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利弊及对策

时间:2022-09-08 06:44:22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利弊及对策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校要为英语教学配备必要的音像视听设备和资料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等设施。教师要利用、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手段,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这指出了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因此,中职学校英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一)拓宽教学资源,构建新型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了解更多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接触多元化的英语材料,聆听纯正的英语录音,欣赏有英语解说的经典影片,让学生融入到一个多媒体的全英语的语言环境。同时,学生还可以按自身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级别的学习材料和设定目标,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的方向发展。它顺应了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是中职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主要形式,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教学方法上偏重于语法知识和词汇的讲授,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和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多人即兴对话、听写练习、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并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学生“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主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书本给学生“讲”知识,最缺乏的就是生动的听说和便捷的情景英语交流环境。而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集合各种影音元素,并作用于学生听、说、视等各感官,将枯燥的学习材料具体化、形象化、真实化。教师授课时,可利用多媒体平台穿插情景会话、新闻等影音资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声画交融,使学生身临其境,较好地进入英语角色。例如,教天气状况时,运用多媒体呈现各种天气状况,使学生通过感官体会情境。或者创设有关天气的情景对话,让学生深入角色,主动实践,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应用多媒体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一)课件华而不实,反客为主

有的教师把多媒体教学错误地认为是教学过程的“电器化”,自己在其中仅仅充当了“播音员”和“讲解员”的角色,只顾及自己的“高节奏、高效率”,而未考虑到学生的思考及消化过程。学生做笔记跟不上,慢慢地就不做了。有的教师以多媒体代替有效的常规教学手段,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从出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一直到达标检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用电脑,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既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能提高教学效果。

应对策略:多媒体是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不能反客为主;是否使用多媒体,应取决于具体课堂教学的需要。同时,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其中,体现自已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更易接受,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二)耗费教师精力,课堂公式化

如果教师直接用买回来的精选课件,会造成课堂公式化,还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作一个优质课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首先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包括声音、图片、录像等各种文件,然后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对象对资料进行筛选、剪辑、合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设置许多的命令和操作,碰到一些技术性问题,还要请专业人员帮助解决。整个课件制作完成后,要进行多次的实验操作,才能使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平时的书面备课。

应对策略:在设计课件时,教师要根据课程需要和教学对象,挑选合适的材料,做到主次分明,内容简洁。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解、板书、互动间的关系,尽力达到教与学和谐。

事实表明,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在教学中的优势,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完善,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上一篇:初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有感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