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阳光的味道

时间:2022-09-08 05:18:58

品味阳光的味道

自我校“传媒资源对语文有效教学的影响”课题开题研究至今,我们的课程改革之路已走过了三个年头的路程。三个年头,弹指一挥间。回首教改路途中的一些事、一些片段,好似树缝间漏下的一缕缕阳光,细细品来,颇有味道。

一、课题之初:了解学生的学情

对于课题研究者来说,想取得成绩,就得了解研究的对象。因此,我们首先进行了学情调查和分析。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情,实质上关系到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缩短学生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如何分析教学的支持性条件等重要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调查,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我曾就“学生阅报习惯”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如下。

“学生阅报习惯”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表■

(注:调查班级为我所代课班级:高二年级0932班、0945班。)

数据表明,68%的高中学生有阅读报纸的习惯,而32%的学生则因理科做题量大、课业负担重等原因放弃了读报。据我的调查,大多数学生也曾关注过《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反映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报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加重、家长期望值升高,他们在报纸方面的阅读兴趣开始转向各科参考资料,真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学究”。在这样的学情面前,我们《新课程报》的使用就至关重要了。如果我们利用得好,就可以直接解决高中学生了解时事太少、阅读量太小的问题。我们知道,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质量。如果语文教师抓住了“阅读”这块基石,那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自然会在学生的琅琅读书声中得到最好的诠释。这就是我们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和具体措施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二、课改进行时:全力抓好“阅读”平台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由混乱无序到有条不紊的整合过程。课题研究起步阶段,我们看到什么就抓什么,并让学生做什么,结果越忙越乱。后来,所有课改成员坐在一起,认真琢磨《新课程报》整个编排思路。经过一系列整合之后,我们做了跟踪学情调查(见下表),开始着手整合资源。“你最喜欢的版面”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表■

(注:调查班级:高二年级0932班、0945班。此表格第一行表明版面,第二行表明喜爱该版面的学生人数。当然,有一些学生持多选项,表明多个版面使之受益。)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59%的学生喜欢A1版的“主题阅读”,48%的学生喜欢B4版的“作文大舞台”,其次是A4版的“作文指导”和B1版的“理论指导”,比例分别是26%和22%,这就意味着《新课程报》将成为旨在培养写作能力的阅读训练的主要平台。B2版的“专题阅读和训练”或紧扣课本的“综合测试题”也成为学生阅读与做题训练的第一舞台。了解和分析了学情之后,我们做出了整合,开始着手创设阅读情境,使学生在充裕的时间与良好的阅读环境下开展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一)以课文为中心进行扩展性阅读

这种课例是以一个文本为基点,向相关文本扩展开去。A1版的“主题阅读”,A2、A3版的“课文新视点”就成为这样的平台。教师可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如A1版的主题阅读,我要求学生做计划,在每个早自习阅读每一期阅读材料,并写出简短精练的心得体会。

如屈原的《离骚》,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虽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评价能力,但仍有很多地方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教学重点为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那么,如何感受呢?知人论世。《新课程报》第39期A1版有两篇文章可以作为了解屈原的有效材料,即闻一多先生的《人民的诗人——屈原》和杜鸿的《拜谒屈原祠》。除此之外,我课前布置学生做第39期A3版第二单元基础检测题中“课外经典阅读”题——《凭吊屈子祠》,引导学生阅读A2版《知其不可而自为》《以彼写此,曲中见直》两篇文章,加深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这样,学生就把握了文章要点,为更好地了解屈原以及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思想情感基础。然后,我们又选择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2006年高考题安徽卷现代文阅读题《行吟阁遐想》进行相关的现代文阅读训练。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经历了由课外泛读导引课内精读,又以课外阅读来检验课堂教学的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读带读,以读带练,以练验读,以课外拓课内。

(二)以课文或课题(专题)为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型阅读和综合性学习

深入研究课文是语文课程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一篇文章。为了深入研究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开发研究项目,可以是表现手法、人物性格,也可以深入挖掘情感、主题等等。

如讲选修教材《项羽之死》时,我们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探究诗文中不同的“形象”这个要求,联系必修一的《鸿门宴》和《荆轲刺秦王》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更好地把握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理解这个末路英雄的悲壮心境,并分析总结作者为塑造这个形象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在阅读过程中,为拓展学生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我选择了《新课程报》B22版“高二综合测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史记·高祖本纪》(节选)作为扩展阅读,也作为这篇文章阅读的另一个角度,使学生在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刘邦、项羽之别以及司马迁的历史观。

(三)读练结合,成就“大语文阅读”

进入高二,我们对《新课程报》在版面的设置上又有了新的尝试与创新。如A2、A3版的“比试殿堂”,可以让学生学习完课文之后,直接完成这一板块的训练,做到了趁热打铁,有的放矢,实践之后效果不错。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发现,学生有机会面对比较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资源,获得了灵活地选择读物、思考和写作的空间。事实上,如果没有足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就没有进行新课标所倡导的探究性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可能。因为“超文本超越了个别文本的局限,从而使众多文本互联为一个大文本系统,因此思维不再被强制地运行于一个线形空间中,而是允许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中穿梭往来,如果把它与语文教学整合为一体,将为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开辟新的路径”。确实如此,加强阅读训练,将阅读和写作整合,弥补了系统性写作知识的缺失。

三、课改结题:阅读为本,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

多年的实践,我们终于悟出:阅读为本,学生只有多读,才会有更深的体悟,即阅读文本意义的生成,依赖于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就是接受理论。接受理论和接受美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把注意力转向读者,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创造作用,认为读者才是文本意义的最后完成者。这一理论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更为突出。在语文教学中引进这一理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阅读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直接对话,让他们在对话过程中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和建构,可以使文本的意义处于不断的、被创造的理解流动之中。这是改革当前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关键。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阅读”这一根本,努力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

行文至此,感慨颇多。三年来所走过的每一步似乎都那么清晰地浮现我的在脑海中,困惑、痛苦、思考、顿悟勾画出我们前行路上的每一个深深浅浅的脚印。而我们,沐浴在春风中,细细品味着绿树浓阴下的每一缕阳光,微笑着,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德国〕H·R·姚思,〔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用生活化的情境点缀有效课堂 下一篇:拒绝教条,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