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9-08 10:36:29

浅谈我国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5-0030-01

摘要:我国的社区体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社区体育的概念和组织形式入手,阐述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社区体育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区体育 现状 对策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由社区居民自发、自主进行的,活动方式简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服务性等特点。对居民的文化生活、生活质量、邻里感情等,有较好的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同时对于社区的繁荣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社区体育组织形式与活动状况

我国社区体育主要有两大组织形式,一、以政府行政部门或企业事业单位为依托,组织程度较高的组织形式;二、群众自发组织,组织程度松散。在治理者和指导者上,治理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指导者以义务为主,有偿为辅,多为离退休体育积极分子,占74%。

社区体育的活动形式有两种:一、日常性活动;二经常性体育竞赛。日常性体育活动以小规模的晨练和晚练为主。体育竞赛主要安排在节假日或按季节举行。日常性体育活动的主要活动有:健身操、太极类、气功类、舞蹈类、球类、剑类、毯类、武术类、慢跑。而体育竞赛的活动内容取决于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场地器材,且呈现多种多样的状态。

2.我国社区体育现状

2.1治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在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的街道社区体协,但现有的街道办事处工作职责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有关体育方面的职责,街道办事处抓体育工作没有充足的法规依据,社区体育处于可抓可不抓的地位,因而社区体育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问题也难以解决。街道社区体协属于基层治理型体育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由下位的活动性组织承担,目前社区体育组织形式比较简单,各种社区组织还未形成网络化的社区体育组织治理体系。

2.2指导者专业素质不高、队伍薄弱

15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抽样调查结果表明,76个街道社区体协中专职治理者仅占19.6%,755%治理者由身兼数职的治理人员兼任,还有9%的治理者聘请离退休人员担任。由于兼职的治理人员占了大部分,工作复杂,很难全身心投入到社区体育工作中,据调查,社区体育的治理者、指导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的不足30%,从而使工作质量大打折扣。

2.3资源短缺

发展社区体育的资源紧缺据调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资金短缺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例如:北京市8个城近郊区65%的街道办事处没有体育场地设施,其余35%的街道办事处也只有乒乓球室、室、门球场等小型场地;上海市人均只有0.1%的体育场地,城区的街道社区根本没有场地。山东省济南市对14个居民小区进行抽样调查,只有3个小区的公共体育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宁夏市今年新建的10个居民小区,仅一个小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天津市、杭州市、宁波市、苏州市、南京市在调查时都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缺乏。造成这种状况既有社区发展滞后、历史欠账太多,又有城市规划不配套,规划不落实的原因。

2.4各地区、各群体发展不平衡

全国20个省市有的已经成立街道社区体育组织、街道办事处的比例达100%,有的则为19.9%。对社区体育参与者来说,中年人多青年人少。

3.对策

3.1加大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体育需求在不断的增长,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从而也为体育资金的筹集提供了灵活的渠道,因此需要大力的发展体育产业。

3.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建设城市社区体育普遍存在场地设施缺乏的问题,对于无力进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社区,一定要留出适当的空地,对尚无体育设施的已建小区,国家应予以政策的优惠。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设施以弥补体育设施紧缺的问题。

3.3加强社区体育治理人员和指导人员的培训。这些人员是社区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懂体育、会组织、能治理的体育人才极为缺乏,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了妨碍的作用。应该加强与体育院校联系、设置社区体育的培训班进行培训。同时也让体育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来到社区当中进行学习和交流。

3.4加大社区体育的宣传。社区体育治理人员应大力宣传社区体育的意义,并且通过开展各种各样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吸引居民,营造体育气氛,让居民在社区体育中得到体育需求的满足,从而增强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促进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

3.5加强对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社区体育科研是社区体育的指明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社区意识淡薄,对社区体育的内涵熟悉不清,这有可能造成社区体育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这就显得社区体育科研十分必要和迫切。

3.6建立街道社区体育“社区化”治理模式。尽可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各方的积极性,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任海,王凯珍,王渡.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 ].体育教学,1997(5).

[2]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0,(1) :4 ~7.

[3]曲宗湖.21 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5.

[4]傅兰英.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J ].体育科学,2004 (4) : 16 – 18.

[5]王凯珍.社区体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英语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下一篇: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