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体系建设和创新性教学模式为基础推动教学创新

时间:2022-09-07 08:02:20

以内容体系建设和创新性教学模式为基础推动教学创新

摘要: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今后社会进步的不懈动力,只有在前人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满足时代赋予教育发展的使命,才能适应不断进步的现实世界。教学创新是教育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基本途径,搞好教学创新,要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学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

全面推进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现在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今后改变我国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的主要推动力。搞好教学创新,是适应这一现实需要的主要途径。而教学创新,就要求我们以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进一步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为先导。

一、以创新“三要素”为着力点,推动创新教育发展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和探索性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推进创新素质的提高。创新素质是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品质,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第一要素是创新人格,属动力系统,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自主性、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坚韧性等;第二要素是创新思维,属智能系统,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第三要素是创新技能,属工作系统,包括创新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获取和利用新知识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等。创新教育就应在培养这三种创新素质上下功夫,尤其要把培养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放在首位。

二、以“四化一用三创新”为依托,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建设

教学创新从其内容体系来看,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教学观念创新,就是要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民主先进的教学观念。

教学内容创新,就是要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因为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中,而教材建设又总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应突出“四化”,即教学内容的背景化、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教学内容的应用化。教学内容的背景化是指教学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科学背景和知识背景等。教学内容的过程化是指教学内容产生、发展的过程,即教学内容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还会有什么发展?等。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是指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在认真选择教材上的教学内容的同时,选择吸纳与其相关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教学内容的应用化是指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联系程度,即教学的内容要能够帮助学生去思考、解决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创新,就是要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总结和概括创新教学的经验,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其关键都在于如何使用。所谓“用”就是指,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中国的或外国的教学方法,并不是看其本身有多少创新性,而是看使用者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它们。杨振宁教授在对中美教学方法比较后认为,中国学校的授课总是先将一种无可置疑的理论讲出来,然后再用这个理论去解释相关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演绎法。美国学校的授课往往是先讲有关的现象,然后再给出多种理论来解释,至于哪种理论更有道理,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分析、比较和选择,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归纳法。由于归纳法并不预先设定什么强制性的标准答案,鼓励怀疑和批判,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和比较,从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判断和选择的空间,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创新,就是要打破“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生的单一评价模式,转变为三种新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教学评价改革创新、教学评价观念创新和教学评价方法创新等。教学评价改革创新就是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应该进行怎样的教学评价改革?等。教学评价观念创新就是要树立教学评价超前观、教学评价专业观、教学评价合作观、教学评价伦理观、教学评价开放观和教学评价全程观等。教学评价方法创新就是要实施中介性教学评价方法、创造性教学评价方法、区域性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等。总的来说,就要采取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制多元评价模式,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的需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以四种创新性教学模式为载体推动教学创新

创新性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模式的规范下,努力把单向传授、被动低效的割裂知识内在联系、忽视应用和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应试教学模式转化为多向互动、主动高效的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创新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互教学模式、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

一是意义接受性教学模式。就是指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通过积极的思维加工,使旧知识获得改造和重组,产生出新的知识。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死记,奥苏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接受学习进行科学分析后指出,它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有鉴于在人幼年阶段“发现学习还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因此,意义接受性教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是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教授者在设计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后,刺激学习者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进入知识世界去求知。这就要求教授者把自己信奉的知识、价值观及理由“推荐”给学习者,并提供与此相关的各种不同见解,学习者之间在讨论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决定是否接受这种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模式的主要过程是: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开展教学――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三是必修课与选修课互教学模式。学校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努力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鼓励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课,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自己的真正特色。这就要求:优化必修课教学,解决好教学目标、内容与授课时数之间的矛盾,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开足选修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搞好选修课的自选课程,完善活动课程体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四是互动交往性教学模式。是指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和倡导地位,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他们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为此,要重视互动环境的创设、互动行为的组织、互动结果的评价。主要是指“开放式导入――探究质疑――回应反馈――互动深化――开放式小结”的模式。

事实越来越证明,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在教学内容体系和创新性教学模式上探索,不断推进教学创新。

上一篇:重视乡村乐班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下一篇:几种采暖供暖方式的分析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