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从学会提问开始

时间:2022-09-08 08:07:09

自主阅读,从学会提问开始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大多是老师课前设计好问题,课堂上,随着老师的一问又一问,学生进行读书回答。但是,通过对阅读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阅读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自主质疑、释疑。

一、 阅读课堂上,学生不爱提问是不正常的。

从“教”的角度说,教师不知道学生有什么疑问,那“教”依凭什么、又为了什么?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惑、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可见“解惑”是“教”中应有之义。学生学而无惑,教也就无从谈起。从“学”的角度说,如果所学内容没有一点疑问,都懂了,那还学什么?“学”和“问”原本就联系在一起。这说明,课堂上学生问得少甚至根本不问,是极不正常的,那阅读课堂也就成了老师做主的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在接受知识,这与新课程标准背道而驰。

二、学生为什么不爱提问呢?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永远是学生的天性。孩子在幼儿时期极爱提问,低年级的学生有时还会提问,可随着年级的升高,慢慢不提问了,特别到了五、六年级,根本不愿开口了。这是为什么?是我们长期“教育”熏染的结果,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在学生潜意识里,上课就是老老实实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奇的天性渐渐泯灭,变得麻木呆滞,探索未知的通道堵塞了,只会用耳朵接受老师的教导。长此以往,我们还谈什么培养创新人才?

三、对于提问,师生有不同的心态。

1.学生方面。多数学生的心态可以概括为不敢问、不愿问和不会问。不敢问,如果问得肤浅离奇,且不说同学笑话,遇到缺乏宽容心的老师,不禁意瞪你一眼,或说上一句“榆木脑袋,问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愿问,提了问题得不到重视,问了没有回应――白问。不会问,提问是一种自主意识,更是一种需要培养和锻炼的能力。自我意识没唤醒,学生不会问,不经受历练不懂提问策略,学生也不会问。

2.教师方面。教师有这样几个不鼓励提问的原因:一是追求教学“效率”;二是学生提问会打乱预设的教学步骤;三是教学评价,反正检验教学质量高低以考试分数见分晓,跟上课学生提问不提问没有关系。

四、 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

课程标准提出“对话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平等对话者,教为学服务,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会提问就是学会求真,习惯需要从小培养。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呢?

1.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乐问。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这句话的核心是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要鼓励提问,无论问题是幼稚的还是荒诞的,只要认真提出来就应受到尊重;要使学生切实感到,在教师眼里“多提问题、会提问题的学生,才是好样的。”

2.把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或主线。我们常要求学生要“带着问题”读课文。“问题”来自哪里呢?是由教师直接提出来,还是由学生在读中发现提出来?前者是让学生寻找答案,学会的是“相信”;后者是主动质疑,学会的是“思考”。我们认为,初读教师不宜提问,以免禁锢学生的思维。班级集体教学,如何顾及个体的学习起点?教师须细心倾听,做提问的有效“管理者”。这就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对问题作梳理、分类和整合。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就是把“学”的困惑、疑虑,作为“教”与“导”的起点和着力点。

3.利用课文资源,指导提问策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预习时读(读课本)、做(做课后的习题)、问(在预习中生成问题)。看课文中的“泡泡”,让学生学习提问;看课题提问;用课文中内涵丰富的句子提问。高年级的学生,不仅要学会从内容上提问题,还要学会从语言形式上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

4、课堂上给时间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提问。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不要担心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时间,相反,让学生充分阅读自学,利用预习时搜集的信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生成问题。使学生“眼看、口诵、心想、手动”,从而让学生积极进行思维尝试。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提问水平会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5、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合作学习,集体探究质疑。阅读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学生搭配得当,教师给出明确的学习目的,教给合作学习的方法:读(读文本)、思(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体会作者感情等)、疑(提出问题)、议(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人人动口、动手、动脑。

但是,最终教师是学生提问的“管理者”,也是参与者,有时还要主动提问。如在“考考你”的时候,在学生表面已知实为不知、发现不了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我来问你”。教师在学生质疑处点拨,在不求甚解的地方追问,学生的阅读理解就会更深入文本,更深入生活实践。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阅读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开始,尊重学生,师生开展“平等对话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创新人才。 (上接第379页) 生巩固已有的词汇储备,并且通过严谨的表达了解语法的正确使用标准。

比如在三年级,我们会学到《金色的草地》,课文学习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我们挑选的课后阅读,就根据这篇课文的主题,节选了一篇适合三年级水平的关于草原的文章,让学生巩固一些形容词的用法。

少数民族的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来组织日常的教学。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受到的母语迁移干扰,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不要拔苗助长,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民族地区汉语普通话的学习目标。

上一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之阅读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及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