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现状之我见

时间:2022-09-08 02:16:55

高中物理实验现状之我见

摘要:物理实验是获得物理知识、规律的重要手段,而在现实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仍是薄弱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如何改进物理演示实验,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分组实验。

关键词:物理教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知识的客观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注定了物理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实验这一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实验就不会有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纵观漫长的物理发展史不难发现实验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近代,由于系统观察实验的引入使得天文学和力学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并最终建立了经典物理学。而到了现代,大量物理实验室的建立,大型精密仪器的应用使得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从宏观物体拓展到微观的物质结构,最终完成了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飞跃。我们甚至可以预言未来物理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实验这一重要手段。

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让我们体会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实验是学生获得物理概念、规律的重要手段。

2、通过实验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3、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4、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各种各

样的原因,实验还是经常被忽视,实验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物理教学效果也被大打折扣。

一、演示实验经常被忽略

有的老师不喜欢做演示实验,原因大概有:首先是在观念上很多老师认为演示实验不

重要,为节约教学时间,选择放弃;其次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有限,导致老师准备实验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增加;还有就是老师害怕实验过程出现意外,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演示实验对新课的引入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获得直观

的感受,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认为演示实验不重要的观点是错误的,要予以改变。

至于实验室的器材有限问题,这是很多学校,尤其是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学校这个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材资源是丰富的,可以来自课本,可以来自校园,还可以来自校外。全体物理老师要集思广益大胆开发身边的社会资源,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教具,亲身实践物理从生活中来的新课程理念。

由于实验是现场操作,自然会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实验数据有偏差,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预期的实验现象没有出现,这都是不可避免的。老师对这些情况的出现要“心中有数”,努力克服“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接受“不是每次实验都能一次就成功”的思想。

除了解决以上问题我认为为了更好的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还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1、演示实验力求操作简单。这样就不占用太过的教学时间,当然这就要求老师课前必须器材准备充分,反复演练,提高现场演示的成功率。

2、增加师生的互动。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尤其是比较简单的操作可以要求个别学生上讲台亲自动手,加深学生的个人体验。

3、尽量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比如同时做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加强实验的对比性,让实验现象对比强烈,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不大明显的物理现象进行放大。

4、强调老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老师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仪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注意安全。包括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实验仪器的使用安全。

二、分组实验的效果也是不容乐观

新课程改革提倡:立足过程体验,促进学生发展。没有什么比分组实验更能诠释这

句话的真正内含了。因为分组实验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还可以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分组实验应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实验活动,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但是现实往往是这样的:

1、老师只注重物理知识、定律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的培养。老

师总是过分担心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生错误,耽误时间,并最终无法完成实验。于是老师就不厌其烦的先说明实验目的,再详细分析实验的各个步骤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最后还要强调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老师“讲实验”的时间往往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而留给学生自由操作的时间仅仅是十几分钟而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就被完全抑制了,学生的素质自然无法得到培养。

2、由于高考是以书面考题的方式考察实验,而不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也导致学生只会“背”实验内容,而不会实际操作实验器材,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3、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时间大大减少,使学生失去了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机

会。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实验报告往往伪造实验数据,或者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数据,做实验变成走过场。

4、多数分组实验都是在学生先知道物理规律的情况下再进行,这样分组实验就成了

验证实验,缺乏神秘感、探究性,大大扼杀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要想扭转这种不利与物理教学的现状必须在多方面予以改进。

1、老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实验时间还给学生,让自己回归配角的角色。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

2、为避免学生先知道物理规律再做验证实验的尴尬局面,老师可以将原来由自己探究演绎的物理规律过程改成学生自己动手分组实验进行推导。比如当面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自由落体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单摆的等时性”、 “电阻定律”、等物理规律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配合一些演示实验或者多媒体模拟实验对它们进行推导讲解。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教学效果往往是学生只记住了结论,对探究过程一点印象都没有,甚至有学生怀疑多媒体模拟实验的真实性。

“看一万遍不如自己亲自做一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分组实验不仅可以获得大量感观材料,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思维分析,最终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这对于学生而言既是参与的过程,更是一个饱含创新和收获的过程。

3、为践行新课程提出的锻炼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的理念,高中物理教学中还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要体现它的知识性、趣味性、问题性和探究性。要求老师提出的实验目的要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相结合,而学生要事先进行充分的讨论,提出各种实验方案,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选出最优的若干方案精心设计成实验,学生还要学着自主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集需要的实验数据,最后得出实验结果。探究性实验完全实现了: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

例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提出问题

既然自由落体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一样的。那么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到底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利用前面学习过的运动学知识和相关的研究方法,猜想一下重物下落的位移s跟下落的时间t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参与猜想,并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3、)引导学生选出最有方案,准备器材

(4、)进行实验操作

方案: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探究

1、安装电磁打点计时器,连接电路;2、固定纸带和重锤;3、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点;4、更换纸带重复3-4次实验;5、挑选合适的纸带进行标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从起点到各点的距离并填表

(5、)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根据猜想找出位移s与下落时间t的比例关系,不同小组的结论进行比较归纳

结论:各组实验在误差范围内,可以得到重物下落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正比关系;

探究性实验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提出的问题要带有启发性、有趣性,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出问题时还要注意创设情境,突出问题的矛盾。

2、充分尊重学生合理的假设和猜想,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展开无穷的想象力。

3、选中的实验方案必须:合理;准确;可行;简洁

4、探究实验中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实验中要组织好学生的实验纪律,避免发生任何意外。老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表现进行认真、详细的评价。好的地方要予以肯定,不完美的地方要一起探讨改进的方法,错误的地方要严肃提出。

高中实验教学是否成功,主要决定于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以及参与程度。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才能改变程序化的教学现状,让课堂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朱选云 《谈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中学物理》 2008.10上

2、邓敏《基础物理教学中开发性问题的理论分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8.11

上一篇: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初中入门阶段英语单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