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中恢复活力

时间:2022-09-07 02:42:36

让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中恢复活力

摘 要:从新课改实施到现在已经好多年,但很多学生还是觉得思想品德课很没劲。用一句教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缺乏积极探究或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让思想品德课重新在学生心中恢复活力值得研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活力;主导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充满活力

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思考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特点的课程,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教学素材。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素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品德课即是生活”。如在教《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一课时,我提出“在疫情面前,我们每个同学如何保护自己和关爱他人”和“我们国家和学校为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做了哪些工作”两个问题,把现实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观察生活,体会保护生命健康权对自己对他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如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我做了一节《走近金融危机》,将金融危机相关问题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和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与学生边学习边探究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位置,让学生思考自己担负着怎样的使命,以提高爱国主义情怀。

2.以自身为桥板,搭建桥梁,让思品课在学生心里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作为例子来教学,与学生分享。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增强说服力和信任度。如在学习初三《依法保护公民人身权利》一课时,我讲了自己在超市购物的不幸遭遇――保安把我请进办公室要搜身,我该如何处理。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找依法保护自身权利的方式,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3.教师要善于制造课堂亮点,让课堂时时有活力

现年龄段的学生都是好动的,他们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节奏和内容会变化。如果教师总是按部就班的讲课,没有任何变化和新鲜感,那么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造亮点,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永葆活力

1.进行三分钟新闻演讲,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时政热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也比较容易并且愿意接受。而时政热点也包含了新知识、新信息,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材滞后的局限性,显现了时代活力。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补充、鼓励、赞扬,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教师对于社会热点话题适当点评,效果会更好。如给初三学生讲到洪战辉的事迹时,我就结合教材中讲顽强精神、对家庭尽责,既结合时政又讲透了书本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2.投学生所好,让音乐走进课堂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已成为很重要的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针对这一点,我就投其所好,将音乐“名正言顺”引入课堂,它可以是课前调节情绪的兴奋剂,也可以是渲染气氛的“催化剂”。如在学习初二《交往伴一生 一生在交往》一课时,我在课前播放了一段学生儿时就耳熟能详的音乐视频《找朋友》;学习初四《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我先让学生欣赏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来感受和谐的民族关系。总之,要达到教材与教学环境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心研究教学艺术,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地学,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和成长。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文化第二初级中学)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农村初中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