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求职择业的技巧与对策

时间:2022-09-08 07:57:17

高职院校大学生求职择业的技巧与对策

摘要:择业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以其特殊性,在就业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困惑。文章从高职院校学生求职择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措施,教育学生“自我推销”、科学应对的方法、技巧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求职择业 素质 对策

对于一名即将走上社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需要认真学习就业政策,详细了解就业程序,澄清模糊认识,努力调整好择业心态,充分做好知识、技能、思想、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思想准备,勇敢地迎接挑战。

一、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填写简历

大学生进入求职市场“推销自己”不仅靠学校的声誉和自身的实力,第一印象也显得很重要,而第一印象往往来自简历,必须学会用简历先“包装”自己。包装不是伪装,在撰写简历材料时不能弄虚作假,无中生有,更不能伪造各种证书等等。简历包装要讲究策略,根据用人方身材进行包装,递交给不同的用人单位自荐材料内容要适时调整。要重点突出,注重相关性,要精练概括,最多不超过两页。发简历不在于量而在于质,要有目标和重点。一要充分展示取得的成绩,以证明个人能力;二要简练,挑有分量的内容,不写对申请职位无用的东西,最多不超过两页;三要本着诚实的态度,客观实在,不要吹牛;四要文字排列疏密合理,各层意思之间应有一定间隔。长期以来在我国不仅把“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看作是作战的规律,也把它当成处世格言。当然,也是我们推荐自我的基础和出发点。只有知彼知已,对职业世界的有关情况了解清晰,才能做出最适当的决定。知彼要知道包括求职单位用人的要求,所从事职业活动内容、职业特点、职业环境、职业报酬,也包括了解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知己是要发现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也包括知识结构和职业适应性,分析自己的特长与其他求职者的不同之处。求职前应该想我与别人有何不同,我怎样才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只有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把握机会才能取得成功。

对不了解的事物我们往往是疑虑的,对环境不了解,会使我们出现一时的疑惧。对自己不了解,会使我们在整个推荐自我过程中充满胆怯、疑惧和焦虑。因此,―切事情都要从了解自己开始,一切事情都是由了解自己决定的。对自己了解愈全面,愈接近实际,也表明自己愈成熟。职业选择也是如此,要想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志向和性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发现和了解自己现在的才能。另一方面,要想在职业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力,要认识自己现在的潜力,要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考虑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适合干什么,要根据个人专长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广阔空间。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并根据社会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努力为自己创造适合社会需要的条件。

二、广泛搜集信息,有的放矢甄选

职业信息是求职的基础,谁能及时获得信息,谁就获得了求职的主动权,而许多大学生还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解职业信息。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只要你留意就不难发现,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的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如就业政策、就业机构、经济发展形势与趋势、供求双方的情况等等。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职业信息,才能较好地选择自己的工作。目前搜集职业信息和寻找求职机会主要有以下路径和方法。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规模较大的人才交流招聘会,或者从家长、亲戚、朋友、同学及其他熟人那里获得信息。这种信息准确迅速,有效性高,是获得信息的可靠渠道。二是通过网络、报刊、广播或电视等传播工具获得信息。这种信息的特点是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此类工作机会容易发现,但竞争者较多,求职成功率较低。三是通过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部、劳动人事部门、劳动服务公司或职业介绍所获得信息。这些部门常年向用人单位输送人员,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比较了解,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准确可靠,并有一定的指导性。目前是绝大多数求职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四是通过参观实习获得信息。大学生通过参观、实习开阔了求职视野,增加了职业意识,加深了对职业及用人单位的了解。这种信息准确,成功率高。有不少大学生就在实习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五是通过电话、信件或拜访获得信息。这种寻找工作机会的方法主动性强,但盲目性大,成功率较低。在缺乏职业信息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获取工作机会的方法。

毕业生要想选择到理想的职业,就必须主动参与,敢于竞争。虽然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上机遇往往只偏爱那些就业准备充分的人。这就要求毕业生一方面要主动把握择业契机,多方面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结合个人专业、特长和爱好,认真地经过筛选后再投递简历,甄选自己满意的就业岗位。不能抱着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老观念,更不能在家里等待用人单位。另一方面要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提高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接受社会的选择,提高自己在择业竞争中的优势。

