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在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8 07:28:37

评价在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课堂评价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外在动力,是激发学习、维持学习并将学习导向既定目标的动力,对于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教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课堂评价功能,使课堂评价常态化、动态化,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

【关键词】课堂 ; 评价 ;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95-01

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把评价放到一个更大的空间,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表达、交流、做人,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评价问题一直是中学课程改革仍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教学评价而言,关键是我们该建立什么样的课堂评价观念、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我们采取的教育教学评价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仅能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判断,而且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情感评价,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让学生体验成功、无论是对他现在的发展,还是今后的持续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富有个性特征、情感丰富的人,才会不断地去追求,去超越。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向学生流露自己的爱,关注每个学生,并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想学、愿学和会学,让每个学生至少在某个方面有经常体验成功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喜欢生物、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是否令我满意,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在整节课中我的表扬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认真倾听的…….尽量使每个学生产生“我能行”的情感体验。可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当孩子回答错了,“这题都讲过多少遍了!你还是错了”作为老师的立刻满脸不悦,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无法体验到成功,反而会影响他们更热情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互动评价,给予持续发展的保证

课堂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我们应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参与评级的环境。激励学生自主评价与相互评价,充分体现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学生在自价与互评中,也应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不仅变单纯的学生学习过程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公正心理,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不断地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完善、修正,促进自我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学生间的互动是否顺利、融洽,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交往合作的技巧。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并不善与人交往合作。教学中要让他们交流合作,相互帮助、支持,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使他们愿意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合作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学会听和学会讲。学会听,包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记住别人发言要点,不随便插嘴;适时用点头、交换目光、“和我想得一样”等反馈方式激发别人讲下去;没听清楚时,可请求别人再作解释。学会讲,包括要围绕讨论的主题自己的想法;讲之前要有所准备,讲得完整、简洁;讲时嗓音要适中;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评价活动,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于教师的更有效果。

三、重视过程评价,推进持续发展的动力

过去,教育评价重在对学生最后学习结果的肯定,究竟过程如何,则常常被忽略了。课堂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他们的学习并改进教师的教学。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整体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注重过程评价,就难以全面了解课程实施的全貌。新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课堂评价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的评价机会,采取多种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从各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历程,并加以反思。一方面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是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他们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师应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对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2.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3.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4.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我们不能仅用笔试分数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应该多几把评价尺子,实行分项考核评价,灵活远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形式,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注意评价方式,做到因人而异

课堂评价要注意方法方式。语言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次轻微的抚摸,都渗透着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我们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审时度势地给予学生肯定、赞赏的评价。这样不仅为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更能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让学生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教师艺术的评价中幸福地成长。

总之,课堂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评价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课堂纪律评价、学生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等。这样将评价贯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动态化,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得以成长,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要充分发挥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明 《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10期.

[2]张淼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3年第7期.

[3]汪忠 《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12年3月出版.

上一篇:新建本科院校外事管理工作探析 下一篇:鱼肉品质和品味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