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2-09-08 04:03:47

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施工阶段是建筑成品的重要阶段,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其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目标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仅对此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目标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各种建筑工程不断增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工作环节,要求管理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其管理水平与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在施工管理中出现了目标管理方法,因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与科学性而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在施工管理工作中。通过目标管理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在低成本施工的基础上提高施工质量,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管理水平。

2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是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有工作环节都需要通过人来完成,即使涉及到机械设备的工作,同样需要技术人员合理的操作。因此在目标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了解人们的施工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条件。因此施工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培训等各种手段来提高施工人员是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另外,施工企业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采取措施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工作中认真、严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2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

建筑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是,其属于一种大规模、不可移动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点。但是相同的是,建筑产品同样也属于一件商品,因此在管理人员在对建筑施工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将用户对产品的各种需求考虑在其中,然后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功能目标与质量目标,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对建筑的要求。由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后期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寿命,如果施工质量不达标,那么必然会影响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2.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筑工程是一项规模大、耗时长、成本高、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由于具有不可移动性,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施工,致使其施工不够灵活。并且建筑产品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关系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更需要管理者对其施工质量加以保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控制。过去,人们一旦都比较注重事后管理,而忽视了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致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发现,而在其使用过程中日益凸显出来,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工程施工的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计划,在实际施工之前将目标管理计划深入落实,全面做好预防措施,这样也就能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了理想的施工效果。

3目标管理的具体方法

目标管理也就是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其所有的影响因素及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之后编制一套目标管理计划,并将其深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实现目标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一般来说,建筑工程中,目标管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够全方位对建筑施工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进行建筑施工的目标管理,需要选择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并要对建筑施工采取严格的设计和组织,做好建筑质量计划书的编制工作,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管理要求。

3.1制定工程目标

制定工程目标是建筑施工的前提,由于制定目标的工作比较繁琐,因此需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这些资料包括了企业的内部环境资料以及外部环境条件信息,对这些信息做好充分的掌握,从而制定出更加规范、科学、合适的建筑施工目标,并提高建筑企业和施工人员的目标管理意识。

3.2分解工程目标

在确定了建筑施工的总体目标之后,就要对其进行分解,通过将建筑施工工程目标细分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以及每一个项目上,从而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完善的建筑施工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因此,分解目标是实现目标管理的必要条件,要从上到下对建筑工程总目标进行分解,并根据企业自身结构和组织的实际情况来实现目标的层层落实。

3.3划分目标层次

划分目标层次是建筑施工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目标层次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概念,要求建筑单位除了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质量目标以外,还要认真考虑市场的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条件,并建立相关的创优目标或者是品牌目标,使这些目标富有层次性。

3.4材料配件管理

施工的材料质量,尤其是结构施工材料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因此确保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为确保材料质量,对有害材料要避免使用;一切工程设备、材料、工艺都应是合同所规定的相应品级,且要符合工程师指示要求,随时按照工程师提出的要求,在装配、制造、现场或合同规定的其他的地点来进行检验。为测量、检验、检查工程设备或材料提供所需协助、电力、劳务、配用品、燃料、仪器和装置,还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选择性价比高、信誉好、实力强的供货商;对进场材料做好质量检测,除必要的相关证件、外观检查以外,还要按照要求抽样检测,对不合格材料要坚决给清理出场,从源头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现场要做好材料储存及使用过程管理,为防止材料在现场出现保管不妥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应加强材料在使用过程的管理,在工程使用之前,按照工程师要求提交相关材料样品,以供检验;严格按照正确方法与质量使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最佳性能,减少施工

3.5施工方法管理

施工的图纸是建设项目组织施工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件,是进行施工管理的依据。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要做好,可有效避免由于图纸差错影响工程的质量。每个工程在开工前,建设单位要将施工的图纸送相关部门进行图纸审查。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会组织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但这代替不了施工过程当中图纸会审工作,施工过程当中,每道工序的施工都要对图纸进行会审。图纸会审以后要进行详细整理和确认,并分发到图纸的持有人。如果施工过程当中发现了图纸有误或跟时间情况不符合,要及时对施工的图纸进行修改,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制度,让施工图纸在变成产品过程当中处于被控制状态,为生产施工提供准确依据。中无谓的损耗。

3.6施工环境管理

根据具体条件和工程特点,要对质量影响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格控制。环境因素管理跟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紧密相关,要综合分析,全面考虑,才可达到有效管理目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和现场环境,加强自然合计及文物保护,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实行秩序化和标准化,文明施工,从而达到了环境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4目标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极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将目标管理运用在其中。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建筑施工的质量、建筑施工的成本以及建筑施工的技术。

4.1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通过把目标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出发点,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同时采用严格的施工组织计划,选择关键或者特殊的工序,并编订合理的质量计划指导书,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4.2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施工成本是建筑施工的重点控制内容,通过在施工管理中制定成本目标管理,对于工程和领导队伍的质量目标、责任目标等进行合理分配落实,并做好施工材料的成本目标管理,制定相应的采购和使用规范,从而实现建筑施工成本的有效降低。

4.3促进施工技术进步

目标管理运用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意义,还体现在其对于施工技术的促进方面。通过建立即时施工质量目标,实时控制建筑施工的质量,从而积极地促进了施工技术和科技的进步。

5结论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当前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凭借其良好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在许多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当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目标管理,要求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要充分掌握好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并规范建筑施工在各方面的工作和活动,这样才能使目标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贵友谈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 硅谷2008(15)

[2]袁常 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4)

[3]姚林水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24)

上一篇:浅析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