三、积极争取机会,重视面试过程

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只保持一个工作机会,应尽量同时多掌握几个工作机会,以便失去某个机会时有回旋的余地。同时找几个工作机会还有利于进行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为了争取面试,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应征几个工作是必要的。因为多经历几次面试可以积累面谈的临场经验,有利于以后的关键性面谈时控制情绪、消除紧张、更充分地表现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面试是毕业生整个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成败决定于面试时的短短一瞬间的表现。要丢掉包袱不要拘谨,让真实的自我展示于人前。应试之前充分准备并熟悉公司的背景材料,准备可能被问及和主动提问的问题,面试中应保持落落大方、谦逊有礼的态度,并适时展现自己的个人风格,衣着打扮要职业化。要学会包装自己,利用专业干练的外表来“造势”,在面试时脱颖而出。面试场所是一个较为正式的场合,仪容举止是面试中一个重要测试要素,毕业生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注意着装。俗话说:“马靠鞍装,人靠衣装”,服饰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修养和气质,它是一种重要的体态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外表装束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态。简单大方的职业套装,给人以稳重干练又不失亲和力的印象。女生应以裙装套装为主,如果穿长裤,应选择剪裁合宜、质料柔软的西装裤。男生应着深色西装,系领带,夏日炎热的情况下可着浅色衬衣,让人感到你精力充沛、容光焕发。

2.注意举止。举止应得体、端庄,进门要敲门,面带微笑,主动与在场的人员打招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让人见后觉得应试者精神饱满,朝气蓬勃。

3.注意言谈。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讲话条理清楚,作答思维敏捷,表达恰如其分,并通过表情、语调、声音等方面的配合,正确表达出自己真诚、乐观、热情和大方的态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注重细节。女生淡雅的彩妆,切勿浓妆艳抹。男生不要留长发,胡子要刮干净。头发、指甲、配件等细节都应干净清爽,穿着的鞋子要与衣服色调协调,不一定要穿名牌,但一定要整洁干净,妆容以自然健康为标准。

面试中你碰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你面试中的重要人物,一定要对每位你接触的人都彬彬有礼,不管他们是谁以及他们的职务是什么,每个人对你的看法对面试来说都是重要的。面试后一两天内,无论结果如何,最好向招聘单位或面试人员通过电子邮箱发送一封书面感谢信,简单重申你的优点和你对这份工作的愿望,以及你的面试感受,自己可能为其做出的具体贡献,希望早日听到贵单位的回音。每位大学生都要记住一点,应聘并不是到面试结束时就终止的。如果你对自己面试时的表现不够满意,要抓住面试后感谢信的机会,也许可以扭转乾坤。面试感谢信是所有求职战略的必要工具。

四、准确把握形势,善于展示优势

大学生在接受第一份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长远的发展机会、企业方向与管理水平等前瞻性因素或隐性的非金钱物质性的福利待遇。在回答诸如期望的工资额等问题时,一般不要提出一个绝对数,而不妨提出一个相对区间,这可避免自己被动地接受过低的工资或因期望过高而将自己拒之门外。能够胜任工作的人不一定能获得工作,能获得工作的人,往往是那些善于表现自己,让对方感到自己是最适合这一工作的人。要准确把握形势,善于展示优势,突出自己能够适应职业要求的某些方面和特点,让对方感到你就是最适合这一工作的人选。当然,也要根据招聘者的兴趣爱好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一是找出能够吸引招聘者的条件;二是要把自己的优点用到所需要的地方。如诚实、谦虚、可靠、独立性和平易近人等品格是求职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时对一种工作来说是优点,对另一种工作则可能是缺点。同样一种因素,对某些招聘者看来是优点,而在另一些招聘者看来就可能是缺点。我们主张有选择地突出自己的某些特点,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转化成对方需要的形式,转化成招聘者能接受的形式。事实表明,在众多求职者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究竟谁能被录用,就看谁能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长。一旦找到工作机会,该项工作又适合自己的特点,就要准确把握形势,适当降低要求,做出自己的选择。

总之,在就业大环境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正确定位,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就业观念,提高社会竞争力和适应性,才能真正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作者系山东协和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参考文献:

[1]闵维方等.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黄映琴.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1

[3]朱亮.探索金融危机下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疏导[J].时代教育,2009,4

[4]赵善庆.高职院校学生择业求职的心理教育方法[J].成人教育,2006,2

上一篇:PDF电子书减肥全程方案 下一篇:安宁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工会联合会积极开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