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系统财务管理监督制度

时间:2022-09-07 05:17:53

国税系统财务管理监督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总局党组《关于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制约的决定》,规范全省国税系统财务管理行为,强化监督制约,保证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正确实施,根据总局党组《关于加强国家税务局系统财务管理权监督制约的实施办法》,结合我省国税系统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务管理权,是指单位预算编制管理、资金分配、资金使用及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及固定资产管理、大宗物品采购等财务管理行为的决策权。财务管理权监督的对象是各级国税局具有财产物资管理权的责任人及其管理行为。第三条财务管理权监督制约工作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监督的原则。其日常工作,在各级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第四条全省各级国税局及所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均适用本办法。第二章监督制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五条预算编制管理的监督(一)各级国税局的预算编制应严格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及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报表格式及要求编制年度预算;(二)年度预算经本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批,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预算;(三)各级国税局应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并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第六条资金分配的监督(一)凡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管理的各项资金,包括上级拨入预算资金和单位取得的其他收入资金均应纳入资金分配范围;(二)资金分配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建立资金分配制度,制定资金分配标准和办法,杜绝资金分配的随意性;(三)上级单位在分配预算资金时,应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即在保证人员经费支出和开展正常工作必不可少开支的前提下,再安排其他支;(四)上级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分配给下级单位的经费;(五)资金分配应由财务部门提出初步方案,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七条资金使用及管理的监督(一)各级国税局不得乱发奖金和实物等,更不得向业务单位和下级单位乱拉资金为本单位职工搞福利;(二)各级国税局不得用各类资金炒股票、炒房地产、进行期货交易和投资入股,也不得为企事业单位、个体户的经营活动提供担保;(三)各级国税局应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和标准,防止多头审批和无计划开支。重大经费支出和超预算开支实行民主决策、集体审批;(四)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改变用途和额度。项目完成后,要向上级单位报送专项资金决算和使用情况报告;(五)各级国税局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预收、预付、代保管等待结算款项,应严格遵守以下原则:发生的往来款项应及时进行清理,不得长期挂帐;基建、大宗物品购置等暂付款项,要根据核定的预算和合同,按规定的审批手续,通过银行转帐方式办理支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各项暂付款不得用于个人借支,也不得借给无预算关系的单位;任何单位均不得向系统内同级单位借款,不得向没有预算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借款;(六)各级国税局应严格执行《国家税务局系统其他收入管理规定》,将取得的各项收入,统一归口财务部门,纳入预算管理;(七)各级国税局应严格按照《国家税务局系统银行帐户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在当地国有或国家控股银行开设银行帐户,并按照“下管一级”的财务管理体制履行报批手续,单位内部其他部门确需开设银行帐户的,需经财务部门审核后,再按规定程序报批;(八)各级财务部门要以按照批准的预算或文件为依据,严格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资金,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推迟拨款的,应报分管局领导批准后办理;资金的拨付应集中财务部门办理,其他部门不得向下级单位办理资金拨款。第八条基建项目管理的监督(一)严格基建立项审批手续。各级国税局的基建项目,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有关规定,先审批、后立项、再建设,不得先开工后审批、边报批边施工。建设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设计方案、预算的,应按基建管理有关规定报批,不准擅自决定实施;(二)加强对基建项目的领导。有基建项目的单位要成立由局领导、财务、监察及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基建项目领导小组,落实项目责任人;(三)加强对基建项目的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装璜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一律按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实行工程监理制,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工程进度和工程预算拨付工程款;项目竣工后,委托中介机构对工程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对项目的财务审计,如本单位财务力量不足,可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第九条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一)各级国税局要严格按照《安徽省国家税务局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认真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严格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的购置、无偿调拨、出售、报废和报损手续;(二)各级国税局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完整登记入帐,资产管理与使用部门应定期进行核对,做到帐、物相符;(三)固定资产的报废和报损,要由财务、监察、资产管理及技术等部门进行鉴定,按财产处置权限进行审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四)各级国税局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原值在五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出售要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逐步实行公开拍卖;(五)撤消或合并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造册,并将处置意见报上级单位审批。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属单位所有,按有关规定登记入帐。第十条大宗物品采购的监督(一)服装制作、票证印制、大宗物品采购一律实行政府采购。总局规定的采购目录内的物资,由各单位根据需求层层汇总上报总局统一实行政府采购;省局规定的采购目录内的物资,由各单位根据需求层层汇总上报省局统一实行政府采购,总局或省局规定采购目录以外的物资由市、县局组织实施;(二)有采购权的单位要成立由财务、监察、物资管理等部门和有关人员组成的招标评标工作组,负责办理本单位政府采购招标评标事宜;(三)招标采购过程应规范运作,任何人不得干预招标工作,更不得搞假招标,工作人员不得与投标人串通,影响投标价格和评标结果;(四)各单位政府采购应遵循公正性、效益性、竞争性原则,并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第十一条会计核算的监督(一)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报表;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不得伪造、变造、涂改或毁损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二)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以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帐簿之间相互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相符;(三)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违反财经法规,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违规的会计事项,应当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法违规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四)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部门法律、法规,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有权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各种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第三章监督制约的方法第十二条日常监督(一)实行权力分解。