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怎样向厂家“要政策”

时间:2022-09-09 01:49:33

经销商怎样向厂家“要政策”

LCT公司是一家从事节能电工、电气产品的地区。公司地处江南的一个县级市,虽然当地经济较发达,但毕竟市场容量有限,故整体销量不大,总觉得很难得到厂家的重点扶持。经过市调,LCT决定在邻近的一个较大的城市设立分公司,权也获得了厂家确认。随之,进行了一系列市场策略、管理架构和主营渠道的调整,逐步过渡以新城市为中心谋求规模发展。

但在实际经营中,LCT面临着许多头痛的问题,特别是来自与厂家的沟通上。比如,在新市场的人员、广告、配送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以及新客户赊销风险分担上,与厂家发生了分歧。他希望厂家能够对他予以足够重视,在新市场运作中投入、代垫相关费用,能够分担他的客户风险。回愦的结果,却大多不能如他所愿。

LCT很困惑,“双赢”难道只是口头上的?自己的“要求”过分了吗?

发展中的中小型经销商、商,如何获得厂家重视与扶持?

面对来自商家的种种“要求”与“期望”,厂家的任何回避、搪塞的“作为”或“不作为”,都将与事无补、遗患未来。回归到一个居中的视角,在此,和LCT们一起来探讨:怎样向厂家“要政策”?

投其所好 换位思考

投其所好?!难道要我一味俯首听令,甚至摇尾乞怜?LCT们会发问。当然不是。

厂商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是全局观的体现,但在局部或特定客户身上却常常是模糊的、动态的,这是不用置疑的现实,特别是发展中的中小经销商,和厂家形成“连体人”,更有一个渐进的孕育过程。这一点,要有正确的认识。

心急又想吃热豆腐,怎么办?这时候,不妨先走出“商家眼里的好厂家”这个“心牢”,换个角度,给自己一个“厂家眼里的好商家”的命题,重新考虑一下,自己那些曾经的“要求”,再想想“推出”它们的方式方法。经过换位思考梳理、过滤后的“要求”,比“单边主义”的成功率要大得多。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这样的列举,把它叫做“厂家喜好图”也行。

厂家喜好图:

・诚信重于资金,专心重于规模

・合伙关系、所有权人、管理权人明晰

・对区域市场有深刻认识,不盲目进入

・对经销产品有深刻认识,不冲动投资

・合作前有一定系统性的人员、市场、财务准备

・注重契约精神,签约前与签约后一个样

・经营者能够积极引导经销产品的重点推广

・理性的分析市场风险并有一定的危机准备

・面对市场困难,能够坚定信心,风雨共济

・维护厂家信誉,积极推广品牌的

・信守帐期,不恶意拖款、欠款

・终端规范,执行即定价格体系的

・分销去向清楚,市场信息能够共享

・不同利润、规格、品类的产品销售比例平衡得当

・帐目往来清楚,能够执行较规范的财务制度

・稳妥经营,不贪大求快,急功近利

・善意合作,不转嫁经营风险或设置“合作陷阱”

・袒诚相待,不搞经销商“地下大联盟”

・以合法手段推广经营,保持良性发展

・能够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厂家的市场活动

・能够做到不断改进经营思路,适应变化

・能够做到持续的销售增长,不忽涨忽落

・沟通方便,责任人明确,家族色彩趋淡

・上下团结,目标一致,无内部拆台现象

・要求合理,有一定计划性,多双向思考

・互相信任,不随意听信非正常渠道的厂家信息

・善始善终,良性解除合作关系,无遗留问题

……

为什么总要看厂家脸色行事啊?!有经销商会这样叫。我们仔细看一下上面的“厂家喜好图”,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厂家喜好”其实和“商家喜好”并不矛盾,并且,大都是彼此对应、相互成就。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在提“要求”之前,审慎的综合、双向思考一下各自的利益点和共同的利益点,将非常有助于你目标的实现。

扬长互补 双赢思考

“恒天商贸”是一个知名电子品牌的地区,规模与LCT相当,起点不高,起步也晚,一样面临着许多“再成长”困境。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向厂家“诉苦、哭穷、提要求”是“恒天”的家常便饭。在一次不到3小时的厂家经理的来访中,他陆续明示或暗示出以下一些“想法”:

部分产品滞销和零售商退货,造成若干库存,要退;

自己增加了2名业务员跑大客户,最好能解决人员工资;

年初订的指标太高了,完不成的可能性大;

新上市的几个品种不好卖,“我们这儿的人不认”;

股票里套了不少,手头特别紧,希望厂家在款子上……;

三月份参加市里“3。15”活动,展位费若干,希望……;

半开玩笑:上次到厂家自提货,一路被交警罚了3次,算在你们头上;

上个月做的那张“大单”,纯粹是帮着打厂家打品牌,一分钱没赚到;

想开个专卖店,地点没定,等着厂家经理来帮着长眼,最好能和厂家合开;

自己转送货的费用太高了,能不能补贴点运费;

“年终返利”遥不可及,最好按季度发,但给货不要……;

邻市经销做得太差,希望能“辐射”过去,并且“历史上两地本来就是一家”;

竞品在电视台“天天做广告”,对自己这边影响不小,希望……;

为拿下某工程,打点了不少,瞧,发票都在这儿……;

希望签一个某产品的独家区域经销,那做起来才“有劲”;

如果厂家全力支持,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完成多少多少不成问题;

……

像“恒天”这样的商真的很常见。如果你是厂家代表,听完这些“要求”,你的第一反应会怎样?我想,不会好受。客观的说,“恒天”们的以上“想法”不存在是否“合理合情”的问题,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为什么,又总是让人不易接受,甚至逆反排斥呢?我觉得问题出于以下几方面,并且是可以改进的:

1,出发点单一,仅从自身处境考虑,忽视双向思考;

2,利益点单一,“要求”达成后的双赢利益没有强调;

3,要求杂乱,主次不分,没有做到“抓大放小”;

4,被动应市,没有向厂家表露足够信心与方法;

5,经营乏力,管理低效,有转嫁财务风险之嫌;

6,缺乏技巧,没有阐明自身强项、树立谈判优势。

我想,没有任何厂家愿意支持“有抱怨没有信心,有要求没有方法”的经销商,LCT公司在与厂家沟通时,要汲取“恒天”以上的教训。比如,同样是要求增加“市场推广费用”,如果能在事前主动与对方经理,探讨厂方近期的市场计划;然后,再从经销商的角度做一个地区分析,说明自己目前的经营优势与生意机会,以及其他种种能有助于厂家整体计划实现的因素;最后,再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方案和支持要求,并且,对费用使用你也有着明晰的预计与预算。像这样提“要求”,我相信会得到厂家积极的回应。因为,你是以一个全心投入、能动思考、理性经营的经销商形象出现;你有信心、有思路、有方法去应对困境;给你政策支持,成效将是肯定的,获益的也将会是双方。用十六个字可以概括你“要政策”的技巧,那就是:双向出发,双赢落脚;扬长互补,抓大放小。

所以,在想好“提什么样的要求”之后,LCT们不妨再仔细琢磨一下“如何提要求”,这将非常有助于愿望的实现。

上一篇:奥卡姆的“剃刀”定律等 下一篇:借“洋”行船的专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