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感情朗读

时间:2022-09-08 10:33:51

浅谈培养学生感情朗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一种运用声音的语言的艺术,在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推敲重点词语、重点片段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联想开去,包括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虽然读的是他人的文章,但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毫无疑问,这大大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体味。同时也使学生在一遍遍地朗读中去品味课文中优美的语段,深刻的含义和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应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要循序渐进。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去掌握,这也不现实。这除了时间的原因外,还有现在的课文大部分已有一定的难度,比较长,和学生个体之间水平的差异。因此,我们应注重让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在课堂上可通过听录音,范读等,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再让学生结合读课文自由学习生字,为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使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利。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轧实的基础。

其次,把感悟到的说出来,点破那一层蒙笼的情感之纱。在生活中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在学习中,他们对课文的情感的体验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情感说出来,取长补短,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地体验,使那些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不够明了,或暂时还没有体会到的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有利于全体学生把这一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为感情朗读课文指明方向。

再次,创设情境,宣染气氛。情感只是基于个人的一种感受,一种情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班级里宣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展示,介绍一些课文的时代背景,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演一演,也可以请学生说一说或想象一下类似情况下的心情感受,当然,教师的感情朗读是一种有效而常用宣染气氛、感染情绪的好方法。

最后,教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因此,教师应注重范读的重要性,发挥在朗读时的领头羊作用。

当然,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并不要求学生照搬照抄,囫囵吞枣。模仿也应带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时就需要个别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也让学生互评互学,不断提高。

总之,朗读是基础,是一项重要能力。“千师万法,万法归宗”,也许方法和途径不一样,但结果都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上一篇: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外语口语能力 下一篇:浅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