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字对比与翻译

时间:2022-09-09 02:25:49

英汉文字对比与翻译

【摘 要】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在构词、语义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本文从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的构成入手,从词缀、复合构词法、名词等方面阐明了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具体表现。英语词汇构词虚化、 抽象,重逻辑,强调非此即彼,而汉语构词具体,重直觉,强调对立统一。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词汇构成的差异势必会带来实际表达上的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处理由于不同文化带来的语言表达差异,汉译英时要充分考虑到英语词汇的特点。

【关键词】 文化差异;理性;感性;信息转换

一、概述

文化是社会成员以符合社会要求,并以被其他成员所接受的标准而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Goodenough,1957:167-173)。该知识不仅体现在语言交际模式上,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语言本身的组织结构上。我国学者吴森教授在论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时指出,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和宗教。中国文化有两大基石,道德和艺术。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则是:中国文化是艺术的,西方文化是科学的。科学的精神是借着抽象的符号,利用分析和实证的方法,对事物做理智的了解,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艺术的精神是借着具体的意象,传神活现,画龙点睛地来表达自身的感觉或价值判断,目的是价值的欣赏和创造。这种差异表现在两种语言上则是:汉语以意统形,没有形态变化。句子结构没有焦点,内容上自足,语义、语用因素大于句法因素。而西方语言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形态有变化,句界分明,力求言能尽意。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毫无例外地体现了这一差异。本文拟从两种语言的词汇构成特点入手,阐明中西文化差异。

二、两种文字构成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基本构成看文化

英语是由字母组成的音素文字,代表声音,形不写意而写音,是一种线性文字,重抽象。比如“rain,field”等词只说明功能,不具备事物的形象性。汉字是象形文字,以形写意,而且形声一体,是平面文字,重形象。比如“雨”字的四点就像是雨滴,“人”字酷似分腿站立,顶天立地的人的形象。从两种文字的基本构成可以看出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重抽象,而重形象是汉民族的思维习惯。

2、从词缀看文化

英民族善长抽象思维,这一点可从英文派生词的词缀虚化构词法得以证实。英语的抽象名词大都经过虚化手段(词缀)从其他词类中派生而来的。如表“性质、状态”的抽象名词是由动词或形容词加后缀“-ness”“-ity ”“-tion”“-ence”等构成的:intelligence, humility, ambition, Kindness。另外,英语的派生,即词缀,不仅改变词性,而且改变词义。如果词语加上表否定意义的词缀,如“un-”“dis-”“-less”等就构成该词的反义词,如:unity -disunity(统一―分裂)centralize-decentralize( 集于中央-分权)。汉民族注重形象思维。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以实实在在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首先,从构词上看,汉语缺乏像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法,现代汉语的一些抽象词尾大多来自外语,如“性”译自英语的“-ty”“-ness”“-ce”等:“必要性”necessity“准确性”:correctness;“化”译自英语的“-tion”“-zation”“抽象化”:abstraction ,“现代化”:modernization 。其次,汉语词汇没有形态变化,形式相同的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名词,它不像英语词那样从形式上很容易辨别出“具体”或“抽象”。正如王力说的那样:“我们所谓名词,和英语所谓的Noun范围有所不同。我们的名词,就普通说,除了哲学上的一些名词之外,如“道”“德”“品”等,只能指称具体的东西,而且可以说是五官所能感触的。”

3、从复合构词法看文化

如果说通过英语派生词的虚化构成法可以看出文化差异的话,那么英汉语中常见的复合构词法更能体现东方文化对立统一的居中平衡与西方文化的非此即彼的排中律。汉民族受阴阳五行的熏陶,看重“合二为一”或“一分为二”,善于从对立的事物中把握它们之间的统一,从同一事物中发现它们的对立。一方面,汉语复合词中有不少是以阴阳为序构成的。如男女,日月,兴亡,长幼等,成语中有出生入死,口是心非等。复合词中如果两部分意义-褒一贬,那么该词的语义重心大多是在贬义上,如“存亡”事实上意指“亡”“能屈能伸”指“能屈”。“斩草除根”意在“除根”。这些都体现了汉语形式上的平衡,语义上的重心特点,而这一特点源于东方文化注重辩证统一的传统。另一方面,汉语复合词中同义相构的现象较多,这也体现了构词形式上的平衡,如道路,颤抖,美好,胡思乱想,和颜悦色等。英语的复合词则没有汉语词汇的阴阳对等,语义重心,因为英民族重逻辑推理,强调非此即彼的排中律,词语中体现的价值判断是双元的,不是right就是wrong,不是true就是false,不是good 就是bad ,忽略中间价值,忽略汉语构词上的形式平衡。至于同义相构的复合词构词法在英词中不是没有,但极少,主要存在于少数成语中,如wear and tear(磨损)和一些拟声词语中,如tick-tock(滴答声)。

