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与教育艺术解析

时间:2022-09-08 09:24:22

初中班主任管理与教育艺术解析

【摘要】初中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作为初中班主任,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他们人生目标,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显得特别重要,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是班主任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探讨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的相关内容,供同行进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与教育;艺术解析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班主任是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纽带。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既要向上对学校负责,向下也要对学生负责。管理时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素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切实转变自己的思想,要将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要用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不同的心理及学习状况的学生采取相适应的管理和教育方法。

一.实现班级管理制度化。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调动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制定中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让班级管理变得更加系统、更加规范。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人人为班级争光的思想意识,由于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发挥班干部的职能。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让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一方面可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代替班主任行使部分职责。因而班干部也是班主任与学生相互沟通的纽带。班主任要认识班干部的这个有利因素,把部分职权下放给班委会成员,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同时也要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每天轮流让学生进行值日活动,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员,让学生认为班级没有忘记他们,尽管他们的学业或行为令老师失望,但班主任没有抛弃他们,让他们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因此觉得十分自豪。

班干部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以身作则,才能让其他的学生心服口服,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自己约束自己。而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关键要树立他们的学习目标,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有了学习目标,就犹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轮船有了前进的方面,才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父母的认可。同时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叛逆心理特别强烈,不愿受到束缚,追求独立,自由。这就要求老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和谐的沟通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沟通环境下,打开自己的心扉,有利于班主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适应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以便学生从内心中接受。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学习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在生活中给学生更大的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四.班级管理中要注重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管理离不开班主任和家长两个方面的双方配合而共同进行管理。只有通过师生互动、师师互动以及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才能让班主任避免伤其学生的自尊、以及他们的隐私,让学生在一个温馨愉悦的环境下接受批评和建议。进行班级管理时要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在班主任进行管理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要老师进行深入的反思,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有效的改进,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以最适合的教育方法进行管理和教育,让他们从心底中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

五.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素养。班主任不但拥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不但要传授学习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有人说过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说明老师要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学生,来影响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一举一动。老师要说到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如班级规定早到时间是7.30分,那么老师必须在7.30分钟之前到达教室,这样老师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老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学生克服困难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早上迟到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六.掌握科学的管理与教育艺术。班主任要更好地管理学生,就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将每一个学生放在心坎上,从心底里关心和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关心他们的成长与进步,管理学生要细心,处理问题要细致不能马虎、急躁,甚至粗暴。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时有发生,因而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方式与技巧,在处理问题时要做深入调查,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要轻易下结论,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要用情感来感化学生,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即教育了学生,也培养了感情,让学生更加信任班主任,把班主任当作朋友来交往,通过交流沟通,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及他们的心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采取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要用有色的眼睛来处理问题。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让每个学生都要心服口服。

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时,要注意批评的艺术,注意批评教育的场合。初中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十分重视自身在同龄群体中的形象,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避免在公开场合中,尽量多采用个别交谈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在教育学生中,如果单纯使用批评的手段,就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或是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的心态。在批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的优点,这样在批评的同时,带有了表扬的成分,学生乐于接受。在批评时要控制自己消极情绪,要与学生讲道理,认真分析其产生根源,并思考教育方法,在教育的同时流露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教育学生时的态度要严肃而不缺少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这样才能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公正公平,决不偏袒任何一方,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让他们心里充满了感激。

总结

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班级管理的经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开湘.探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3(44)

[2]张含.孟伟伟.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3]张琴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2)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未来趋势分析 下一篇:充电机电路改进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