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中的教学问题与对策初探

时间:2022-09-08 10:27:04

《〈论语〉选读》中的教学问题与对策初探

[摘 要]开设高中语文《论语》选修课是一项新尝试。目前,可借鉴的教学资料不多,对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作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平时的学习思考以及教学观摩所得,就教学《选读》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以及如何应对谈自己几点浅见,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选读》 问题 对策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以扩大学生发展的选择空间。高中语文选修课共五个系列,《论语》选读属于“文化论著选读”。

开设高中语文《论语》选修课是一项新尝试,目前,可借鉴的教学资料不多,对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一线老师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地探索和总结。

(一)《选读》教学的困惑

《论语》自东汉起就长期被奉为经典,宋代之后更成了科举时代每个读书人必读的教科书,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一块基石,孔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带给后人以深远影响。教学《选读》,笔者发现有不少的问题:

1.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语言虽然具有通俗的口语语体特点,但是它和当前的生活毕竟有2500多年的距离,学生理解文本本身具有相当的难度,怎样缩短与圣人的时空差距,克服学生的心理排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本深入探究的欲望?

2.《选读》的教学单位――篇,虽经编者按主题进行材料重组,但语录体的文体特征使得它依然不如其他作品那样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更多的是记录孔子与弟子们生活的侧面、思想的断片,材料零散,学生比较容易断章取义。

3.《论语》具有经典性与可读性,历经千年读者的解读,常读常新,比较具有轰动效应的如台湾学者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首都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等。如果说老师在课堂上试图要给学生一个权威的解释,那无疑是荒唐的,而对今天的高中生而言,在准确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并融入自我的生活体验,以辨证的眼光对《论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二)《选读》教学的对策

那么,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突破,进而增强学生对《论语》的探究意识与学习的兴趣?下面是笔者的学习思考与教学实践的点滴体会,以抛砖引玉。

1.还原式诵读――激发学生对文本深入探究的欲望。《论语》中有不少具有生活场面特征的语录,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还原式诵读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具有生活场景特征的语录的诵读,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活的本真――接近2500年前孔子生活原生态。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一说起孔子,人们通常会浮现出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模样,那个闪耀着仁者、智者与勇者的人格魅力的孔子是一个万众敬仰的圣人形象,给人以神圣与敬畏的感觉。

指导学生进行还原式的诵读,提供说话的背景、言语的情境,模拟说话者的语气、语调甚至表情、神态、动作,学生读到的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能爱能恨、有悲有喜、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比如朗读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让学生了解发出这一感慨的背景是在孔子周游列国后、理想不获实现时,而此时孔子已经是一个鬓发苍苍的老者。从“矣”、“也”等语气词和主谓倒装的句式,学生感受到了孔子对岁月催人老的感慨之深,对周代文化的推崇与向往之至。

孔子学生颜渊死了,孔子发出“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悲叹,颜渊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英年早逝,孔子的悲痛不言而喻:“老天真是要了我的命了!老天真是要了我的命了!”学生还原出来了当时的孔子垂胸顿足、呼天抢地的情状。

对于学生的教育,孔子给人的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大教育家的形象,而通过对《论语》有关章节的还原式解读,学生则更多地读出了孔子的真性情来。比如关于“三年守孝期”的讨论,宰予提出了“三年太长”的异议,孔子虽然并不同意宰予的看法,但是没有直接而明确地反对,宰予出去后,孔子对他表示了不满:“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孝,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学生说,孔圣人竟然也会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那语气有点类似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子不说也罢!”温文尔雅的孔圣人也会对自己学生震怒而大动肝火? 通过还原式诵读,学生对孔子的反映感到了很大的意外,对宰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也有了更强烈的探究意愿。通过还原式的诵读,学生读出了走下圣坛的孔子,不是一味板起面孔说教的老夫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十全十美的神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着深邃思想和崇高人格同时也有缺陷与不足偶尔还喜欢耍些小性子的凡人,是一个处处碰壁却有着美好憧憬的固执而又可爱的老顽童,让人倍感亲切,这比预期的丰满许多。还原式诵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深入解读《论语》的兴趣。

2.整体性解读――避免学生对文本孤立片面的理解。《论语》的组合形式是“篇”和“章”,所谓“章”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段落;“篇”则是若干“章”的集合。章与章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尽管《论语》选读的编者按主题对语录进行重组,但语录体的文体特征使它依然不如其他作品那样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比较零散,这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对分散于不同篇章的内容进行整和,即作整体性解读,以避免断章取义。

