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的经验探索

时间:2022-09-09 12:56:04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的经验探索

摘 要: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在高校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中的困境的原因,并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经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经验探索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于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中的困境

虽然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限制其继续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积极性比较低,主动参与率不高

目前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以及学科竞赛活动很多,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供了平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参加竞赛的认可度不高、积极性比较欠缺。普遍出现科技竞赛学生的精英化倾向,即总是少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成为各项科技竞赛的主力军,而其他更多的学生游离于该项重要的锻炼平台,从而无法实现以科技竞赛带动专业能力的良好初衷。

2.教师指导团队力量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发挥,没有展示出专业团队的力量

在目前的科技竞赛组织模式中,普遍采取两种组织方式:学生主导型、教师引导型和学校主导型。第一种模式以学生自主参赛、利用其良好的学术能力和创造力形成根据学生设想而成的作品,指导教师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以个人的形式出现,指导形式以辅助学生收集资料、作品修改等为主。第二种模式是教师进行完全的设计,学生根据教师的规划按步骤实现指导教师的设想。在这两张组织指导方式中,学科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的是以个人而非集体的形式出现,具体哪项比赛由哪位教师指导是不确定的,学科教师的团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高质量作品比较缺乏,缺少稳定的项目培育机制

具体来说,学生的整体作品水平还有所欠缺,缺乏高质量的作品,另外,竞赛作品形成过程孵化期都比较短,缺少稳定的项目培育机制、学生培训重视度也不够。

三、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的要素与组建

针对这些困境,需要创建一种更为科学、规范和具有实际操作可能性的创新体系,以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更有效地实现学科竞赛的初衷,摆脱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病。近年来,部分学校摸索创建了一种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其要素包括:学生培养、指导教师的团队建设、规范性的组织模式、学生社团的平台作用等。

1.创建推动广大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制度建设

学校要加大对各项学科竞赛的宣传工作,并进行制度保证,包括课外学分、评优附加分、报送研究生等方面的制定,从制度上推动学生主动投人到各项课外科技活动中去,从而实现由要求学生参加到学生主动要求参加的转变。

2.在学生的培训管理上采取多层次培训方式克服原来较为单一的精英培训方法

在每项课外科技活动组织的初始阶段即进行面对全体学生的培训,形式采取讲座、课堂教育、面对面经验交流等,提供给学生一个全面的竞赛架构和思考方向。例如,赛前由多次获奖的学生与大家分享参赛经验、在参赛中采取分类培训和指导老师一对一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入决赛的团队再进行重点培养等一系列的多层次培训方式。

3.组建以教师团队为单位的竞赛指导力量,发挥系科教师的团队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要长期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有相应的一系列可行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科技竞赛,由相应的系(或教研室)以专业为单位,组建由所有相关教师的竞赛指导委员会,并从学校(或学院)的角度制订指导委员会的考核管理方法。将教师指导科技竞赛认定为一定的课时量,对于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给予奖励。从而使整个委员会的老师都能参与到科技竞赛的宣传、培训、指导中去。

4.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以学生社团为基地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学生社团组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靠依托,具有目标明确、人数多、联系广、凝聚力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完整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强调团队协作性,学生社团恰能提供共同协作的平台。结合学生社团本身的特点与专业应对方向,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在宣传、组织、培训等方面都可以起到有效地辅助作用。

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组织体系的应用与实际效果

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运行,对于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效果。该体系正式运行之前所存在的困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具体反映在几个方面 :

首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各项课外学术活动参与率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量”的突破。

其次,教师积极主动投人学生课外科技指导工作,还邀请校外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针对具体项目进行专门的专题辅导。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度和指导力度比以往都由显著提高。

再次,获奖学生增加,有效推动了学风的改进。随着更多学生主动投人课外科技活动,其以竞赛推动教学、以竞赛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宗旨得到了有效地实现。

最后,学校整体的创新力量在不断加强。学生越来越多地在国家级比赛获得奖励,带动了广大同学参加科技竞赛的积极性,学校整体的创新力量也在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孟昭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2)

[2]江云清.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4;(3)

[3]贾海宁.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教学,2005;(13)

[4]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资助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JG100109)

上一篇:浅谈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体会 下一篇:浅议班干部的培养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