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

时间:2022-09-07 10:58:53

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亦有法”,所谓“教无定法”就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万能的学习方法。所谓“亦有法”,就是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读、析、说、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将自己的几点做法请教于大方之家,恳请多多指教。

一、创设优美的读书意境,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于提高学生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读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陶冶。

例如:我在学习《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时,首先采用悬念式简要介绍一英雄的感人事迹,使学生产生马上想知道该英雄是谁,迫不急待地朗读课文的想法。又如,学习《鹅妈妈的故事》一课时,我成功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入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大胆想象,而且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情感产生了共鸣,从阅读中去感受母爱的伟大。

这样通过创设读书意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的思想感情活跃,瞬息万变,适时捕捉、撞击学生思想火花,使之带着真情实感进入“角色”,去感知课文、分析课文。一旦学生入了境,分析课文便势如破竹。例如,我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情浓淡墨,采用了以情传情、循感而入的方法。我利用“较色定位”法(即有扮演“父亲”,有扮演“儿子”)寻求共鸣点。课堂上临时组合“父子”对话,平实的语言,不用太多的渲染,但令人感慨万千,令人回味无穷。师生都受益非浅。又如,在学习《二六七号牢房》时,我与学生进行了如下交流:

师:作者是怎样得出二六七号牢房的准确距离的?

生:用脚量的,反复实践,准确无误。

师:房内设备怎样?

生:简陋无比,一无所有。

师:牢房里的人的感彩如何?

生:机械化了。

师:为什么?

生:法西斯摧残的。

……

师:同学们,二六七号牢房里“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这是多么平淡而简单的白描啊!然而,正是这淡淡的笔墨,我们却看到了监狱的狭小、简陋、令人窒息。也正是这淡淡的描写,便体现出了人们对法西斯残暴统治的憎恨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同学之间展开了积极踊跃的交流,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火爆。把课文分析得非常透彻,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学习任务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因势利导,将“说”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说”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好的口才,能够恰当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它能充分展示个人的智慧和才干,还可以维护尊严,化解矛盾,融洽感情,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认识,增长智慧。在教学中,我善于抓契机、创情境,因事而说,因人而写。例如:课前五分钟,时间短,所以我就找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同学来说。如,说一说课前班级纪律方面的,像《说乱》、《谈静》、《自由主义的危害》等等,利用短时间,发挥高效益。课内时间长,考虑时间充裕,我就找一些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学生就会围绕某一问题或现象展开讨论,营造出一种宽松、开放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压力小,思维放得开,表现欲更强,积极性更高,找到了快乐,找到了自信,获得了成就感,渐渐地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便形成了一种乐学、善学的良好局面。

再如,前段时间,学生们就围绕“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在课堂上,同学们思维开阔,畅所欲言。有的说:“棍棒式”的教育给自己带来了伤害,希望父母与孩子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少打骂,多沟通;少批评,多鼓励。有的同学慷慨激情地陈述了清代画家郑板桥教子的宝贵经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有的理直气壮地讲述了香港巨富李嘉诚教子之道:“轻奢侈享乐,重节俭诚信,苦难中砺精神,磨意志。”他的两个儿子在加拿大创业都获得成功,苦难教育终结硕果。在这次讨论中,同学们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说是口头形式,写是书面形式,说是有声的写,写是无声的说,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说和写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大脑思维速度,就在事情发生的当时,由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即兴写作,因为学生感受贴切,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有真情实感,厚重感人。我的作文课堂,广开言路,尽情地说,尽情地写,随说随写,即兴而说,即兴而写,通过这样反反复复的训练,在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加强的同时,他们的写作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

总之,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读、析、说、写相结合的训练方式,确实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上一篇:圆锥曲线切线的几个有趣性质 下一篇:高等数学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