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时间:2022-09-09 04:44:54

巧借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运用黑板和图画来进行说教,而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而多媒体的运用,不仅有形,还有声音和颜色,能够将教学情境变得活泼,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多媒体

让电教媒体逐渐走进课堂,是形势的需要。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契机。事实上,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分析不清教学过程,不理解教学情境,直观效果不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对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合乎新课程理念,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展示,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小困难就忘记了学习的目的,从而畏缩不前,最后丧失了求知欲。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学会运用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设计,从而能够创造一个变化多端,能够激发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并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学生对动画和影像的好奇心,可以很好地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教授图形这节课的知识时,教师为了解释圆的特性,可以运用多媒体,设计一个方形轮胎和一个多边形轮胎,根据图画中的汽车跑向,可以发现其他形状的轮胎,车子根本跑不成。小学生在看动画的同时,也会明白轮胎设计成圆形的原理,更好地理解圆的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借助多媒体演示,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说"的题材,让学生看图说完整话、表达完整意思、编应用题都是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常用方法。在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教师利用电脑首先出示4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让学生看图说完整话,接着电脑演示"又跑来3只小白兔",让学生说出这一变化。然后再打上一个大括号,让学生说出这道所求的是"一共多少只兔",最后让学生根据教师这一演示,说出完整的应用题,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列出算式进行解答。这样,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提高学生表达能_力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结构特征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应用题打下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认识》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更快。又如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的创新精神。

四、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例如:教学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媒体,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毕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种手段。

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计算能力,而且能有效拓展数学思维方法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能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和思维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会丽.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01).

[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版.

[3]杨瑞真.利用多媒体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

[4]苏丽慧.探究如何通过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J]. 长春: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09)

[5]郭颖.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模式的探讨。辽宁教育研究。2007,(6)

[6]厉文素.关于Flash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思考。考试周刊,2008,(11)

上一篇: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 下一篇:探索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