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绩效的探讨

时间:2022-09-09 01:26:10

对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绩效的探讨

摘要:控制生产乡镇财政管理部门的行为,是促使节约型社会构建的关键。基于此,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乡镇财政管理部门的发展特征,并对各地区的贫富差异予以综合考虑,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对策:研究

近年来,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问题,而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俨然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我国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提出下,加强乡镇财务资金监管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乡镇财务资金管理现状

(一)缺乏健全的税收政策

部分地方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急于求成,为了有效转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而忽视了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导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由于未将税收政策与各项财政政策的制定,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充分结合起来,导致政策体系的滞后,使得社会范围内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也不能对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有效性的约束,导致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另外,在社会范围内,由于尚未形成节约型的消费形式、生产形式,使得与节约型的社会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指标增长,而盲目引进高耗能的产业,这种做法不仅有悖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严重脱离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与此同时,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相关政策体系建设也较为缺乏,使得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缺乏具体财政标准

当前。在构建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我国出台了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虽然,在政策的建设上,我国步伐逐渐加快,然而,在实际执行的标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使得收费政策欠合理、征税难度较大、税种不完善、政策执行力差等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资源节约型政策的标准配套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包括办公设备、家用电器、高能耗产品等节能标准,以及阶梯电价、水价、气价等政策在较多的地域还没有得到贯彻实施,使得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未建立其相对有效的节约型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极大的限制了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与推进。

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对策分析

要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社会各界对于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视。同时,地方政府也要结合资源环境发展现状、实际财政税收政策状况,来构建出更加合理、科学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贯彻实施。

(一)加大财政力度

在节约型社会构建背景之下,我国要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并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划拨渠道。并构建细化节能发展等相关的专项资金细则,实现真正的专款专用,把循环经济发展与财政支出相关的财政支持,作为我国财政补贴与财政支出的常规项目,以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更加稳定、长效的预算支撑。基于此,就需要各级地方的政府部门更加明确财政补贴的范围以及资金支持的重点I域,一方面,构建滞后产能的退出、淘汰机制,让高能耗、高污染乡镇财政管理部门推出市场经济主体:另一方面,则需要对节能技术、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的开发生产等提供财政上的支持:最后,还要建立关于矿产资源的有偿利用形式,并对生态补偿形式予以完善,从整体上促使我国财政政策绿色程度的提升。

(二)更新资金管理理念

为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应对资金管理理念及时更新,现阶段,我国乡镇财政部门依然在沿袭传统管理对策。难以实现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为改善这一不良现状,应对资金管理理念创新优化,积极转变资金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与此同时,乡镇财政部门应加强资金投资力度,对资金管理内容不断拓展,对资金运行加以控制。另外乡镇财政部门应采购一些关键设备,一方面降低维修费用,另一方面为财政部门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乡镇财政管理人员应对传统管理手段加以优化,树立创新型管理理念。

(三)健全、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乡镇财政部门的管理内容逐渐增多,为促进资金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发展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到资金管理工作当中去,在资金管理工作中,乡镇财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管理力度,确保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从而达到保障资金管理的目的。信息技术的产生,为我国乡镇财政部门带来了许多发展契机,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财政部门资金管理中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资金管理的最终目的。举个例子:乡镇财政部门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信息平台,并将部门财务信息输入到平台中去,从而确保财政部门能更好地掌握资金运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财务行为,确保管理效益的提升,为财政资金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立绩效编制机构并促使不断健全

优化乡镇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应该是建立起绩效编制机构,并要确保其运作的合理高效,所以乡镇部门在进行财务绩效管理优化改革时,应该将绩效编制机构的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在优化期间可以在乡镇部门内设立一个绩效编制委员会,并让其担任绩效编制重要组织机构的角色。委员会要负责指导绩效审核工作,确保具备一套统一的绩效编制标准,全力编制乡镇部门中的绩效管理综合工作,同时要对这一绩效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当然,负责绩效编制工作的有关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知识培训,确保足够掌握编制相关知识和方法,而且在编制绩效过程中要主动接受监督,保证编制工作的公开透明,这样才能够保证结果更有信服力。

(五)完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

面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透明度低的问题,乡镇财政部门要有计划、分层次的推进财政资金监管体系的完善工作。首先,预算编制方面。乡镇财政部门要改变以往粗放型的预算编制,要把预算编制工作做精做细,建立起以预算编制为主体的全面预算机制,利用全面的预算机制,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让基层财政资金能够运行有序,同时乡镇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实行民主协商制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提高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度:其次,账户管理方面。乡镇财政部门要把财政专户的多头开设、分散管理,转变为统一开户、集中管理。在乡镇财政部门中设立会计总账,对各个账户进行分别核算,在实行专项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要对资金的收支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办法。

三、结语

为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应建立更加完善的财政税收政策,就需要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并综合性分析环境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并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度,高效实施优惠政策,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为我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提高强有力的支持,以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中国民间俗语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探讨 下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