各级国税局的财、物管理,实行管事权与管财权分离。管财部门不得直接进行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实物管理;(二)明确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各级国税局严格按照国税系统经费会计制度规定,会计、出纳分设。出纳不得兼管内部稽核、会计档案和收入、支出帐户的登记工作;(三)各级国税局的经费分配、基建等重大问题必须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分管领导要严格按照集体讨论的决定审批执行;(四)加强财务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各级国税局要加强对本单位和下级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各单位必须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控制度、稽核制度、报销审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第十三条审计监督(一)充实财务审计人员。省、市国家税务局要设置专职财务审计人员,县级国家税务局要设置兼职财务审计人员,增强审计力量,加大监督力度;系统内部财务审计由各级国税局计材部门牵头,监察室参与组织实施。(二)强化内部财务审计。各级国税局必须严格按照《安徽省国家税务局系统内部财务审计实施办法》规定,对本级及所属下级单位的经费预算、财务收支、专项资金使用、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全面审计,每年审计面不得少于40%;基建工程、大宗物品采购等情况必须逐项审计,必要时可延伸审计;(三)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上级单位必须加强对下级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内部审计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审计工作的质量;建立上下级工作联系制度和审计问题纠正落实情况反馈制度,各级国税局必须在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前将当年的内部审计总结逐级上报。第十四条群众监督各级国税局对群众关心的重大财务、资产管理事项实行公开制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一)经费分配情况公开。各级国税局应将上级单位分配的经费和分配给下级的经费及其分配标准和办法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二)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各级国税局对本系统和本级机关的经费收支情况应定期向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报告,重大财务支出、群众关心的热点,应向中层干部公开,必要时可向全体干部公开。基层分局财务收支情况每季度在全局公布一次;(三)审计结果公开。上级单位和审计部门对本单位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问题纠正落实情况、审计决定书等应向中层干部公开,必要时可向全体干部公开;(四)大宗物品采购情况公开。本单位大宗物品的购置、服装制作、工程服务和计算机硬件购置、软件开发及服务等采购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招标范围、标的、评标、定标情况等;(五)基建情况公开。基建项目开工前,将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概算、资金来源、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等情况在本单位公开。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工程进度、资金投入等情况每半年公布一次。遇有特殊原因,经批准调整投资规模或预算,也要在本单位公开。项目竣工审计后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六)固定资产情况公开。各级国税局必须对本单位的办公用房(包括在用、出租、闲置)、职工住房(按房改政策出售给职工的住房)、车辆、办公设备占有及变动情况每年公布一次。第四章责任追究及罚则第十五条各级国税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按照本办法规定认真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除对单位给予一定的处罚外,还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的;(二)不按规定设置会计账簿的;(三)不按规定开设银行帐户的;(四)不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的;(五)重大开支项目不按规定程序审批的;(六)报废、报损固定资产不进行鉴定或出售固定资产不经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的。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扣减预算经费;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一)预算经费未按规定标准和程序分配的;(二)擅自改变专项经费用途的;(三)建项目不按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的;(四)资金收入不归口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的;(五)资产处置收入、利息收入或其他收入不按规定入帐的;(六)系统内同级单位之间或越级借款的;(七)截留、挪用分配给下级单位经费的。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从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公职:(一)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违反财经法规的;(二)会计人员擅自作主或者主动策划违反财经法规的;(三)涂改、伪造、变造、毁损帐表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的;(四)阻挠检查或拒不纠正错误的。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单位违规资金,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用单位各类资金炒股票、炒房地产、进行期货交易以及投资入股的;(二)为企事业单位、个体户的经营活动提供担保的;(三)向没有预算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借款或把各类资金借给没有预算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四)隐瞒收入、转移资金、私设小金库及公款私存的;(五)不按规定划拨资金,出现违纪行为的;(六)不按规定履行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手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二十条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规定行为的财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一条主管部门、监督部门及其人员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正确行使监督权利。对于滥用权力,包庇、隐瞒事实,对重大事项不及时上报,对违纪行为不制止、不查处以及、收受贿赂的行为,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责任人,除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理、行政处分或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外,并可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三条各市国税局、省局所属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执行。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省国税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市妇幼保健工作计划 下一篇:市财政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