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时间:2022-09-08 03:18:37

浅谈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摘要: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目的在于加强地震安全意识,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降低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平时注重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和避震应急演练,才能在地震中做到临危不乱,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有无防震减灾知识,效果大不相同。

关键词:地震 防震 科普知识宣传

中图分类号:TU89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1.1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交汇部位,地壳运动强烈而复杂,是世界上地震多发、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资料显示,我国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需设防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80%,其中Ⅶ度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0%,74%的省会城市和62%的地级城市位于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地区[1]。我国的地震灾害情况可以概括为“一个1/3,两个1/2,一个100%”:一个1/3,即20世纪全球1/3的大陆地震发生在我国;两个1/2,即20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的一半,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一个100%,即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2]。由于人们缺乏防震减灾意识和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上经济较落后、建筑物抗震能力较低,所以强震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

1.2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地震灾害发生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工作的不断延伸,构建具有适合本区自身特点的防震减灾体系,可实现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地震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确保区域的经济安全、高效、稳定发展。

1.3加强地震科普工作是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推动经济可继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十几年,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将继续加快,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生命线工程)、新型建构物和人口密集区不断出现,地震灾害潜在威胁将更加突出,经济建设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把防震减灾教育和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放到经济建设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切实发挥地震科普工作在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中的巨大效益,调动全体公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创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新局面。

1.4加强地震科普工作是维护公共安全、构建灾害预防文化的有效途径[1]

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人关注,防震减灾则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社会还将安全文化、预防文化建设作为衡量政府效能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灾害预防文化是指人类以防御和减轻灾害为中心的、与灾害预防意识和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活动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地震预防文化属安全文化范畴,是社会文化在地震预防方面的特殊形态。实质上就是构建一种社会性灾害预防文化。我国严峻的地震形势,使得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更加关注地震安全和防震减灾问题。而加强地震科普工作和建立地震应急救援机制,则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维护公共安全和构建灾害预防文化的有效途径。防震减灾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震灾害预防中非工程性预防性的重要措施,是为防震减灾工作奠定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是提供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保障。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途径。强化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能最大限度减轻地震伤害。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一所因地震出名的中学——桑枣中学,这是一所安县教委直属的农村初中学校。校长叶志平,在担任学校校长以后,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学校规定好每个班固定的疏散路线。他还规定,每周二学校各班级要进行安全知识讲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的汶川地震发生后,全校2300多名师生,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按照平时规定的疏散路线用1分36秒时间,转移到安全地点,无一伤亡,从而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相反距离震中较近的福建漳州一些学校,因平常注意防震知识宣传教育、演练,在这次地震中无一人伤亡。又如长江口以东海域,1984年6.2级地震导致百人跳楼,1996年6.1级地震因平常注意防震知识宣传教育、演练,地震发生后秩序井然。

2、地震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能力不足,防震减灾教育滞后

目前,我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明显不足,农村基本不设防,多数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灾害潜在风险很高;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较薄弱,科技实力不强,防震技术普及和推广力度不够;防震减灾教育滞后,公众参与防震减灾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6.0级及以上的地震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灾害预警、指挥部署、社会动员和信息收集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2.2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避震逃生应急能力不强

由于我国的地震科普与安全教育相对薄弱,许多人对地震常识和自己住所的抗震性能不了解,也缺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意识和热情;极大多数学生以及高层建筑居民和职员未掌握自救知识,从未经受过逃生演练。我国每年发生的中等有感以上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缺乏科学避震意识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避震不当造成的伤亡事件。据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提供的数据,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广东广东汕头饶平县有三所小学距离震中相对较远,但由于避震不当,导致死4人,伤799人,重伤110人的严重后果,伤亡人员中91%以上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常识,惊慌逃震而挤伤、踩伤的,其中又以正在上课的学生居多。地震发生时,人们科学避震,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当务之急是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让人们掌握应有的防震减灾知识和避震逃生方法,地震突发时人们的行为就会更加理智,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避险措施,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救护他人的目的。

2.3公众缺乏地震常识,地震谣言广为流行

地震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由于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平常时期公众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地震科普知识的态度也较淡漠,加之社会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公众地震科普知识贫乏;但地震又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使得社会公众对地震总怀恐惧之心。这些对地震无知而神经又过于敏感的人们,往往人云亦云,成为地震谣言传播的媒介。如:汶川大地震之后,广东等地区地震谣言不断。还有一些人打着易经、占星术之类的幌子,声称能预报地震,居然有不少人信以为真。地震谣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地震传闻;二传说地震是外国人预报的地震传闻;三传说的地震震级很大或震级、发震时间、地点都很精确的地震传闻;四打着某专家的旗号或说成是某地震机构的预报,不通过正常途径而由小道传播的地震传闻等。人们可以根据地震谣言的上述特征来识别地震谣言,努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自觉维护社会的稳定。

2.4地震科普内容贫乏,形式单一

在地震科普形式方面,地震局及其所属台站等部门的宣传工作还停留在街头散发资料、制作展板和挂图等传统形式,没有较好的运用现代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科普宣传优势,造成受众面较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不能做到经常化、社会化,往往是结合重要节日开展一些突击式普及宣传活动,容易给公众造成有震才宣传的错觉,让人惶恐不安。

上一篇:地铁深基坑施工技术与风险管理概论 下一篇:浅谈企业劳动争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