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09 08:39:05

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探讨

[摘要]作为从学校到学校的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尽快的做好角色转变,如何尽快的融入到高校的科研与教学中来,如何尽快的担负起高校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对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青年教师应该做好的几方面的准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角色转换 科研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173-01

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其自身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关系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和速度。青年教师由学生身份直接过渡到教师的身份,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尽快的适应这种转变,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是我们青年教师面临的比较急迫的问题。本文对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面对这种角色转变,青年教师应该做好的准备。

一、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问题

1.青年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的角色心理冲突。

现实社会中,人会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其它社会成员进行比较。青年教师在刚刚参加工作之际,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愿望非常强烈,成就动机很高。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也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更希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虽然目前国家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相比社会上同龄的年轻人,高校青年教师的经济待遇还有差距,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压力和负担。

2.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者群体成员之一的角色心理冲突。

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群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之角色地位的认知对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更大。青年教师经常从自己群体内的地位、应履行的角色义务、他人对自己履行角色义务的评价等方面,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知。青年教师在教育者群体内的角色有两种,二者都会引起角色心理冲突。

(1)被管理者的角色。青年教师一般没有担任领导职务,因此就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关系。作为被管理者,由于刚从大学校门出来,理想主义色彩较浓,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对人对事书卷气太浓,在与领导相处过程中,经常会因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出现矛盾。(2)教师群体中普通一员的角色。在一个群体中,作为一般成员的角色是比较普遍的。但在普通成员中也存在着群体中角色地位的差异。教师群体内角色地位的差异一般来说是由资历、经验、教学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经验和教学能力。教学能力通常是作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尺度,一个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由于其教学质量高会更多地受到学生、领导、同事以及社会的尊敬,在教师群体中获得较高地位,进而也会取得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从而产生职务内满足。反之,却不然。

3.青年教师教与学角色身份的转变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很多都是校门对校门,一旦参加工作,就要迅速进入角色,登上讲台,实现身份的转变,这使他们未及熟悉就已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与此同时,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以外,也进行了教师上岗培训并通过了考核,但这些考核几乎变成了单纯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考试,而无法实现大学对青年教师职业修养及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们“懂得教育”的途径,除了极少数出身师范院校的教师外,大部分人都只能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模仿和学习来达到,而学习效果又因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而通常不够理想。

基于上面所述种种原因,使得我们青年教师在参与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活动中存在心理上及业务上的一些问题。如何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要求和科研要求,提高育人质量,完善自我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结合自身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二、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做好的几方面的工作。

1.从好学生到好老师的转变。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是“学高”,学问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专业和所教学科课程的知识,还需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和掌握综合性学科知识。仅从这一点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区别:学生是分阶段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教师则需要放眼全局,提纲挈领。要做到这种程度需要教师不间断地去读书、去学习。其次是“身正”。学问可以通过语言来教授,而在为人方面,则是身教重于言传,说得好不如行得正,只有教师自己的行为端正,才可能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来说,应认识到自己尚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努力让自己从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转变成既有学问又洋溢着人格魅力的教师。新教师应完成从相对较被动的学生角色向积极主动的教师角色的过渡,尽力使自己阳光、积极、正面。

2.从学得好向教得好的转变。

学生自习有一定的方法,比如自学一篇英语课文,其方法一般是首先通读课文找出大意,然后一一查出生词,再逐句逐段地弄懂意思。但学生这种自学的学习方法不能直接拿来当作教学方法,因为它是平面化的,缺乏深度与关联。新教师有时会犯这样的错误,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过于局限于教科书,不能自如地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内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也要对教材内容的背景及前后关系较为明了。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比如,多去听课,有意识地观察总结他人的教学方法。听完课多请教,多沟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多了解,多思考。结合课程的实际,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到课堂中来。

3.学与教的逻辑顺序的转变。

一堂课的教学逻辑非常重要,要做到结构严谨、紧凑、疏密有致,各个环节或步骤之间衔接紧密,对教学进程进行灵活有效的调控,以充分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效能。我们要认识到“教师不再是中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从这个认知角度出发,再结合实际,我认为我们要做到: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所备的课程,不能按自己做学生时学习的思维习惯来安排授课内容的顺序。教师想通过一节课传递给学生的知识点是预设好的,但新教师往往不懂得如何合理安排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哪一点应该放在前面,哪一点应该放在后面,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面对当前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各种各样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和教学的各种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承担起知识经济对我们的严峻挑战。

上一篇:基于激励理论的煤矿管理研究 下一篇:浅议科技馆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