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方式探究

时间:2022-09-09 02:26:22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方式探究

课堂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当前传统教育观念、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了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此探讨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式.

一、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作用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利用好自身的才智,拓宽感悟的范围,达到教学的目标.创新发明的条件是问题,真正的革新、科学创造都是建立在提出有价值、有效的问题基础上.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设置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是开导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提升物理教学效果的首要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的钻研精神得到体现.

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有效的提问不但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透彻,能加强学生找到问题、处理问题的本事;而且还可以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能把信息反应给教师.开展有效提问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把握物理知识时更容易,可以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革新精神、实践本领,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方式的运用

1.进行分解式的提问

由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因此,为了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触及到提问,教师必须花较多的精力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让提问的层次性更突出.进行层次多样化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方便学生接受新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中“力与运动”的关系提问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用力推静止在桌面上的车子;之后再将车子倒放在桌面上,继续用力推.完成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谁可以将刚才两个实验的现象描述出来?依据你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有何想法?小车滑行的距离不一样说明什么?若在水平气垫的导轨上放入车子,再来进行实验,猜想一下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教师再给同学演示推水平气垫上静止的车子,接着提问:若教师把水平气垫加长,小车会有怎样的运动情况?教师以分解式提问来进行物理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自己寻找出答案、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自己思考分析获取相关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比教师直接说出来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2.创建情境式提问

创建情境式提问时,问题要来自生活,才可以使问题具有生命力.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从各个层面来切入,才能形成不同效果.教师可以给出资料,学生经过回想所学知识、展示实验、描述现象、浏览材料等具体的实践,用精准、简洁的语言来提出问题,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问的目的.

例如,学习“冲量和动量”时,教师可以利用有效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同学们经常踢足球,还会看到足球运动员以头去顶球,但是,若是速度相同的铅球,运动员还敢用头去顶铅球吗?学生第一反应是当然不敢顶,教师让学生说不敢顶的原因,学生仿佛是懂了,但却找不到适当的词语来进行表达,此时,教师就指引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展开探索,引出动量、冲量的相关概念.这样的课堂提问方式是比较有效的,可以调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针对课本中的每个难点与重点,把问题聚集在那些只要动到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到全局的主要点上,要问到最主要、最有价值的地方,使重点得到突出,从而攻陷难点.

例如,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之后,学生因为受到原有知识“维持物体进行运动的原因是力”的影响,不会正确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对原本就处于运动中的物体在没有受力下的运动情形进行解释,教师此时可以设计问题:当你坐在正匀速直线向前运动的车里,把手里的钥匙竖直向上抛,钥匙落下来时会落在手里呢?还是手后?这是为什么?教师可以针对“钥匙被抛出之后虽然是在竖直的方向上进行运动,但是,水平方向却与汽车同时做直线匀速运动”的难点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在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巧妙的设问,使难点、重点得到有效突破.

4.选择提问的对象,把握提问的时机

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受到干扰、产生障碍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提问,让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状态来进行提问、追问,抓住最好的时机提问,达到最佳的提问效果.

总之,

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不能只注重“问”,还必须重视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提问.注重有效提问来组织高中物理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思想认识,鼓励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让物理课堂教学中产生动态形成新问题.这样,才可以使有效提问的教学功效得到发挥,从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湖南用地计划管理新探索 下一篇:从二元对立到相依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