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5年12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的败血症患者265例。其中,男165例,女100例;年龄5~85岁,平均45.6岁。

1.2 仪器与试剂

血培养仪为BACTEC 9050 system,细菌鉴定仪是贝克曼的ATB半自动仪,鉴定用的仪器为API系列,血培养瓶是本机专用的含树脂需氧培养瓶。

1.3 标本采集与培养

所有患者无菌采取手臂静脉血5 ml,接种于含树脂的需氧培养瓶中,置于BACTEC 9050 system培养仪中,若培养阳性,仪器随时报警,则将阳性瓶的标本分别转种于血琼脂及麦康凯平板上,进行分离鉴定。若5 d后仪器报阴性,则进行盲种,48 h无菌生长,则报阴性。

1.4 分离鉴定

有菌生长取纯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根据其染色及形态作初步分析,并作相应生化检测及血清学鉴定。

2 结果

265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5株,总阳性率为13.2%,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总分离菌的62.9%,革兰阴性菌10株,占总分离菌的28.6%,真菌3株,占8.6%。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分离出5株、3株,共占所分离致病菌的22.9%,占革兰阴性菌的80.0%;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计20株,占所分离致病菌的57.1%,占革兰阳性菌的90.9%,真菌中分离出酵母样菌3株。具体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构成见表1。

3 讨论

在败血症感染患者中,一直以来均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我国主要致病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抗菌药物的普遍使用,败血症的致病菌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2]。

本研究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有22株,达到62.9%,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绝大多数,菌种分布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相符[3]。这可能与本院病原种类有关,这些血培养标本主要来自有脐炎、脓疱疹、烧伤等皮肤感染发热引起的败血症患者。革兰阴性菌10株,占28.6%,真菌3株,占8.6%,与国内企业其他报道的也比较类似,细菌种类和真菌所占比例明显较少,可能与此次收集的样本不大有关[4];但与其他报道的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和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基本一致[5]。值得关注的是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比例升高,占阴性杆菌的30.0%,占据第2位。不动杆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常因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而继发感染[6-7]。同时患者中有10%左右的比例是多菌性败血症,进行次代培养,应提供适用于肠道的、厌氧性和苛氧性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以及相应的培养条件,以免遗漏[8]。笔者为此进行了多代接种,但不能排除厌氧菌感染的可能。为提高检出率,建议有条件时应同时做需氧及厌氧两种血培养。

总之,败血症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监测是临床了解病原菌变迁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导医生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杰.应用双相血培养瓶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8):1208-1209.

[2]褚云卓,年华,邓宇欣,等.连续5年血液培养的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结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36(1):73-75.

[3]魏军,贾伟,周晓燕.血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3):2133-2135.

[4]刘瑛,谈意隽,沈霞.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6):364-365.

[5]张艳,林选英,耿奇.646份血液标本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8):913-915.

[6]邵敏伟,梁艳,周庭银.4 603例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12):67-68.

[7]朱建未,朱芳,胡雪飞.283份血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6):35-36.

[8]徐修礼,张建芳,张璐,等.羊布氏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54-55.

(收稿日期:2010-12-31)

上一篇:S100B蛋白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螺旋CT诊断胰腺癌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