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时间:2022-09-09 04:07:01

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摘 要: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带领学生进入问题空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文章结合案例,从四个方面对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化学教学;问题设计;实施策略

思维是从问题和惊奇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放飞想象的翅膀,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学生的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思考想象空间。

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而有兴趣的问题是学生产生兴趣的源泉。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会学以致用。

例如,对《燃烧与灭火》这一课题的教学,处理教材时一般将它简单地视为识记级的基本知识。但2013年6月3日,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20人遇难、77人受伤的特大火灾事故让我们警醒:学习再不能纸上谈兵了。于是一周前布置学生进行火灾情况调查:(1)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原因是什么?(2)火灾发生后人们如何自救、逃生?(3)火灾发生后人们如何灭火?(4)如果当时你在场,你该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

问题一提出便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议论纷纷、相互交流,有的看报纸,有的上网查资料,热情高涨。显然问题早已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上课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探索性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传授知识,而应该注重激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和探索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科学素养。探究的根本特点是学生能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探究的冲动之中。

例如,“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实验,教材上的设计是: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边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为了充分地发挥这个实验的教学功能,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先提出课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再出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两瓶无色溶液后提问:“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这两种溶液之间是否能够反应?”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准确回答。为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取样后将两种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学生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追问:“它们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是否说明它们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学生都回答说:“不一定。”这时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有,请设计方案。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有的学生想到了酚酞溶液,也有的学生想到了石蕊溶液,讨论后交流设计成果。

然后请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束各组派代表交流,并由学生对这几个方案进行比较,哪个较好?为什么?哪个不能达到目的,为什么?通过实验、交流、分析、比较,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时教师再顺势追问:如何证明它们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反应?学生很快能准确回答。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挖掘创新潜能

开放性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把化学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学习的方式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仅仅是“对不对”“是不是”“可以吗”,学生不需要认真细致或深入地思考就能解决,那么学生就失去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失去了展示自己和张扬个性的空间,创新潜能就无法被激活。例如,(1)在《爱护水资源》一节课后设计问题:如果你是某市市长,在城市环境建设中你有哪些新举措?(2)在《燃烧与灭火》一节课后设计问题:为南京青奥会设计点火方式。(3)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节课后设计问题:写一篇《我说能源》的小论文。(4)在《一氧化碳》一节课后设计问题:CO的“功与过”。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还有利于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地去关心社会、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创设生成性问题,增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心态,而培养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设计能生成问题的问题。

例如,在讲完“质量守恒定律”后,教师提出问题: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与镁条质量相比是不变、增大还是减小?显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质疑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里生成了问题,提出了质疑,进而自觉地形成了问题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学习之中。很多学生得出应增大的结论。我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实验后绝大部分学生惊奇地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了,说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减轻。这时学生议论纷纷:原来是部分氧化镁变成白烟散佚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变轻了。教师在创设这样的问题空间的同时,也应该耐心地等待,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允许学生进行错误的尝试,必要时做出适当的点拨。对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以此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

总之,一切的教学设计都是为了使学生在掌物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化学教师探讨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励志学校)

上一篇:历史回顾与内涵发展刍议 下一篇:例谈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