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州服饰民俗

时间:2022-09-09 06:46:43

浅谈徽州服饰民俗

[摘要]民俗是人类文化和生活的组成部分,而服饰则是民俗生活的产物、是民俗的载体,丰富了人们的民俗文化生活。文章通过对服饰民俗基本知识的认识,结合所了解的徽州服饰民俗事像,来论述徽州服饰民俗在徽州地方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服饰民俗;人生仪礼;徽州服饰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44-02

民俗是人类文化和生活的组成部分,而服饰则是民俗生活的产物、是民俗的载体,丰富了人们的民俗文化生活。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风俗习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服饰文化风俗。原始社会中,图腾信仰是普遍风俗,便出现了黥面、文身、穿鼻等人体装饰;生殖崇拜风俗,则导致生殖器官显示装饰或遮盖物的出现。欧洲中世纪对骑士的狂热崇拜蔚为风气,骑士服成为男人喜爱的服装。日本桃山时代,学习中国盛唐和服。服饰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随着历史和民俗文化生活的变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常表现的民俗事象,从人们的服饰中可以探求地方的生活习尚及其文化现象。中国谚语中有“入乡问俗”的说法,观察者或研究者初到一个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房屋、建筑等固定物,其次就是当地人的服饰特征,进而直观地了解该地区的风俗民情及其文化生活。采风问俗之举,自古有之。凡是要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探讨这个区域的文化及其变迁,都免不了要对该民族或地区人们的服饰进行观察和研究。

单是从人生仪礼的视角来分析民俗事象,服饰就必不可少。婴儿呱呱落地后,首先是洗浴,这似乎是各个时代各个国家中都通行的一种做法和仪式,为了孩子的洁净,也为了表示隆重地欢迎孩子的降临。婴儿从赤身到身着各具特色的衣服,衣服的样式、花纹,无不反映当地特色,甚至是当地民众的信仰。《诗经·小雅·斯干》中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一个生下来放在床上给他玉器玩弄,一个生下来放在地上给她纺轮或纺锤。因性别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这种习俗沿袭到现今。我国内地的南方沿海以及香港、台湾地区,遇到要给亲友家新生儿送衣物时,仍然要在上面罩上一块幛子。分别写上“弄璋之喜”或“弄瓦之喜”的字样。足以看出家长对婴儿男女的分别重视程度、对待态度以及对日后的期望。

我国江南地区的小儿刚生下来,外祖母家便要在给产妇送莲子羹时,即带些自做的婴儿服,特别是头胎时万不可缺。贵州地区的人家,认为小儿降生时,其魂魄也和小儿身体一样脆弱,为了不使魂魄受损,就要在新生儿的耳根穿一个小孔,用金、银、铜等金属做成耳环模样的物件给他戴上,名日:“破相”。不到成年,这个耳环总不取掉。也有长久戴着的,永远不取下来。

而对于成年礼,古代社会有关成年的仪礼规定,当属中国最为明确而且完备,其最明显的即是服饰。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于两汉时编纂的《礼记》中有多处文字记载。如《礼记·曲礼上》有:“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而笄”,而且称20岁人为“弱冠”之年,意为刚刚进入成年。所谓冠,在这里是指像成年人那样穿礼服,因为礼服中就以冠戴为主要标志。加冠的程序是,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俗称“三加”,加冠以后的人才能除姓名外使用字、号。加冠这一年,就称为这个人的“冠年”。女子加笄,笄就是簪子。幼年时垂发,连同男童都被称为“垂髫”。潘岳《藉田赋》中有“被褐振裾,垂髫总发”,陶潜《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女子盘发插上簪子,也要举行仪式,名为“加笄礼”。

关于结婚仪礼中的服饰习俗,徽州休宁县在解放前,女子结婚要穿着大红背心的小棉袄,一身红,以示吉利。女子脸上需拉面,就是现在的美容,过去没有美容护肤,但是拉面有美容的效果。即是用两根线,把新娘脸部汗毛全部绞掉,之后,用鸡蛋清在新娘脸上涂,涂得又白又嫩的。新娘头上戴上凤冠,插绢布做的红花。而且身上背着两个大红的绸带,前面一面镜子,后面一把尺、一把剪子。前面的镜子是辟邪镜。因为新娘出门最忌讳的就是怀孕之人,就是身怀六甲之人,她不能碰到,碰到了就不吉利。新娘出门时,万一碰到了身怀六甲之人,镜子就给挡回去了。后面的一把剪刀、一把尺,是娘家送给女儿的,因为女儿到婆家去之后,要手脚勤快啊,要缝缝补补、裁裁剪剪,要勤俭持家,所谓“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一把剪刀一把尺,是要把好的习惯带到婆家去。新娘衣服的衣摆底下穿了一些铜钱,走起路来会叮叮当当地响,铜钱既是装饰品,也有一定的寓意,铜钱是钱,娘家给你带来铜钱去,以后到婆家就不会缺钱,不讲年年富有,起码生活不愁。

