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08 03:26:19

谈谈新课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即在有限的、单位的教学时间内,在课堂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师生互动,最终体现为学生学习的成果。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与水平,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的主阵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对原有地理课程的更新主要不是在地理内容上,而是在课程理念上。同样的地理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教学目标明确清晰;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地理课程标准讲究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提升到教学目标之中,要求针对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理念,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体现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助。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的优化讲究的是切实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效益和效率就会得到兼顾提高。

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做到富有成效,必须突出地理学科特色--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高中地理课程虽然是系统地理,但也要突出空间性,揭示空间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形成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无效教学。比如,"气候"要综合地形,"水文"要综合地形和气候,"植被"要综合地形、气候、水文,"经济"要综合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政策,总之,体现综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才有实效。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遵循课程改革宗旨

点燃激情,激发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地理老师对地理专业的热爱,地理专业素养的广博,饱含激情的投入,特别容易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规律的点拨,提升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我曾上一节地理的时事热点专题课,我准备了2009年日全食、西南大旱、上海世博会等十多个热点材料。如果单纯的引导学生把材料一个接一个地讲练完毕,一节课下来,生的收获只是掌握了这些时事热点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时事热点的方法,而不仅限于了解材料本身。因此,我先选取了其中一个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解决热点材料题的一般方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相应习题后,我还进一步提出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同学们又可以怎样来命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可见,教师如果重视方法和规律的点拨,学生不但掌握了材料信息,更具备了分析同类时事热点材料题的能力,课堂更具实效。

三、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自觉地反思行为是教师应具备和坚持的,教师越善于反思,教学能力和水平越能得到快速提高。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我们常常进行的是教学后反思。

例如: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上课时自己是否很兴奋?学生的状态如何?实际教学中是否超越了教学设计?有没有无效率和效益的环节?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哪一环节如何调整更有效?

教学反思在内容上包括:对教学观念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反馈的反思。反思可以促使教师汲取教育教学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脑,坚持写教学日记,听课交流。反思书写可简洁明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四、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在教"书",教学是传授知识,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获得知识、得到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

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服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所以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成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

总之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教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丽.谈新课程地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J]

[2]陶梅.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J]

上一篇:从城乡结合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说起 下一篇:浅谈历史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