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学“前

时间:2022-09-08 04:12:27

重视教学“前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自然离不开严谨的逻辑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一种独特的思维过程,依赖于个体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然而,小学生由于阅历较浅,分析问题时容易停留在表象,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或是由于“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让学生已经习惯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如果这种错误的认知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思维就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的束缚,阻碍正常思维的进行,创新的火花也就无法迸发。因此,教师应以数学的思维组织教学,重视“前馈”纠错,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注重细节,准确认知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一个不经意之举,或许就会给学生造成一些错误的先期印象,出现认知上的混淆。为此,我们教师应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对教材、学生、环境都要做精心的预设,并且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细节,做到随机应变,才能帮助学生认知更为准确,推动和促进教学。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认识平行》这一内容时,考虑到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是一大难点,为了避免学生一开始接触图形就形成错误的认识,我做了精心的预设,从两支铅笔掉在地上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利用经验充分想象,如果把这两支铅笔不断延长,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目前不相交,并不代表无限延长后也不相交。在学生得出“不相交”和“相交”两种情况后,我及时引导学生用直线概念分析现象,抓住“无限延长永不相交”为认识平行积累感知材料。然后通过一组立交桥,桥上、桥下汽车行进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在同一平面内”,并利用教室的场景,寻找教室里的一条已知的平行线,在学生的头脑中将这种表象建立起来,做到猜想与动手实践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反馈与评价相结合。

通过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精心预设教学环节,抓住学生瞬间产生的灵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二、变式训练,强化认知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和支撑点,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大部分对数学概念认识不清或理解不完整。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变式训练,通过变化题目中的已知、未知条件,或增设隐含条件等形式,引导学生科学、精确和严密地掌握概念的属性,对概念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

例如:小明家里有15个鸡蛋。第一天招待客人时用去总数的20%,第二天招待客人时用去总数的■,问小明家还剩多少个鸡蛋?

解:15×(1-20%-■)=3(个)

学生通过解百分数应用题,在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后,可将题目进行适当变形,以巩固知识:

变形1:小明家里有15个鸡蛋。第一天招待客人时用去总数的20%,第二天又用去剩下的■,小明家还剩多少个鸡蛋?

变形2:小明家里有一些鸡蛋,第一天招待客人时用去总数的20%,第二天招待客人时又用去总数的■,还剩下15个,请问小明家里原本有多少个鸡蛋?

通过习题变式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数量关系方面相同,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

三、拓展延伸,实践出真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后,还应该带领学生的思维继续“走下去”,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深化思维,让课堂在拓展延伸中变得厚重、开阔,这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涟漪,也能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之后,我结合生活中具体的实例,进行拓展练习:一列火车行驶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路程是怎么随着时间变化的?

(3)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提示,计算当时间为6小时时,火车的行驶路程为多少?当路程为900千米时,对应的时间为多少?

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哪些是正比例关系,哪些是反比例关系,学会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使学生感受到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总之,“前馈”纠错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扫清障碍,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保障。我们教师应以逻辑的视角,以生成的规律,对学生学情准确充分的预估,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有序,并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不断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上一篇:何为真教育? 下一篇:教育“对话”为何不能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