比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0多次,分散于《论语》的全书中,而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章节。《论语》选读中对“仁”的集中阐述有: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孔子的“仁”的思想既是对人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对外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绳;而加强自我道德品质修养(修己)是前提和基础,只有提高自我修养,方能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爱人)。

对于“仁”,孔子不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阐述,也有实践层面的论述:①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5、12)②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5、8)

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无论是他的学生子贡、冉有,还是公西华都没能达到“仁”的标准,孔子甚至谦虚地认为自己也没有能够做到。但是他始终没有停止对“仁”的实践与追求。在另外一个场合,他又提到了“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既然“仁”如蜀山,高不可攀,孔子为何又说“仁”并不遥远,只要我想要“仁”,那么“仁”就会到来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学生颇为疑惑,通过统观前后章节,整体解读相关文本,学生感受到了前者是孔子对人格修养的高标准、严要求,后者则是对主观态度、努力程度侧重关注:只要心中有强烈的意愿,有迫切的需求,有足够高远的理想与目标,那么就会千方百计、永不停息地前进,那么“仁”离我们就越来越近了。由此可见,只有综合散布在各篇中的语录,对“仁”进行整体解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不失偏颇。

3.个性化解读――关注学生个体审美的差异性。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对于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由于认知水平、成长经历、情绪体验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论语》历经千年读者的解读,常读常新。台湾学者南怀瑾解读《论语》,他以独特的视角、渊博的学识和幽默的语言带给读者会心的微笑;于丹教授面对亿万观众对《论语》进行了生活化的故事性解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能迎合普通观众的口味。

作为21世纪的读者,面对圣人留下的这样一座“大宅子”,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目标定位?《论语》选读《前言》部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目标已经明确,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呢?笔者以为,我们不妨做贪婪的“拿来主义者”,一是将学者专家的经典解读拿来,作为学生对照解读的借鉴材料,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二是对《论语》文本本身的拿来,当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放开眼光,自己来拿,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并赋予时代与个人的因子,将之改造成新宅子,即做具有独特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的个性化解读。

比如,上文提到的“待贾而沽”章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在当前的社会,你认为“待贾而沽”是否已经过时了?如果你正面临着择业问题,你会选择“待贾而沽”还是“毛遂自荐”?学生兴趣盎然,课堂上学生各执一方,或引经据典或以事实说话,辩论甚是激烈。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以广阔的发挥空间。阅读的过程不仅重视学生阅读体验的差异性、独特性,还注重学生对文本意义达成的共识:无论是选择“待贾而沽”还是“毛遂自荐,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就是具备“真才实学”。

又如,教学“知其不可而为之”时,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对孔子的这一行为如何评价?它引起了怎样的联想? 下面是课堂片段的实录:

生1:明知道是行不通的,为什么还要“呆呆往前冲”呢?这是无谓的浪费资源。从当前追求生活高质量与高效益的角度,我不同意孔老夫子的做法。

生2:面对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对照文中其他隐者,我认为孔子的的行为应该肯定,他的精神值得称道。

生3:如果说前面就是死胡同,你为什么不绕道而行呢?孔子真的很固执也很迂腐。

生4:“知其不可”应该是一种“主观的意识”而不是“客观的存在”,没有去反复的尝试,又怎么得知一定行不通呢?是否有可能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呢?

生5:我听于丹教授讲了一个故事:说日本有一位茶师根本一点武功都不懂,却以内心的勇敢战胜了武功高强的武士。看来,这世上没有“不可能”,只要你内心足够坚强。

生6:我想起了一句话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人需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勇气,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人人都学长沮、桀溺,个个都隐居山林,那社会还谈何进步?

课堂的气氛异常热烈,处于思维的兴奋点上,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他们的表现大大超出课前预想。课后的反思使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其实,很多时候,课堂上缺少的并不是学生的灵气与睿智,而是缺少老师的引导启发,缺少老师对学生“表达欲望”的调动。

以上是笔者就《论语》选修课教学中所遭遇的问题谈了几点肤浅的看法,个人以为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一定要树立文本意识,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古圣先贤对话。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也为每一个语文老师提出了一个教学研究的难题。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才能将新一轮课改落到实处。

上一篇:美、德、澳、巴四国教科书循环使用对我国的启... 下一篇:刍议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