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时间:2022-09-08 10:09:34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批制度改革不单单是政府自身的改革问题,它还与经济体制的改革、行政体制的改革和行政法制建设密切相关。本文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行政审批 制度 改革

党的十指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细化审批流程监管,严格把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审批行为,推进行政审批公开运行”。新一届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

一、我国行政审批改革现状

1.政府职能大幅缩减

2001年9月,国务院成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先后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6批次的清理。2013年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继续加大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看出,从2001年改革至今,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缩减,从各变迁事件来看,“完全取消”占压倒性优势,“合并新增”占比很少,这体现政府职能大幅度缩减,放松政府管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社会和市场获得了更大的自。

2.审批收费逐步取消

改革之前,我国各项审批收费的且额度比较高。经过改革,伴随着审批项目的取消,对应的收费亦不复存在。财政部和发改委共同出台了《关于公布取消103项行政审批等收费项目的通知》,决定撤销103项收费项,湖南省又一次对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62个项目进行取消,这一举措使政府少收费十多亿,广州市取消包括自学考试在内的22个行政事业性收费,此举为本市企业和市民减轻负担约1.7亿;山西省对小微企业进行为期三年的免征登记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新疆2016年全面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等。

3.服务中心广泛建立

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办公、不断创新、项目阳光、高效”的发展模式。利用这种审批模式,不仅能够使服务更加的透明,而且异常的便捷和迅速,缩短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服务中心设立服务咨询台,为群众提供咨询,代填写服务,最大限度实现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推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为民办事的良好效果,着力构建便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二、我国行政审批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行政审批改革仍未完成

虽然经过数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但行政审批改革事项在绝对数量上保留下来的仍有不少,目前还有770项行政审批项目运行,还有一定的精简余地。社会和市场可以自治的职能送还给社会主体和市场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不过就目前所剩行政审批事项来说,仍存在一些社会和市场能够自律管理的审批项。这些审批事项的存在都表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仍存在着很大的空间,职能转变的任务还应继续。

2.行政审批职责体制不健全

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尽管有数字上的重大变化,但在实质落实上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行政审批权力下放过程中,普遍存在有利益的事项抓住不放,无利益的事项尽量推到下级部门,相应责任也向下推诿,权责不对等造成下级部门往往由于不用承担最后责任而审查不严、敷衍了事,而具有终审权的上级部门又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无法把关。由于审批事项下放权责体系不清晰,监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甚至采取放而不管的态度,事后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出现监管难和假下放,实际上群众办事并没有真正得到方便。

3.行政审批监督体系不完善

我国行政审批只重视审批环节,忽视后续市场监管。项目审批的质量和效果非常的低,导致最终的效益不好。行政审批由于具有多个监管的主体,所以监督在实施上并没有非常大的效果,只是外在的华丽,很多监督也都是形同虚设,起不到强有力的监管作用,所以,人民群众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性性和信任度都不高。监管不利且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盲目审批、乱审批、乱收费等违法行为,在相关的领域造成混乱。

三、我国行政审批改革发展趋势

一是审批理念由管制转变为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企业、公民和社会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使政府服务的实现效率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二是审批模式由审批制向核准制和备案制转变,行政审批是政府实施管理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在有的情况下也不是最有效的手段。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运行的主要保障,实现核准制或备案制是行政审批改革最终的目标。三是审批程序由黑箱操作到公开透明。行政审批为一项行政权力,往往被看成是部门重要性的标志,也成为部门谋取利益的手段。改革后的行政审批程序,应该是公开透明的,既便于审批对象实行监督,也增加了审批的公正,从而也提升了审批对象对审批机关的信任度。

上一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