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社会的方式

时间:2022-09-09 11:37:29

艺术介入社会的方式

艺术作为人类社会中的另一种“语言”,也必定存在于社会当中,一方面,艺术或真实或夸张的反应着社会的变化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另一方面,社会也无时无刻的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与流向。所以说,艺术与社会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朋友,艺术离开社会便无生长的土壤,而社会离开艺术也会失去活力与激情。只有艺术和社会不断促进才会双方都有好的发展,艺术不断反应着社会,无论是商业的还是官方的抑或是纯自独立的,都反应着社会,内容也都是从真实的社会中得来的,社会尽最大的力量去滋养艺术,而艺术会继续为社会服务。

艺术品是艺术家本人创作出来的,艺术家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素材是取决于社会的,经过艺术家的提炼在加工,创作出作品,而作品再介入到社会中去影响社会,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那艺术究竟是如何介入社会的呢,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总的来说,艺术介入社会是有七中渠道的,用加拿大社会学家萨拉・桑顿的话说,这七种渠道分别是拍卖会、艺术评论课、博览会、奖项、杂志、工作室和双年展:

一,拍卖会,拍卖会就像是接力赛,谁接过最后一棒,谁就会博得观众的掌声,而拍得的收藏家就会“赢得”这件作品;二,艺术评论课,看中的是他们的作品有没有艺术价值,而不是看他们的作品是否热卖;三,博览会,这不仅是买一件作品那么简单,这实际上是在购买它的生命力,生命力是他不可或缺的东西;四,奖项,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奖项自然是好事,他可以帮助艺术家确立艺术地位,使得艺术家及其作品更能融合在社会中;五,杂志,杂志是个很好的宣传方式,要保证杂志的质量,在进入杂志时就要严格把关,只有符合条件的作品才能入围;六,工作室,工作室如今并不只是创作的地点,现在也可以当做艺术品进行展出;七,双年展,要在艺术的多样性中制造出层次和结构,只有将个别作品放在适当的结构中,它的意义才会升华。那么不同性质的艺术家又是如何介入社会的呢。

一、官方艺术家。何为官方,《国语・晋语四》中提到“举善援能,官方定物。” 三国时期吴国文学家韦昭解释曰:“方,常也。物,事也。立其常官,以定百事。”《北史・阳休之传》中讲到:“ 昭帝留心政道,访以政术, 休之答以明赏罚,慎官方,禁淫侈,恤人患,为政教之先。”可见,官方简而言之多指政府。官方是指举办某场社会活动事件的组织者,或某种商业产品的推广经营者,即主办方,是一个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团体组织或企业。而官方艺术家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组织的、名气大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群体。官方举办一些大型的艺术展览,官方艺术家则踊跃参与,题材多以社会为主,反映社会现实,民俗民风及对未来的更美好的憧憬。他们的题材源自于社会,经过自己的创作思考,形成作品,再回到社会中去感染大众,好的作品被美术馆收藏抑或是写入史书,这就是官方艺术家的一个完整的介入社会的方式。当然,如果年轻的艺术家想参与官方艺术得到更多的人认可,那就需要在大赛中拿奖,如此一来,名气就提升上来。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自然也变得大得多。官方的艺术机构有很多,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官方的艺术展览也有很多,如全国美展,双年展等,这些展览都给了艺术家很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有共多的机会去认识社会,思考社会,并再去影响社会。同时也让艺术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在公众面前更多的展示自己,也让观众更多的关注自己。让艺术家很好的和社会融合,也让艺术很自然的介入社会。

二、独立艺术家。独立艺术家就是相对于官方艺术家而言的,就是不以纯粹的歌功颂德为目的,纯以自己的喜好,来做艺术的艺术家。实验、叛逆、先锋、另类、小众是他们的最大特点。也有人认为只有独立艺术家才是跟着感觉走的真正的艺术家。像涂鸦艺术,编制艺术,女性主义艺术,新媒体艺术,行为艺术等都是属于非官方的,属于亚文化的,这些都是独立艺术家所喜爱的艺术,当然架上绘画也是包涵在其中的,只是题材方面并不是完全出自社会。独立艺术家会提取社会或人心中那非主流的东西,进行创作,去展现内心世界,也就是说独立艺术家因为没有题材的限制,更能随性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更强调艺术家的主体性,以表达自我意识,表达观念为目的。独立艺术家介入社会是通过艺术品本身,比如,行为艺术,直接在街头人群中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们能直观的了解艺术家想表达的是什么,同时也是同局部“社会”的暂时性冲突,让人们乐于观赏,甚至参与,达到很好介入社会的局面。架上绘画这一个区域就会参加一些画展,在局部参加展览,提高知名度。与官方艺术家相比,独立艺术家更青睐沙龙式的展览,几个独立艺术家进行联展,互相促进。

总的来说,独立艺术家是最不稳定的艺术群体,因为并无确定的组织管理,他们是分散的,也是自由的。有些独立艺术家会参加一些官方组织的艺术展览,来巩固自己的艺术地位,结识更多的艺术友人,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这和独立的艺术家并不冲突。也有的独立艺术家会主动和商业艺术有一定的交往 。因此,独立艺术家虽然群体大,但是是最不稳定的,最活跃的一类艺术家群体。而官方艺术家和商业艺术家相对来说要稳定的多。

三、商业艺术。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业艺术则是以经济活动为目的的艺术。商业艺术又分为两种,一种为让自己的作品走商业路线的艺术家群,他们创造出的作品要投合市场,投合大众的喜好,那种作品流行就创造哪种,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次位,把商业放在头位。他们通过杂志,拍卖会等场所来当做提升知名度的最佳场所,不断的进行价值提升,使自己在商业上更加成功,这些艺术家就是通过商业来实现介入社会的目的;另一种就是纯粹的商业设计,专门为了提升本公司产品而进行的艺术方面的指导,如奢侈品,产品真的有那么昂贵吗,其实,他的价值都蕴含在品牌和设计当中,奢侈品的地位,完全要靠商业艺术来支撑,因此,我们在赞美奢侈品好的同时,要充分认可他的艺术价值;在人们谩骂奢侈品无用之时,也要懂得观赏其中的艺术成分。奢侈品完美的将艺术与商业,艺术与社会融合在一起,也切实属于“当代艺术”。

无论怎么说,艺术与社会是不能分开的,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滋养,社会需要艺术的介入,生活才能更丰富,艺术也需要介入社会,去更好的倾听不同呼声而使艺术之路更加宽阔。

上一篇:浅谈单簧管的演奏技巧 下一篇:谈农村新课改下的教学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