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方式的改进与“自主学习”

时间:2022-09-08 04:23:00

语文教学方式的改进与“自主学习”

【摘要】“自主学习”是提高语文能力、加强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实现自主性学习存在困难和阻力:传统教师评价制度的缺陷;多数学生被动的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有效进行的途径:做好准备工作;抓住课堂;注重语文的课外活动;与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贵在持之以恒。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途径;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因而语文学习的范围之广、领域之宽就可想而知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试卷的题目越来越贴近生活,更具生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这就决定了语文试卷的变化将越来越大,考出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已成为语文考试的最根本目的。怎样适应新型的语文考试,怎样真正提高语文能力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途径有很多种,我认为自主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粉笔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何谓自主学习?概括地说,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全程性。学生参与从最初的学习目标的制订到最终的学习结果的评价的全部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有学生参与。②问题性。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问题的探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③体验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的投入,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适应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⑤开放性。除了在学校学到知识外,家庭、社区、社会自然中的各种因素均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从某个意义上说,自主学习是无课堂的、跨时空的学习。初中生经过了多年的学习、积累,已初步具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新课程实施纲要》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在教学中把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学习。因此我们坚信,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不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还有诸多困难和阻力。表现在:

1.传统教师评价制度的缺陷。

1.1“应试教学”推波助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被简化为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学生的应试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优劣成败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的指标。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教育学生听话,守纪律;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一切为了中考、高考分数;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只要是传授知识。在这种传统教师评价制度下,奋战在教学战线上的大多数教师们,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探究和动手,不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2教师长期疲命于“应试教育”,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被动接受了知识。老师觉得学生一天都离不开自己,老师也弄得身心疲惫。进修提高的机会较少,难以及时更新学科的知识,掌握学科前沿,更难以考虑教育教学方式的真正改进。

2.学生被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2.1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由于不少教师从竞争角度考虑,使得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以变相体罚。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

2.2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中学生掌知识面不广、思考问题不全面,让他们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2.3学生不会参与自主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需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发现,达到什么目的,能不能进行一些摸拟练习加以巩固等从不考虑。当然,有些老师也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结果布置与不布置完全没有两样。

这些与素质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是相悖的,它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弘扬,但好多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也只好“满堂灌”了。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有效进行“自主学习”的途径

3.1做好“自主学习”前的准备工作——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一是要使学生对“自主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兴趣,把“自主学习看成一件乐事,一件趣事来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及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学习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首先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二是由学生自主设立学习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自主性原则。在明确教师的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设立学习目标。②民主性原则。即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③需要性原则。在学生自主设立学赠目标中,教师的行为应该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自主设立的学习目标符合所学课文的要求。④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从而达到所设立的学习目标。

3.2抓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是师生双方互动、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形成语文系统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因而可以这样说,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学习的根本。所以要切实做到善听、敢说、会读、善思、能问、会写。善听,就是要以谦虚的学习态度,集中精力,课上听教师讲解,讨论听同学的主张、见解和看法。听时,要把握说的重点、关键点和实质,记录下说中的最关键的信息,用以不断纠正、补充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观点趋于完善。敢说,就是要敢于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主张、见解、想法,即使是肤浅的、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敢于说出来,然后由小组及是全班同学讨论,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达成某种共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会读,就是学生会研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研读是一种精心的揣摩、细心地品味的读书的方法。研读不仅能使学生在具体化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文章的精蕴,而且能够在分析、比较、判断中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研读课文中找到答案,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手、动口、动脑,无一置身度外,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也养成乐于读书,身不离书;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善思,就是善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学习贵在思考,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师出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刻的思考,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问,就是提倡遇到问题多问个“为什么”。比如要问本文主要写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一些有质量的问题,以进一步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云:学贵知疑,少疑则少进,大疑而大进。也就是要求我们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毕竟,有疑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会写,就是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记录到笔记本或书上,以便复习;还要记写书本上一些知识,以供写作时能够随时运用;在此基础上,能对所学到的知识实行迁移、运用,会写一些与课文相类似的片段练习,会写一些与课文类似的文章,会用一些课文提供的写作方法。课堂上真正做到这些,你就会深入理解课文,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

3.3在语文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但并非是唯一场所。自主性学习的开放性原则要求开放学习途径学习语文,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要通过检索计算机网络、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报刊杂志、观察大自然景观或社会生活现象以及写作实践等途径来学习语文。

一是通过阅读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诗也会吟。”可见读书带给我们的好处。当然,教师应当规范学生阅读,但没有必要强求,尤其是已长大的中学生;教师应当从学生阅读兴趣、爱好,以及本着开卷有益的原则加以引导。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与所学课文相类似的文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等书中的某些文章,在读这些文章时,要从写作时代背景、写作目的、文章结构等方面与所学课文相比较,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文立意、主题、写作特色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中外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天文、地理、历史、音乐等到方面的书籍,做到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报刊杂志,如《格言》、《青年时代》、《读者文摘》、《小小说》等都是对语文学习有帮助的。总之,我们要通过阅读这条途径来培养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是观察大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现象的途径。学习语文要特别重视留心观察。观察大自然景观,可以激感,激扬文字。如有条件,我们还应该远足游览,实地考察,那样你就会感慨万千,兴奋不已,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写出来的文字一定会优美、感人。我们要留心观察周围新奇的人、事、物,看其与众不同之处,看其特色之处。要特别留心“第一次”,善于挖掘“第一次”的内涵,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大道理。还要留意每日新闻,新闻是新人新事新物的综合体,它集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时事性于一体,对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写作途径。写作,很多人认为那就是写作文,其实写作还包括摘录、日记、周记、随记等形式。

写作文:作文课是写作文的重要途径,作文时要突破条条框框,要张开想象的翅膀,紧紧围绕训练目标、重点,自我审题,自我选材,自我立意,自我写作自我修改,自我评价。摘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读、看、听时一些特别优美、特别深刻、富含哲理的语句(段)记下来,加以深刻理解,以备写作时使用。日记:将每天的见闻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记录时要有重点,防止“流水帐”。周记与日记相似,时间范围要比日记大。随记:备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放在身边,随时记载一些认识独到的景、事、人、理、情以及一些含义丰富优美的句子。久而久之,你的作文就会有个性,真实而深刻。

3.4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之间(甚至师生之间)在课堂内外展开积极的讨论和进行广泛的交流。自主学习不排斥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切实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探究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主张和看法,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在探究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自主学习也不排斥与他人合作学习,这个他人包括一切人,尤其是自己的才能师和同学。课堂上要积极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明辨事理,提高认识,增强才能,课后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个人的见解才能变得深刻,思想才会更丰富。

3.5提倡自主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开始实施阶段,难免面临诸多细节问题和困惑,甚至是挫折和失败。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步,就裹足不前。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学习语文这门科学,但主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去做、去思考、去实践,将自主学习养成一种习惯,你的经验积累就会增多,你的阅历就会丰富,你的思想就会深刻,你实现自主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在改进语文教学方式中,有效落实“自主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阵玉秋主编,《语文教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新课程通识培训》(参考资料),广西师范学院资料,2004年2月。

[4]《多读多写文自工》,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18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5]2008年6月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教师培训模块《参与式教学培训》教师用书、《教育公平教材》。

上一篇:育腾教育文学社简介 下一篇: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