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本语文教育实施的策略

时间:2022-09-09 03:18:40

初中生本语文教育实施的策略

摘 要: 初中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如何改变传统语文课堂,作者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有意义的自我探求中,完成知识的习得和建构。

关键词: 生本教育 意义建构 内驱力

目前一些初中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缺少积极性,语文课成为催眠课。甚至有的大型公开课,这样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一些老师感慨:教和不教一个样,语文成绩拉不开差距,语文教学效率普遍低下。其关键就在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习惯被语文老师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目的性。这样的课堂,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生本教育提出的“以生学为本”教育彻底改变了这一传统的学习模式。它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的天地,让学生变成“我要学”、“我想学”,并有强烈生命个体愿望的学习主体。笔者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并摸索出一些经验和同仁分享。

一、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意义

罗杰斯认为:倘使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奥苏贝尔指出: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动机。为此,我每上一节课都会把准脉搏,上有针对性的课,什么地方是学生已懂的,什么地方是学生有问题的要讲深讲透。那么,如何才能了解哪些是学生想知道理解的呢?

如《鼎湖山听泉》一课,我就让学生课前在预习本上写下自己预习的发现和疑问之处。在课堂上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允许学生将自己预习时的发现和独特见解大胆说出来,哪怕是很幼稚的发现我都充分肯定。比如有个平时语文学习较差的学生说:“老师,我发现泉水非止一脉。”引得全班学生大笑起来。这时我认真地鼓励他说得好,并引导他思考:这句话中“脉”是什么意思?和下文写泉声有什么关系呢?(明确水多,为写泉声之多铺垫,也体会了本文严谨的构思。)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对此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喜欢发言,乐于表达,不怕说得幼稚。因为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有些看似幼稚的回答恰恰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契机,因为他也渴望对这个问题有来自老师的更好的回答,因而,比老师直接讲,学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这样的课堂不仅让他们在全班面前能够表达自己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有时一个细小的发现从对学生知识的习得来说也有着莫大的意义。

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无疑会使学习更有意义。在预习本上学生提了很多问题:(1)作者由听泉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2)什么是菩提树?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它?(3)本文明明是写鼎湖山泉水的为什么要写山上这些碧绿茂密的森林?(4)本文这样开头有必要吗?是否离题?(5)结尾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6)散文为什么老是看不懂?(7)“山不在高,有泉则灵”表达了什么意思?(8)这看不见的指挥棒是指什么?(9)在泉水的交响乐中为什么能听出历史的变迁?(10)什么叫“千人锅”?(11)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半山上的那副对联?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很小,甚至在自己的备课中都不会预设到;有些问题却很专业,正是要重点教学的;有些问题对老师来说也很有挑战意味。看着学生这些形形的问题,我重新备课、查资料,并将这些问题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努力思考尝试解决。有疑问的可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仍有疑问的由老师帮着解决。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最喜欢上语文课,感觉语文课很有意思,很有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让学习变成每个人有意义的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叶澜)。

其实,生本教育的探讨都是建立在学生这种渴望学习的天性之上的。为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尽量参与到课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意义,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而不是把知识硬塞给一个不需要的人或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学习意义的人。

二、让学生学会反思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只有同化的知识到儿童的认知图式中才能不被很快遗忘。比如我教完小说单元,让学生围绕小说三要素建立知识体系。

每节语文课涉及的知识都比较广泛且较琐碎,经常会重复,而每篇课文之间没有一种必然的“知识”联系,每教完一个单元都要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学过的知识,可以按文体整理,也可以按表现手法整理等,还可以让学生画更形象直观的知识树等。总之,要努力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充分了解学生,激发兴趣和内在驱动力。

语文学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虽然他们的能力、思想、情感千差万别,但真正有天赋的毕竟不多,更多的是普通的中等生,有的甚至是后进生。教师应认识到不是这些孩子学不好语文,而是长期(从小学开始的)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让学生失去了内在的学好语文的动力。奥苏贝尔在“成功驱动力”理论中就提出了认知驱动、自我提高的驱动和长者集体赞许的三大驱动理论。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当一部分来自“职业生涯的需要”和“别人的认可”,而不仅仅是教师的认可。那么,怎样激发学生这种长期沉睡的驱动力呢?

1.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交流表达工具。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影响着你的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语文还能陶冶情操,使人变得高尚。如果不善表达,在工作招聘上你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不会和领导沟通,也会使你的工作大大受阻;不善于和同事沟通,会带来很多误解和麻烦;不会和外界交往,会让你变成孤家寡人……总之,语文是你一生的工具,把它学好了你就能更容易接近成功。

2.经常在家长或同伴面前赞扬孩子的语文表现。比如我经常将作业认真、默写准确率高、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名字通过校信通发到家长的手机上。每周周记我会在全班面前宣读表扬、张贴上墙、编成班级作文专辑等。总之,要让家长知道,让同伴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优秀的一面。有一位女生,性格内向,成绩平平,容易被老师忽视,在写《我与鲁迅比故乡》的周记时,我发现了文中突出的亮点,于是在全班选读了她的作文,从此她对语文学习更加用心,并成为班上的语文尖子生。家长和同伴的认可大大鼓励了学生,好像给他们上足了发条,学习语文更加努力。

另外,我将全班分成男生组、女生组,在阅读、作文、背书等活动中展开异性组同伴认可的方式,效果不错。为了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我还给他们每个人配备了自己喜欢的“师傅”。有了“师徒”结对,他们增强了学习责任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为了大家和“师徒”的相互认可,不断进步。

总之,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应成为拉动学生的“纤夫”,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有意义的自我探求中完成知识的习得和建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网络转帖,2009.

上一篇:陈与义闲适诗新探 下一篇:《水 浒 传》、 《金 瓶 梅》武 松 形 象 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