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 解铃还需系铃人

时间:2022-09-08 06:15:41

民间投资 解铃还需系铃人

民间投资具有内生性、市场性等特点。保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如何促使民间投资稳定较快发展,已经成为“十二五”时期北京市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民间投资定义和统计范围的规定的通知》(国统投资字[2012]2号),民间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单位以及由其控股的单位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北京民间投资尚存潜力

数据显示,北京市民间投资增速和贡献率有待提高、行业涉及面有待拓宽、投资活跃度有待增强,这些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而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的差距,正是北京市释放民间投资活力,激发经济增长潜力之所在。

增速和贡献率有待提高

2007年以来,北京市民间投资年平均增速为2.9%,低于全社会投资9个百分点,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简称国有投资)12.6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1~4月,北京市民间投资下降0.9%,低于全社会投资10.1个百分点,低于国有投资20.4个百分点。与全国、东部地区及各直辖市比较,北京市民间投资增速也偏低,2012年,北京市民间投资增长4.9%,低于全国19.9个百分点,低于东部地区16.5个百分点;同时,也低于其他直辖市民间投资增速,低于上海8.3个百分点,低于天津19.9个百分点,低于重庆21个百分点。从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看,2012年北京市民间投资增长贡献率不足两成,仅为18%,而全国和东部地区贡献率高达七成;天津为60.2%,上海为118%,重庆也达到49.1%。

行业涉及面有待拓宽

一是从流向看,房地产开发比重接近70%。2012年北京市民间投资中,房地产开发和非房地产开发所占比重分别为69.7%和30.3%。非房地产民间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为8.5%和3.8%。二是从行业内部看,2012年,北京市民间投资占本行业投资比重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商务服务(70.3%)、批发零售(55.3%)、信息服务(47.9%)、房地产(44.5%)、住宿餐饮(39.3%)、制造业(38%)和居民服务业(29.9%)。煤水电气、交通邮政、水利环境等基础设施行业以及科研服务等行业,民间投资比重均低于或在5%左右。与上海比较,北京市行业内部的民间投资占比及集聚情况基本一致。但北京市民间投资占比超过50%的仅有2个行业,集中度更高,上海则为4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批发零售、房地产和居民服务业(见右表)。

投资活跃度有待增强

2012年北京市民营资金面势头良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中型和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贴现)为6143.4亿元和3014.9亿元,同比增长10.6%和7.5%,分别高于大型企业8.8个和5.7个百分点。显然民营资金要素未大规模转化为投资,民间投资规模比重偏低。2012年北京市民间投资为2087.1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保持在三成左右,为32.3%。今年1~4月,民间投资占比为26.9%。北京市民间投资比重低于全国、东部地区及各直辖市。2012年北京民间投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1个百分点,低于东部地区32.2个百分点,低于天津13.9个百分点,低于上海3.7个百分点,低于重庆12.8个百分点。

影响北京民间投资的客观因素

“大国有,小民间”投资格局,以及外部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都是北京作为首都在发展民间投资时不可抗拒与回避的客观影响因素。

首都经济特征促使“大国有,小民间”格局的形成

北京市中央和国有控股单位多、经济总量高,决定了北京市国有投资比重较高,这是首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2012年,北京市完成国有投资3972.6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61.5%,高于民间投资29.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5.9个百分点,高于上海19.3个百分点,高于天津13.4个百分点,高于重庆14.4个百分点。

同时,政府主导投资的运行特征也促使“大国有,小民间”格局的形成。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显然投资已经成为“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而政府主导投资易于调控的特点,决定了其成为投资领域调控措施的主要落脚点,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北京市这一特征也较为明显。2012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27.8%,高出全社会投资18.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27.7%,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此外,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半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民间投资的这一特征更为显著。2012年,48.8%的全社会投资流向房地产开发,而民间投资中高达69.7%的投资流向房地产开发,高于全社会投资20.9个百分点。今年1~4月,这一差额扩大为23.2个百分点。在北京市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意向调查中,过半的民间投资单位心仪房地产开发行业,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回报率高、投资回收前景看好。

外部要素成本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带来外部要素成本的攀升。近年来,北京市土地、人工和物流等成本攀升,对“规模小,灵活度高,利润最大化”的民间投资形成了进入门槛。据相关部门测算,一季度北京市出让的土地成本远高于上海、天津和全国其他地区。2012年北京市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8.5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万元,也高于上海和天津。同时,交通成本高、环保要求高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投资的进入。

激发民间投资热情政府是关键

启动民间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制定综合配套的一揽子方案,并协同落实。

可操作性实施细则需重点突破

应加快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可操作性实施细则,明确民间投资进入领域的具体路径和方案设计,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进入基础设施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民间投资比重能提高到40%以上,逐步改变民间投资过度集中于房地产领域的格局。

简化投资事项审批最为受用

政策保障,服务先行,应及时公布发展规划、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信息,借助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加快投资事项审批。用好用足各类投融资平台,综合运用专项扶持资金、贷款贴息、减税和价格杠杆等多种政策手段,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针对民间投资开展对口融资活动。进一步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在土地市场和招投标市场,避免“玻璃门”、“弹簧门”的出现。

用具有较好预期收益的重大项目来吸引企业

疏通渠道,促项目落地。一是重点引导一批行业。发挥好国有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民间投资向健康医疗、社会福利、文化创意、体育产业等领域集聚;促进民间投资进入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建设、住房保障等基础领域。二是重点安排一批项目。建议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安排一批具有较好预期收益的重大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促成项目落地。

(作者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上一篇:从北京制造到北京创造 下一篇:语言产业,在春天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