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时间:2022-09-09 12:48:48

浅谈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交际可能给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品行和个性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如何预防其负作用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网络交际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13-02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学生占比为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正常的网络交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网络交际是把双刃剑,它在拓展大学生交际圈的同时,也表现出有害的一面,尤其是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作用日益显露出来。那么,网络交际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会产生哪些负作用,如何预防?本文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网络交际的特点

(一)间接性

在网络交际中,人们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与网络的依赖所代替,其交流的模式是人一机一符号一机一人。网络交际的间接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需面对面的互动机会和自由想象的空间,能够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未曾得到的社交需要,因此网络的间接性深受大学生的青睐。

(二)虚拟性和匿名性

在网络中,社会真实空间的交往被电子网络虚拟空间的交往所取代,大学生完全可以使用代号或虚拟姓名的身份出现,即使最亲密的网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不发生任何实际接触。这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咫尺天涯的梦幻感。网络交际的这种特点对正处在多梦季节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平等性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身份可以是一串没有实际意义的字符,网络交往的双方往往并不认识,又由于没有身份、地位等标志,其思想感情的交往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对于具有强烈成人感、又无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学生来说,当然是最乐于接受的交往方式。

(四)自由性

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自由言说,甚至可以不计后果,不负责任,其喜怒哀乐都可以在这里尽情释放。

二、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网络交际的特点使其能满足成长中的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所以使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流连忘返,但这也为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埋下了种种隐患。

(一)认知偏差

第一,在大学生的认知方面,过度的网络交际会使他们对认知方式变得单一化。然而人们的所有经验都来自于直接的亲身体验,网络交际把现实人际交流中的直接经验让位于依靠文字符号,实际上是把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单一化了。其次,导致对现实认知的歪曲,诱发大学生带来一种表面的安全感,使他们很容易敞开心扉,尽情倾诉现实中难以倾诉的感受,这容易使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网络可以直接面对心灵,而不像现实生活中那么虚伪和沉重,进而得出“网络比现实更为真实的结论”。实际上,网上的认知只是现实认知的一种补充而不能取代。

(二)情感冷漠

因长期人机对话,会使一些大学生感情变得内隐冷漠。有研究表明:因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交友,会导致孤立和焦虑感,使抑郁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增加,从而减少了社会生活的卷入度,影响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此外,大学生在网络交际中常会遇到情感杀手和感情陷阱,在经历了一场游戏一场梦后,一些学生意识到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虚伪可怕,这种网上交际中的情感体验被移植到现实人际交往中,便不敢在现实交往中轻易暴露感情,也可以冷漠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甚至产生情感冷漠症和社交恐怖症等心理疾病。

(三)意志力减弱

沉湎于网络交际的大学生上网频率常常要比预计高,时间也比预计的长,虽然他们知道沉迷于网络交际的危害,但却抑制不住上网的冲动。这种长期沉浸在网络交际中,会降低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

(四)道德失范

网络交际具有平等性的特点,但在平等性得到强化的同时,交往中必要的道德规范却不断弱化,这容易导致道德失范。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交际中没有社会角色的义务,没有道德伦理的规范,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管制和教师的监督,他们可以无须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因此出现一些恶作剧戏弄交往对象,甚至攻击、谩骂和欺骗他人等言行。而网络上的道德失范,又容易使他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力,在现实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违法和犯罪等现象。

(五)角色混乱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上网者大多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以假面具来武装自己。长此以往,可能会有一些大学生失去了自我感和现实感,进而导致自我同一性分解和自我的迷失。角色混乱战胜了自我认同,这样使一些人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无疑将会影响到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和水平。

此外,长期沉醉于网络交际还会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学习动机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会出现自恋型人格、双重人格、异等人格障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无节制的网络交际可能会剥夺一些人的情感和面对面的自然交流,易导致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品性及个性等多方面发生偏差。如何降低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作用,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防治措施

关于如何防治网络交际的负作用问题,国内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做了探讨。有人认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和参与网络沟通,学校提供多彩的校园生活,社会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的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培养等手段缓解大学生网络交际迷恋。还有人认为,对大学生的网络交际应多理解与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和教育引导,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立法和道德建设等来解决大学生网络交际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学校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学生心理分析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上网心理的分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要分析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的需要,分析他们上网的动机,这样才能找到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二)了解学生上网动向

学校应及时了解学生是否上网、上网后做什么、怎样做、用于网络交际的时间有关情况,如果发现有网络交际成瘾倾向者,应及时进行干预。

(三)引导学生交际行为

对于大学生的网络交际行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介入,变“堵”“放”为“疏”,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要帮助学生理性分析网络交际的利与弊,使学生意识到不能把网络作为逃避现实生活或消极情绪的工具,要科学理智地进行网络交际,使网络交际向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方面发展。

(四)建立、健全防治体系

学校可以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1.可以加强网络知识的宣传;2.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主动占领校园网络阵地;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培养高雅的兴趣,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全的个性;4.建立和健全校内心理咨询机构,及时对那些心理有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此外,加强教学管理,严肃考试纪律,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实用技能训练的选修课程,这也可避免大学生因闲暇时间过多而产生“无聊而聊”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2-07-19.

[2]李宁.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27-1):44-46.

[3]李敏.大学生网络交际行为分析[J].荷泽学院学报,2007.(1):137-138.

上一篇:一个时代的山水之媚 下一篇:IT青年们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