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法一得

时间:2022-09-07 11:45:54

文言文教法一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初中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较好地学习掌握文言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讨、改进、完善的一个过程。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供同仁们参考。

一、诵读――简单理解阶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反复诵读。先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到熟悉、熟练习,再读出语气、语调。一篇文章,如果诵读达到基本背诵的程度,学生基本上能了解到文章大意,这就为进一步理解打好了基础。

二、批注――深入理解阶段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注释,我们要求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利用工具书,对文中难理解的、不易掌握的、使用频率较多的重点字、词、句作批注,或以眉批形式,或制成卡片,或作摘要,以便在复习或作练习时加以对照,加深印象。

三、质疑――深层理解阶段

学习文言文的第三个过程是师生间相互质疑。学生向老师质疑,可以解决文言文中的疑难;老师向学生质疑,也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疏漏,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四、反思――总体理解阶段

一篇文章学完了,还要教会学生进行反思――自我发问:字、词、句掌握了吗?段与段间的关系弄清楚了吗?能用简要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吗?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吗?文章能背诵、能默写吗?学生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救,也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五、单元归纳――系统理解阶段

一个单元的文章学完了,知识点中哪些现象是共同的、普遍的,哪些是个别的、有差异的,哪些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可以一般了解……通过归纳,对整个单元的知识作系统的梳理,也有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

六、课外活动――延伸拓展阶段

学习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的,经验的形成又是不断增加知识储量,不断学习的积累。因此,在课前课后适当地开展一些小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利用板报开辟文言小专栏或成语故事专栏,课前五分钟讲读一些文言小故事,或以三、五人为一小组开展文言学习比评活动,甚至还可以选择教材中的浅易文章交给学生讲解、分析,效果也很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有点难度,只要我们训练有素,长此下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上一篇:探讨高中化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 下一篇:小组合作在作文评改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