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启蒙与培育合格公民的艺术

时间:2022-09-08 05:45:06

教育:启蒙与培育合格公民的艺术

摘 要:传统教育总将培育“手段人”或“工具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忽略了“人只能作为目的”的基本观念,从而陷入了政治实用主义的误区。教育应该是启蒙的先锋,教导人学做“真人”,授人以知识、美德、信仰,即真、善、信,并由此培育合格的公民。

关键词:教育;启蒙;真善信;合格公民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64-02

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教育是否就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教育总将培育“手段人”或“工具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忽略了“人只能作为目的”的基本观念,陷入了政治实用主义的误区。教育是“教书”和“育人”的结合,“教而不育”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教育应该是启蒙的先锋,教导人学做“真人”,授人以知识、美德、信仰,即真善信,并由此培育合格的公民。

一、传统教育观的误区

自国家产生以来,人们自然而然地赋予教育政治的功能。在强调教育政治功能的主张中,以国家本位论最为突出。国家本位论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便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事务服务,并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这种主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束缚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与行动,甚至直至今日,对教育的这种政治功能的强调虽然减弱了,但仍然很强大。

长久以来,教育总将培育“手段人”或“工具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忽略了“人只能作为目的”的基本观念,从而陷入了政治实用主义的误区。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某个特定阶级为获取或者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合格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进行的教化,它的目的是“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1]。

传统的教育理念忽略了教育的启蒙本质,忽略了教育其实是一个不断“去蔽”的过程,忽略了教育除应赋予人知识以外,还应授人以美德与信仰。一个合格的公民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也应具备优良的美德与虔诚而坚定的信仰。

二、教育的启蒙本质

人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用的人。人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具有独立的人格,而独立人格的培养则需要教育的启蒙。教育天然便具有启蒙的本质,或者说,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启蒙的过程。人总是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中,虽然通过启蒙能达到暂时明智的作用,但是人们往往会再一次被新的固有知识与观念所蒙蔽。因此,启蒙必须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教育引导着人们从自身所造成的不成熟状态中挣脱出来,教导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对整个世界进行反省与批判,从而使人们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教育的启蒙意义就在于,要教人学做‘真人’,做一个单数的而非复数意义上的、有正义品性的公民。”[2]55然而,在我国,虽然教育的启蒙意义通过一定的途径被人们所理解和接纳,但是这种理解和接纳并不是在完全意义上的。教育活动长时间将人单纯地定义为接受知识以适应社会的物,一味地强调接受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人必须具备信仰与美德的品质,剥夺了受教育者的思想自由,造就了许多“为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的书呆子致使整个教育活动失去意义。因此,当下最重要的,便是要重拾对教育启蒙本质的认识,使教育活动回归正道。

那么,教育除了具有启蒙的本质外,还应该具备怎样的标准?教育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下文将继续探讨此问题。

三、教育应培养具备真、善、信的合格公民

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教育的目的必须是造就以善为尺度并追求美好生活的公民;教育方法是引导与对话;教育内容是有关人生的价值意义、善恶选择的智慧。只有遵从上述这些原则,我们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012年1月6日至7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扎扎实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全面谋划提高教育质量,系统构建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新体制。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端正教育理念。

教而不育是当今教育最大的弊端。爱因斯坦曾说:“物理学不应该教成一堆技术,而应教成思想观念的诗剧。应该强调思想观念的演变,强调我们企图了解物理世界的历史,以使学生具备洞察未来的能力。”爱因斯坦寥寥数语其实从物理教学的角度道出了教育的精髓:教育是创造未来的事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塑造人的心灵。

一个真正完善的教育体系,应该是传授真善信三者结合的体系。教育活动所培养的公民不仅应该具有科学知识,而且应该具有德性和信仰,不仅具有理想和希望,而且这些理想和希望还应该是受信仰牵引的。在知识、美德与信仰这三者构成的体系中,知识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美德解决“应该是”的问题,信仰则关注“为何信”、“信什么”、“如何信”以及生命对自己的意义何在的问题。

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美德与信仰同样不可忽视。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已经对知识的重要性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这里将不再赘述。下文将主要探讨美德与信仰的重要性问题。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诚实与虚伪、公正与偏私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之总和。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约束作用,它借助舆论与内心信念发挥着作用。早在古希腊时,苏格拉底就呼吁人们要“对灵魂操心”,他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使教育者遵照理性的原则生活,要帮助人们努力追求正确行为的可能性以及道德原则的必然性根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佳指南。要对自己的灵魂操心,就是要具备对于坏事的羞恶之心和对善事的崇敬之心,这两者是使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心理保证。道德的历史旨趣就是要通过道德教育使人们在走向未来之途时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达到道德自律。一个有着丰富知识储备,而没有道德的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但是,是否当一个人具备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情操时,他就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人?答案是否定的。人除了拥有这两者之外,还必须具备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没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

失去信仰,心灵深处便没有了根底,人生失去了目标,个人也建立不起自我。否定信仰对于社会与人生的重要性,就是将自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试想,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生有何意义?

然而,信仰危机仍然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现性主义对知识普遍性的确认和吁求及对真理特性的描述构成了对现代信仰的巨大挑战。在现性主义看来,信仰似乎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多余的,只有知识和真理才是人类唯一的诉求。这便导致了人们盲目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忽略了对信仰的追求。

信仰本质上是一个生活价值的导向问题,它构成了人类文化本身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人类对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之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信仰的功能在于它通过使人相信某种神圣的帷幕之后可能存在着一个“有意义的地方”,从而以此信仰去弥补人类及其社会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并为人安置了一个崇高又神秘的精神生活的空间,为人勇敢地生活下去提供勇气,为人提供必需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由此可见,信仰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精神支柱,是人生的海洋中导航的灯塔。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强调的信仰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所提到的信仰是人精神上的依归,是人前进的巨大的动力,是一个理念,或者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不是对于神明的盲目崇拜与痴心追随。依靠着信仰,人们能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能决定自己的人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信仰,它能激励人不断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它是心灵的彼岸,是人生渴望到达的港湾。

总之,教育是一个不断启蒙去蔽的过程,它包含着知识、美德与信仰的同步发展。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并没有错,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必须是“塑造一个以信仰、道德、法律为基本构成要素的公民,并由之构成一个公民社会。”[2]200如果将教育喻为一种艺术,那么教育便是一种启蒙与培育合格公民的艺术。在这个启蒙与培育的过程中,知识、美德与信仰这三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共同促进着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西摩·马丁·李普赛特,著.政治人[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2]李朝东,王金元.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自身修养 下一篇:物理概念教学上的困惑与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