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前小测 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08 08:32:37

加强课前小测 构建高效课堂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知识点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考试结果却不容乐观,学生答题仍然错漏百出。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知识掌握不牢固。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课前小测这一教学环节来解决。

一、课前小测对思想品德教学的现实意义

1.课前小测能有效调整学生的课前状态,使其快速投入课堂教学。

有意注意是指有目的,且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学生维持有意注意的时间越长,注意力越集中,大脑的思维容量就越大,对知识的理解也就越深。课前小测就属于刺激学生有意注意的举措,所以,我认为进行课前小测对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积极作用。课前小测是学生针对教师上一节课讲授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的复习和巩固,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进行相关内容的复习与巩固,否则,就难以完成小测。这既能增强学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识,促使学生由课间活动的“动态”,迅速转变为课上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的“静态”,避免学生养成上课精神不集中、讲闲话的坏习惯,也能减少学生课间追逐、打闹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我校提出的“静校”要求。久而久之,课堂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随之显著提升。

2.课前小测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测促学。

课前小测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通过单元测试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但这种方式反映的结果往往存在偏差,而且如果等到单元测试才发现问题,就会错过纠正错误的黄金时间,错过教学的最好时机。课前小测所反馈出来的信息比较及时,也比较准确,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真实信息,以此来了解实际情况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所以,我认为课前小测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而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调节措施,使教学日臻完善、有效。

3.课前小测可以适度消除学生在考试中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应试能力。

测试既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一种测试,也是对其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测试,大多数学生在测试活动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所以,每一次课前小测都能使学生经历双重考验,帮助学生掌握消除焦虑、紧张情绪的方法,从而提高应试能力。这与我校提出的“将作业当考试,将考试当作业”的理念一脉相承,学生必须通过反复的考试训练,才能保证在以后的每一次考试中都淡定自如,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二、课前小测的实施形式

思想品德课前小测的形式、题型可以多样化,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为课堂增效的目的。

1.默写。

默写要求学生必须对所默写的内容有比较准确的记忆,所以这种形式适合对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考查,如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犯罪行为的含义和特征等。如果学生连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基本知识都没有记住,那么他就会在分析案例时失去方向。默写可以再现知识,从而加深记忆,是一种巩固基础知识的好方法,但它的题型比较单一,形式比较枯燥,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如果运用不适当,还会适得其反。

2.当堂背诵,并进行口头表述。

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大量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是要求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的。对此,教师可以先指定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当堂背诵,并在这个过程中画出知识点的关键词和中心句,最后再抽查学生进行口头表述以检测背诵情况。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既掌握记忆方法又掌握知识点,同时还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三得。

3.时事评论。

对时事热点的讲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热点新闻,然后动员学生在课前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时事评论。通过这种对时事热点的讲解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到时事热点中的重点词语,进而形成条件反射,做到看到有关词语,就能联系到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热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又能巩固课本知识点,一举两得。

4.专项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依照中考的题型进行模拟命题,将小测题型分为以下几种: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综合探究题。选择题每次只出10道,非选择题则只出1道。这样既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施课前小测的注意事项

课前小测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怎么样才能使它更有效呢?我认为:教与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针对教学对象,不断地调整课前小测的形式、内容和评价方式,使之更贴近学生需求。因此,教师在课前小测试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小测的内容要注重实效性。

教师选取的课前小测的内容要适当,所选题目必须是对上一节课主要知识点的考查;难度要适中,既要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树立信心的机会。另外,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还要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进行重复考查,直至学生完全掌握。

2.课前小测的批改要有时效性。

上节课所讲授的内容一定要在下节课进行测验,并且测验要当日批改,结果要当日公布。对于测验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对于成绩没达标的学生,教师不能以小测成绩不合格为由,对学生进行批评、惩罚。

3.课前小测的实施过程要有持续性。

课前小测能不断地督促学生复习,不断地纠正他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记熟了,理解准确了,运用灵活了,解题能力自然就会提高。所以,教师要坚持实施课堂小测,通过不断地测验,帮助学生将知识由点到面汇聚成知识体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知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通过实践,我认为课前小测绝对是一种“小投入、大产出”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对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运用得当,课前小测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留下充裕的课余时间,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减负增效、师生双赢。

上一篇:浅谈错误的生成与转化 下一篇:对缺乏关爱的学生之批评教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