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9 06:50:18

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4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 2组均常规口服西药, 治疗组加服中药冠心汤。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的用量以及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 冠心汤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动脉粥样班块破裂,伴有不同程度破溃表面的血本栓形成及远端小血管栓塞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笔者2005-201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本院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西医诊断参照文献[1]有关标准,中医诊断参照文献[2]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5~80岁,平均57.3岁;病程最短20d,最长15a。平均25个月;伴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6例,高血脂症10例。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6~78岁,平均57岁;病程最短18d,最长14a,平均24个月;伴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5例,高血脂症12例。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mg,每日3次;倍他乐克25~50mg,每日2次或3次;拜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辛伐他汀20 mg,每晚睡前服;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自拟冠心汤,处方:人参、当归、丹参、瓜蒌皮、葛根、薤白各15g。法夏、川芎、郁金、柴胡各10g,每日1剂,分2次温服。2组均为1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①2组治疗期间均记录心绞痛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发生持续时间、每日发作的次数及诱发原因,记录治疗期间硝酸甘油用量和缓解时间;②中医证候评定:采用半定量记分法进行评定,主症:无为0分,轻为2分,中为4分,重为6分;次症:无为0分,轻为1分,中为2分,重为3分;③治疗前后各描记录静息心电图1次;④观察2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及一般性安全检测,如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心绞痛疗效标准及心电图疗效标准参照《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4]拟定。证候疗效采用尼莫地平法,即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证候全部消失,积分为0或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分率≥66.7%;有效:治疗前后证候减分率≥33.3%,但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股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其病理基础是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冠状动脉痉挛[3]。本病属中医“胸痹”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乃气虚推动无力,痰瘀痹阻,脉道不通,而产生胸闷病痛。冠心汤以人参补气,取其气为血帅,气推血行之意,当归、丹参、川芎活血祛瘀,瓜萎、薤白化痰通络,柴胡、郁金理气止痛,葛根活血升阳通脉,诸药合用,全方共奏益气活血,宽胸化痰之功,而标本兼治。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5],人参、当归、丹参、瓜蒌皮、葛根、薤白、川芎、郁金等具有扩张冠脉,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供血,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本观察结果表明, 冠心汤在缓解心绞痛、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提高心电图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第 1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2.

[2]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35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68.

[4]姜德谦, 文丹, 周胜华.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J]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1, 26( 4) : 340- 342

[5]彭成 中药药理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08出版) 50-200

上一篇:多潘立酮结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 下一篇: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CISH术后宫颈襄肿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