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时间:2022-09-09 06:53:46

创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摘要: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英语课堂教学应是富有人性、情感、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叶澜先生曾因“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中国教育界最具感召力的声音。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享受思维带来的快乐,让课堂呈现出更加绚丽的生命色彩。

关键字:课堂教学;唤醒;生命活力

法国教育家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敢于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扶持下学会自己学习。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步深入、拓展。

在教授新目标九年级Unit 2 Reading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生“problem children”。让学生自己说出常见的问题生所存在的问题。他们说道“don't like studying,can't finish homework,cause a lot of trouble,smoke or drink…”就在学生们举例时,突然一个男生说出了早恋“pubby love”,整个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先是哄堂大笑的声音,接着是学生们交头接耳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在课堂上谈到早恋的话题势必会引起全体同学的关注,如果避而不谈,学生思想上也不会放过去。所以利用学生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纠正他们对于早恋的看法。“并不是男生女生之间交谈就是早恋,这是正常的交往。只要真诚、正常的交往就是友情……”简单的几句解释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欣然认可。

而关于如何对待问题生,很多学生给出了这样的观点:忽视、惩罚或者回家反省。对于学生过于偏激的看法,教师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问题学生对老师来说的确是个难题,老师也感到很棘手。但是老师会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因为都是父母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置之不理。We regard them as challenges.如果班级里所有学生都一样的话,那教师的水平是不会提高的。正是因为有了来自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学生,所以教师才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有一课内容涉及到rules(规章制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观点Students need strict rules(学生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当然会有很多同学赞同这一观点,但是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反对。联系到他们平时很少约束自己,所以不想失去这样一次和他们交流的机会。和他们一起去领悟放风筝的原理:约束是为了飞得更高。做一个快乐的人,应该给自己多一些约束,而对别人少一些苛刻。所以在很多学生的作业批语上我写过这样一句话“Be strict with yourself.”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学生不会感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压抑和束缚,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或没有自我约束,我行我素的学生可能感到不自由,不快乐,长期下去一味的满足自己的愿望,那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希望孩子们能适当约束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正是这样点滴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严格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让他们欣然接受,而不是从内心就排除校规校纪。即使有的学生不能接受这一观点,那在师生共同讨论这个话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也得到了很好的宣泄,老师也听到了来自学生们的真实声音。

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营造亲密融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造的信心和勇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情感体验得到重视,真正做到人性化的课堂,让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因此,教师的每个教学设计都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鼓励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浅谈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下一篇:浅谈对语文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