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转化学困生

时间:2022-09-07 01:47:48

合作学习,转化学困生

摘要:转化学困生虽已是老生常谈,却是笔者从教二十几年来的奋斗目标。在教学中探究,在探究中实践,不断与同仁交流,笔者得到的结论就是教会他们合作学习。这有利于教师与学困生之间、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和责任感。学困生只有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真正走出困境,为担当社会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75

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对学困生多的山区教师而言,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然而,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它就成了学困生学习中的“拦路虎”。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看到自己的一片天。

对学困生的关心帮助只会唤起他们一时的学习热情,要持之以恒见成效,就需要教师追根究底、对症下药。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生每次以失败者的心态去学习,学习无兴趣,消极对待。另一方面学困生由于成绩差,总觉得低人一等,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袒露,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封闭心理,与教师、班集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鸿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抓住课堂、向45分钟要效益;课后珍惜时间,查漏补缺。笔者采取的措施就是合作学习。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让每小组四名学生中都是“优”“困”搭配,使学困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给他们创造机会尝试成功。笔者的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困生一般不愿自己动脑筋,知识的获取就等教师来“喂”,只有精心设计每节课,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使每节课“活”起来,学困生才会乐于思维,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交流讨论。

2. 独立思考,养成习惯。合作学习应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鼓励学生观察、联想、并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优生关注学困生,帮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3.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运用有层次的小组合作交流方式,依次是同伴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有对话、有倾听、有追问、有比较……在交流中质疑、补充、修正,彼此分享学习成果,在交流分享中形成结论,获取知识和技能。在合作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中,让学困生有表达的机会。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预先准备好三角形纸片,在小组内操作交流自己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学困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亲自参与动手度量三个内角度数的过程,进一步联想出把其中两个角撕下来与第三个角拼成平角,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找到了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数学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毫无用处的,而是充满创造的具有生动情感的一门学科。

4. 合作评价、超越自我。我们在课堂上实行群体性评价和个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有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不同组之间互评、教师对学生个体或小组点评。在侧重学生学习方面评价的同时,我们把学生纪律方面的表现也融入评价之中。学困生由于差距或自卑心理不愿展示自己,笔者就动员优秀生和自己一起寻找机会、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并实行课堂发言加分制和限制优秀生发言次数。通过合作评价,学困生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虽然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的应用上存在不足,但只要自己去努力奋斗,在小组合作的大氛围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能超越自我。评价让学困生重拾自信,找回自我。

其次,在数学活动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把学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困生看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学困生也有机会参与其中,完成活动任务。例如,在学完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笔者限定各小组在活动课上完成黑板报花边的设计,并择优用于下一期校级黑板报的花边。同学们热情高涨,把圆、四边形、三角形等这些几何图形拼成轴对称、中心对称,都力求本小组的设计标新立异,独占鳌头,使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

第三,组织课外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办数学手抄报,优生和学困生分工协作;课外作业优生辅导学困生,及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独立完成作业。

转化学困生虽已是老生常谈,却是笔者从教二十几年来的奋斗目标。在教学中探究,在探究中实践,不断与同仁交流,笔者得到的结论就是教会他们合作学习。这有利于教师与学困生之间、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和责任感。学困生只有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真正走出困境,为担当社会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顺平县神南中学 072250)

上一篇: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下一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不同课型教学模式初探