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

时间:2022-09-08 04:21:51

浅谈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

摘要:高中理科班的学生重理轻文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特别严重。尤其表现在语文学科备受冷落。本文拟就通过对当前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的现状、高中理科班学生冷落语文学科的原因的分析,来确立语文学科在理科班应有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高中 理科班 语文教学

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学科之尾。笔者从教以来,一直担任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其间发现理科班的学生重理轻文的现象特别严重。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在和其它学科的竞争中语文课始终处于劣势,无法和其它课抗衡,语文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和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语文课在理科班的存在现状,而且这一局面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

一、当前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的现状

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数理化和英语是他们心目中的主课和得分的重要保障。学生在这几门学科上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至少是语文课的几倍。不管语文教师对学生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90(分),不学也90(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连“鸡肋”都不是,哪能算得上主课呢?

正是因为这种不重视的态度,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时就出现了更多的困难,主要问题体现在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以及作文这四个方面:

1.基础知识方面,知识零散繁多是造成学生积累困难的主要原因。况且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靠一朝一夕的“热情”就可以完成的,很多学生做积累工作的时候都只有“三分钟热情”。而在现在的考试中,基础知识不仅占的分数多,同时随着考题灵活性、广泛性的增加,难度也在上升。所以,这对沉溺于数理化题海战中的理科生是一个相当紧迫的问题。

2.阅读方面,学生觉得在考试的阅读题上面失分很多,但又总找不到原因,更加不知道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一方面,大多数理科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掌握到阅读的方法。即使有的理科生已经有了改变的意识和方法,也由于没有“太多时间”分配给语文而搁浅。

3.文言文方面,学生们普遍反映古文难学,而且很枯燥,要记的内容太多。他们还认为这些历史久远的文章没有社会实用性,所以没有学习的价值。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直截了当地说课文中的古文对于考试完全没有帮助。但是从教材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文言文的比重在加大,因此古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4.作文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平时积累少,不用心体察生活,这样在写作文时就自然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除此之外,学生对周记、作文等练笔的机会不够重视,敷衍了事,甚至不完成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这种学习态度的影响下自然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理科班学生的作文大多话题陈旧,内容没有什么新意,语言枯燥乏味。

二、造成高中理科班学生冷落语文学科的原因

据笔者教学过程的观察和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因为他们觉得语文课无非是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分析课文这“老三样”。即使有些语文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也不过是借此来放松一下疲劳的大脑而已。

二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像数、理、化那样有清楚明显的知识块,如果说有,也只是从小学到高中司空见惯了的字、词、句、段、章、篇。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单调乏味,学习时没有冲动。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然而收效甚微。课下学生仍旧一味地遨游于数理化知识的海洋,为数理化拼搏奋战,却不见对语文知识的问津,语文学科被学生冷落。

三是存在一种偏见:只要是中国人,就会说中国话,会写中国字,能读中国书,能写中国文章,对于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来讲,语文实在不需要下大功夫了。于是,课余时间一律为数理化开绿灯。由于这种偏见的存在而制约着语文学科教学的正常发展,造成高中理科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冷落语文而偏向数理化。

三、确立语文学科在理科班应有的地位

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了数理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发现他们的成功不只是在45分钟的课堂上下功夫,而且在课外也没闲着。高中理科班的学生要过语文关,仅仅利用其每周几个45分钟的时间去完成,是不现实的。因而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得去开发学生的潜能,语文学科也该理直气壮地去占据理科班学生一些课余时间。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就能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功夫从哪儿下?课堂上的45分钟是不够的,必须得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人脑的潜能如地下的煤矿、油矿,如果自己不相信地下有矿,只着眼于砍伐地表的柴草,当然会感觉资源贫瘠,柴草越砍越少。如果坚信自己的大脑深处潜藏着巨大的资源,立足于往深处开采,那当然会有不尽潜能滚滚来的感觉。”我们应当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资源而使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我们又何惧什么“负担”或“摧残”一类不科学的指责呢?所以,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一定要在开发潜能上下功夫。要使学生确信自己有学好语文的潜能,而且只要下功夫,这种潜能就能开发出来,并转化为才智。

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理科班的男生较多,对于他们来说,背书和写作是两个大障碍。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纯化自己的语言,一旦写作,提起笔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要有做笔记、札记以至抄书的习惯。

总之,学生大脑深处的潜能不能只让数理化学科去开发,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有能力有义务去挖掘学生学好语文的潜能资源,确立语文学科在高中理科班的重要地位。至于高中学生学好语文对学好数理化等学科的促进作用,对提高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了。

上一篇:浅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下一篇:如何在课堂上开展小学数学的探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