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在临床用药中的疗效评价

时间:2022-09-07 11:45:52

中药炮制在临床用药中的疗效评价

关键词 中药炮制 临床用药 疗效评价

中药饮片是祖国医药学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临床药效。不同的中药固然有不同的作用。即使是同一种中药,随着饮片炮制方法的变化,临床效用也大不相同。所以医生根据病情的需要,常在处方中标有炒、炙、炮、煨等字样。其目的就是纠正药物的偏性、毒性,增加和改变某些性能,使某些功能突出,某些功能减弱,力图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6岁,因失眠、心悸、神疲乏力、纳呆、腹泻2个月来院就诊。查舌淡,苔黄厚,脉沉细。诊为心脾两虚之不寐,给予归脾汤,加柏子仁霜、夜交藤、合欢皮等药物治疗。患者服用1剂后,自述下腹部不适,腹泻加重。经查找其原因,乃方中生柏子仁之故。柏子仁炮制方法不同,临床效用亦有区别。生柏子仁是将原药筛去灰屑,去壳取仁,含丰富脂肪油。虽有养心安神之功,可也有润肠通便之蔽。适用于失眠伴便秘者良。柏子仁霜是将柏子仁研碎压榨去油,呈淡黄色,松散粉末,降低润肠作用,而且有止泻之功效。本例患者平素失眠,便溏,再投以生仁,必然会加重腹泻。

例2:患者,男,62岁,以头晕,耳鸣及腰膝酸软,为主诉而就诊。查舌红,少苔,脉细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之症。用首乌、怀牛膝、杜仲、枸杞子等药物治疗。患者服用1剂,出现腹泻而停用。经查,方中有生首乌。生首乌虽有补肝益肾,养血之功能。但同时含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管蠕动,亦有通便作用。但经蒸制后,将有导泻作用的蒽醌衍生物水解为无致泻作用的游离蒽醌衍生物。因此,制首乌有滋补之功,无通便之能。若患者属血虚肠燥便秘,给用生首乌为药对其症。但病家无便秘之症,给生首乌不妥。

例3:患者,男,38岁,因咳嗽,咳痰,痰黄,黏稠,来院就诊。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四诊会合。诊为痰热蕴肺之咳嗽。给予清金化痰汤,加炙马兜铃、川贝母、枇杷叶治之,患者服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究其原因,为方中有未经炒炙的马兜铃干果。马兜铃干果苦寒,味劣,易伤胃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凡使马兜铃须微炙过,方入药用。”《本草经读》中记载“马兜铃虽云无,而偏寒之性,多服令人吐利不止也”。临床用炙品,这样即可以矫其味,暖和苦寒之性,防止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又能加强止咳祛痰之效能。因此,不能用生品代替炙马兜铃使用。

例4:患者,女,45岁,痰停中脘,两臂酸痛,两手疲软,脉沉而细滑。用半夏(姜制)、茯苓、枳壳(麸炒)等药治疗。患者服后,引起呕吐而停用。经查,为生半夏所致。生半夏有毒,刺激咽喉,也可引起失音或呕吐。半夏加辅料炮制后,则有祛痰止咳、镇吐和抑制唾液分泌之功效。辅料白矾能减除毒性,生姜有协助止呕的作用。因此,半夏经姜制后,可减低毒性,并缓和药性,善于止呕。《证类本草》:“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本草纲目》:“凡用以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须用生姜者,以制甚毒故也。”又载“全治半夏,惟洗去皮垢,以汤泡浸七日,逐日换汤泡干,切片,姜汁拌焙入药……”

例5:患者,男,50岁,因腰部扭伤,来院就诊。该患者病情较重,不能翻身,此乃瘀血阻滞,经络气血不通之症。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给予丹参、川芎、乳香、没药、红花、桃仁、苏木等药物治疗。该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胃中不适等症状。经查乳香为生品。乳香含有树脂,树胶和挥发油。根据“鱼毒”试验和对家兔的刺激性试验说明,乳香中的挥发油具有毒性作用和强烈的刺激性。因此,乳香中的挥发油应当通过炮制除去。这样可以减轻刺激性,降低毒性,并能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的功能。《本草品汇精要》曰:“凡使置箬上以灰火烘焙,熔化,候冷,研细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细研入米醋一碗熬令熟香。”因此,临床可应用炙乳香,不宜用生乳香。

例6:患者,男,53岁,肺热咳喘,用炙桑白皮、浙贝、黄芩、杏仁等药泻肺止咳。患者服后,恶心、上腹胀痛、呕吐而停用。经查,药中有生桑白皮。桑白皮生品重在利水消肿。蜜炙桑白皮重在润肺定喘。本例用量偏大,又用了生品,与证不符。《本草述钩元》“利水生用,咳嗽密炙或炒”。《得配本草》“疏散清热生用。入补肺药,密水拌炒”。

讨 论

根据病情的需要,把药材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炮制[1]。中药炮制后,性味各别,升降各异,引药归经,减低毒性和不良反应。《本草蒙筌》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些论述,说明了中药炮制在中医用药中的重要作用。同一种药材,生品与炮制品,其作用有时完全相反的。在临床工作中,不重视这点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未能重视药材的炮制,给病人带来了不应有的痛苦。

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我国使用中药的时间很早,现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神农尝百草》之时已有传统医药,早期人们使用的药物,必须先洗去泥沙,除去杂质,将粗大的药物砸碎或捣碎、咬碎,由此产生原始的药物加工方法。千年以来,中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炮制方法与技术,而且也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炮制加工工具。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中药饮片炮制技术是中国所特有的,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药炮制历史久远,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远古时候,人们为使药物清洁和服用方便,采取了洗净、劈块等简单的加工方法,这就是中药最早的炮制。当人类发现火以后,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启示,便用火来加工药物,因此对药物的毒性降低和调整药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到了夏禹时代,由于酿酒的出现,为以后的酒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后来出现的盐制、醋制、蜜炙等炮制方法,更丰富了中药的炮制内容,且较好地适应了临床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丽.中药炮制浅谈.现代保健,2005,6:135-135.

上一篇: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临床鉴定分析 下一篇:临洮县城区2005~2~7岁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