徽州人民服饰清秀肃穆,在简约中透出高雅,在实用中显示装饰。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徽文化逐渐形成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形成的近代皖南服饰与官服有几分相似。明朝衰败,清朝统治者从服饰控制上改变汉族人民的思想,“男从女不从”为这一时期服饰控制的制度。男子必须遵从清代服饰穿着,并剃头梳辫;女子可继续穿着明代时期的服装。随着满汉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服饰逐渐形成清朝时期特定的服装样式。清初的汉族女子穿比甲、宽袖衫和襦裙,足登小脚鞋。徽州地区官宦家庭,男子身着大襟长袍、马褂,掩腰长裤,腰束带,挂钱袋、扇套、小刀、香荷包、眼镜盒等,脚着白布袜、黑布鞋;女子穿比甲、宽袖衫和襦裙,足着小脚鞋。服饰受满族文化的影响,结合袍服的立领、右衽、宽大的镶边,着镶边长袄和裤或裙。汉人的镶边长袄比满人的旗袍要短一点,及膝,裤子在衣下仅露出一截。在镶滚彩绣上,根据财力的高低,镶滚彩绣的繁杂程度不一。

古徽州婚礼前一天有“暖房”风俗。这天白天,男方即把洞房内外布置一新,并打点人马去女方家抬来“一房红”的嫁妆。包括大红箱、衣橱木器,束了红绸带的锡器碗盏、油芯火纸,大红首饰盒里装的金银首饰等,分别置于显眼处。暖房项目特点有三:一是大不给小暖房,即洞房内的主宾席上不能有新郎的上辈人在,他们被安排在厅堂之上;二是女不给男暖房,即赴宴人资格必须全为男性亲友;三是男扮女装陪伴新郎在洞房婚床上共寝一宿,俗称“暖床”。暖房当天由男方向女方派出花轿,以便于次日接来新娘,发轿时间是经过卜算的吉时。发轿地点在男方村落的祠堂大厅上、花轿置于大厅地面上的一只偌大的竹编圆箕里,然后由身著长袍马褂、礼帽礼靴的“好命老佗”陪同新郎先向祖先烧香叩拜,再敞开轿门,拈香敬拜“轿神”完毕,才能在鞭炮吹打声中发出祠堂大门上路。一般花轿后面紧跟着一对唤呐,依次为捧着装有风冠、霞披、龙袄、花衣、宫肩、腰带等托盘的“双亲身”,花轿后面紧着管轿的、照应灯火的、挑“书方”、“红帐”的,双双对对,每人腰间都挂一只红纸小灯笼。

服饰上所体现的民俗,并不都是这样充满人的风趣,令人捧腹,有些实在让人感到凄凉,感到心酸。如冥婚,即订婚后未行大礼,男人先行死去,女子若发誓不再另嫁他人,就由男家雇丧轿去接女子入门。轿是白色或蓝色的,新娘也不穿红绿婚衣,而是披麻戴孝。服饰在此民俗仪式中所充当的道具,本来就是极悲凉、极尴尬的角色。

徽文化中的服装是徽州人民情感和习俗积淀的记述,它以图案和不同样式的形式让世人了解徽州服饰的文化特色。徽州人的忍让、中庸、孝慈的程朱理学思想,使得徽州服装大多具有古朴、稳重、淡雅的特点。徽州服饰是徽州本土文化的积淀,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民俗性,这些民间装饰渗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每一种不同的民间装饰图形都讲述着特定符号语言的形成缘由。徽州服饰的研究填补了徽州文化研究的空缺,为今后徽州区域性服饰文化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卞利.徽州民俗[M].安徽出版社,2005.

[2]华梅.服饰民俗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

[3]张融,邬红芳,陈德敏.浅谈徽文化中的服饰图案[D].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

上一篇: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行为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中国"之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