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把安全警示教育纳入进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时间:2022-09-09 05:31:07

浅谈如何把安全警示教育纳入进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摘要:本文阐述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的意义并提出了方法与策略。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发挥其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之中;全面提高职员的素质,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确保安全管理层层到位。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安全生产;企业效益;融入;创新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企业的安全高于一切,党的十七大以来的5年间,全国企业认真落实保安全、促生产的阶段性目标,实现进度和质量的有序突破,在这中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有力推手,在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着力探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的策略方法。

一、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争创一流业绩的法宝,在企业安全工作中,各级党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广大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科学理论融入到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之中,推进科技进步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依托于新技术手段,搞好安全生产责任监督,有助于在企业上下形成助推安全生产的合力,实现安全生产的新跨越。此外,经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与引导功能,领导阶层和基层职工均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生产环节优先考虑集体利益,树立大局意识,避免好大喜功的错误思潮的蔓延,切实提高企业所有职员的安全意识,有了较高的思想觉悟后,企业才会在发现安全问题时,齐抓共管,及时有效地弥补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筑牢安全工作的防线,最终将一切威胁安全生产的不稳定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调动全员投身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热情,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的方法与策略

1、警示教育的内涵

企业员工各种行为的产生,根本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主观思想动因,良好优质思想的形成需要依靠长期不断的思想教育。同时,教育手段有别于法律手段,它不具有强制性,也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警示教育,一般是在对已经发生的不良、危害事件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分析其所发生的根源和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并通过选用现实题材使人们感同身受,达到告诫人们引以为戒和汲取教训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利用反面典型案例来提醒人们,告诉人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使人们看到或听到后,思想和心灵能够受到深刻的触动和震撼。

在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适时地、不断地开展警示教育,是在实际工作中将教育寓于管理的具体运用,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警示教育引导企业员工深刻认识各种不良行为(如三违行为)的危害性,推动他们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抵制各种诱惑。当然,警示教育不仅能从反面提醒企业员工避免他们走入误区,而且能从正面引导企业员工,指引他们积极上进,对企业员工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正确的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在他们的思想中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无形动力,促使他们不断自觉地改造和提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明确“可为、不可为”的行为界限,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2、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之中

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需不断围绕着“安全生产”这一永恒课题,这也就需要广大职工必须提高认识,自觉解放思想,将思想和行动转移到保安全、促生产的轨道上来。与此同时,企业高层领导要千方百计激发全体职员开展安全生产的意识,力争充分发挥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抓住安全生产管理的要害,从关键环节入手,解决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最突出、最直接的现实难题,在找准安全风险管理的立足点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依照既定的规则和标准执行,在强化以人为本的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将目标层层分解,实现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控管的责任制,借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力量和管理力量,经由过程中的防控,尽最大可能及时发现并组织人力排除安全隐患与各项风险。在把思政工作融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个历程中,确保企业始终处于安全经营、正规化管理的有序状态。

3、全面提高职员的素质,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确保安全管理层层到位

企业安全生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有赖于全体在职员工要自觉地加强思想引领,全面提升个人的生产素质。企业要有步骤地组织全体员工加强安全规范操作的学习,建构绩效考评机制,通过系统地培训,在提升员工生产技能的同时,把员工的绩效与安全相结合,也能更有力地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掌握必备的应急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牢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理论,并以此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在打牢思想政治根基的同时,提高安全管理风险的防范水平。

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警示教育活动开展现状

(一)警示教育机制缺乏系统性

1.警示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现在,企业“重处罚轻预防”的现象在处理企业员工违章的实践中大量存在,对警示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既没有把它看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也没有制定警示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和长期规划。实践中,企业往往只顾安排具体的工作,过后不闻不问,结果出现“问题年年讲年年都存在”;员工则往往把警示片当作“绯闻”传,当成“电影”看,看完了就算了事。可见,教育双方的不当观念和行为,最终使警示教育活动在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难以得到深入的开展和推进。

2.警示教育尚未形成常态化

“时紧时松”是当前警示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突出特点,因为企业对警示教育的长期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它看成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和常做常新的工作。在企业对职工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只是单纯地满足于警示教育“有”的状态,并不强调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不重视时时有、年年新,也不要求全部员工人人都能参与进来。这样,警示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警示教育活动缺少说服力

1.教育对象重视问题员工,缺乏普遍性

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者一般把警示教育对象完全放在问题员工上,导致大多数员工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警示教育是“坏员工”的事,或者是无形之中把自己定位到了警示教育对象的范围以外,或者是参加警示教育也是“跟着感觉走”。其实,虽然从总体说,问题员工人数只占很小一部分,但不良思想和行为在企业和社会上造成的危害,对企业形象的影响都不可低估,严重干扰了其他员工的进步和成长。

2.教育内容重视反面警示,缺乏正面引导

从警示教育的内涵来看,它是要通过运用反面典型案例来最终达到正面引导的效果,然而,大多数企业在选用反面典型案例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进行反面警示,却忽略了正面的教育引导;在深入剖析时,只是注意分析产生原因的共同性,却忽视挖掘事件发生的特殊性,没有把问题和教训讲透。这些做法带来的结果有别于警示教育的初衷,也不能引起员工的警觉。

结语

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企业要充分意识到思政工作的重大意义,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创新思政工作的思路,努力将其融入到安全生产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建玲,郭琳,岳兰.关于通过警示教育机制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2,(8).

[2]刘勋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反腐警示教育内容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1,(2).

[3]汪和生,黄萍,吴正金.大学生警示教育教育机制构建浅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4]鲁武霞.大学生入学预警教育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4).

上一篇:浅谈煤矿机械零件的可靠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简述公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