4、从名词看文化

名词是人们对世间万物的命名。因此,不同民族对事物的不同命名方式必然揭示他们世界观,思维模式的差异。英语名词由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构成,可数名词有数的变化,无需用量词引导。汉语名词则无此分类,统统要用量词计量,如三个人,一栋楼等。其次,英语名词中表示属概念的词占多数,显得用词具体细腻;汉语名词中多是表示种概念的词,在用词上概括模糊。比如汉字“酒”,英语中有不同的词来具体表达:wine {葡萄酒},beer{啤酒},champagne{香槟酒},gin{杜松子酒},cocktail{鸡尾酒}。这种差异体现了英民族对事物的反映不是靠直觉感性的认识,而是依赖抽象的理性表达:把事物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这种分析思维的结果就是将个体与部分置于首位;汉民族的直觉思维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强调整体,忽略个体,是典型的大一统思想。

三、了解词汇构成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了解中英文词汇构成的差异对翻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英译汉时有时需将原句中的抽象词汇表达的内涵具体化以符合汉语的表意形式。除了意义上的具体化,还要注重译文在形式上是否平衡对称。

让我们对比一下此句的两种译法,“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ed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译文1:“当一名教师意味着是创造的见证人,他目睹人体开始呼吸,开始了生命。”

译文2:“当一名教师就意味目睹上帝造人的过程,目睹用泥土捏成的人体开始呼吸,开始了生命。”(范仲英1994,89)

译文2把原句中的抽象名词“creation”译为中文的动词,这样既传达了原文的内容信息,形式上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词汇构成差异中体现出来的汉民族重和谐统一的特点也应尽可能地在翻译中通过汉语表达出来。如在翻译这句英文时:“A new kind of aircraft-small, cheap, pilotless-is attract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如何处理表示特征的三个形容词?第一种译法是“这种飞机小,便宜,无人驾驶。”单从意义上讲,这种译法完全正确,但读起来不太协调,缺乏音韵和谐。如果改成“这种飞机体积不大,价钱便宜,无人驾驶。”就既是意义无误,又体现了汉语“偶字易适,奇字难平”的结构习惯。

其次,汉译英时要充分考虑到英语词汇的特点,用英文中的抽象词汇表达汉语中的具体意思。许多英语学习者认为在翻译中,汉译英比英译汉难度大。这主要是国人深受母语及其文化的影响,翻译时往往会按照汉语的思维模式来表达英文词句所表达的意义。比如以下例句:

(1)中国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外商直接投资。

(2)我买不起摩托车。

这两句较好的译文是:

(1)One of the leading contributors in China’s economic boom has been direct investment from foreigners .

(2)A motorcycle is beyond my reach.

句一中的“contributors”由“贡献者”抽象化为“因素”,而第二句中具体的近乎于口头表达的词“买不起”可由 “beyond”(超出…的能力)来生动表达。

英汉词汇从构词结构,语义内涵,修辞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通过比较异同,特别是相异之处,才能让我们了解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及用法,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处理由于不同文化带来的语言表达差异,在翻译中准确传递信息,实施理性与感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转化过程。“习者到了面临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而处于盲目状态时,尤其要借助于各种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的方法,特别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连淑能,1993)由此可见通过对比词汇构成不同所揭示的语言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学习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Goodenough,W.H.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A]Georgetown University Monograph Series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957(9).

[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 黄昆海.略证词汇与词汇教学[J].外语界,2002(4).

[4]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 曾剑平.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7] 张伊娜.虚空与实体[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

【作者简介】

姬晓媛,女,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刘中阳,女,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口译.

上一篇: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探究 下一篇:浅议民营经济与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