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比较分析

时间:2022-09-09 09:42:44

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比较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在中学数学学习中,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是重要的数学模型,揭示了现实世界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仅一直是中考的热点题目,而且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关于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比较题目,是对它们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分析,并且进行合理的推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2.能够利用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特性进行大小比较

(二)数学思想

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比较,学会分析数学图形,树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问题解决

掌握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其他相关的题目。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结合图形,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以及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数形结合法、问题引入教学法、比较教学法。

学法:画图、比较、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y1= ,一次函数的图像y2=kx+b,两函数的图像相交于两点,A(2,3)以及B点,与x轴相交于一点C(8,0),求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当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y1大于y2。

教师:(1)这道题目有什么特点?会用到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2)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哪些东西?

(3)函数的解析式你们还记得吗?根据问题和图形,你们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意图:教师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关于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知识,回顾旧的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且试着让学生自己分析图形,根据图形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看能不能解决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大小比较的问题。

分析解题:这是一道基础的综合应用题,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使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再通过图像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数形结合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求出两个函数的表达式之后,确定两个函数的交点,根据图形解答问题。解题过程如下:

将相交的点A(2,3)带入反比例函数中,可以算出反比例函数的系数m=6,已知A点和C点的坐标,(2,3)(8,0),将它们分别带入一次函数方程式中可以得到2k+b=38k+b=0,通过求解可以得到k=- ,b=4,将所有求得的未知数带入两个函数方程式中,可以得到y1= ,y2=- x+4,通过交点的特征可以求出B点的坐标为(6,1),根据图像可得,所求x取值范围是x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识

教师:(1)同学们分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解题方法,在解决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比较问题上,最重要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有同号和异号的区别,它们的交点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自己总结知识要点。引出交点问题,学习新知识。

在解决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比较问题上,寻找交点是关键的解题过程。

如果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系数是同号时,两函数交点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如果两函数系数是异号,反比例函数的系数大于0,一次函数的系数小于0,如果相交,两交点都在第一或者第三象限;反比例函数的系数小于0,一次函数的系数大于0,如果相交,两交点都在第二或者第四象限。

(三)对知识进行梳理

在解决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大小比较问题上,借助图形是最好的解题方式,同时要牢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做到数形结合,画出图像寻找交点,准确观察画出的垂直于x轴的直线和四个象限区域的特点,再进行大小的判定,图像在上面的是大的,在下面的是小的。

(四)布置相关作业

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课本上的习题或者课外的习题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查找知识学习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复习。

六、设计说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大小比较的知识,也要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对比思想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知识的总结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在教学中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调动各个思维活动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函数的学习中能够充分利用图形解答题目,图形具有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有步骤的进行渐进式思维方式,充分利用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使学生理解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的概括思维和辩证思想。

上一篇:番茄晚疫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下一篇:浅谈提高初三数学总复习课堂效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